余笑予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落在這片美麗而富有朝氣的土地上時,一名平凡而偉大的“職業選手”已經來到工作崗位。從2012年大學畢業后,我便回到自己的母校任職。在課改的浪潮中,在身為人師的日子里,我學習著,實踐著,奉獻著,收獲著,并留下串串清晰的足跡。
作文風波
作文課上,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們班的“一仗雷”》(顯然文中的主人公是我)。雖然我平時對學生比較嚴格,但這種稱呼著實讓人難以接受。我接著往下讀——“老師,我在小學經常是被忽略的對象,但是自從遇上您,您對我嚴格要求,從來都不允許我放棄自己,有時候您恨鐵不成鋼……”“您跟我們講了很多自己的成長經歷,教導我們要向著陽光拼命生長。”“夜里多少次等我們都酣然入夢了,您還在為我們查寢……”讀罷,我早已淚眼蒙朧。原來我對班集體的付出,孩子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幾年的教育教學也讓我深感,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心中有愛,像春雨潤物般滋潤學生的心田。
而對于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在學生情緒波動時及時關注和開導他們,防止不良情緒的蔓延;平日里,我會根據各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找他們談心,使其端正態度,載著老師的期待全力奮斗;無論是教室、校園還是餐廳,都有我和學生促膝談心的場景。班級問題就這樣在日常中被發現,并被解決于萌芽中。這不僅密切了師生關系,也為班級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教學相長
班級管理是一項長期的育人工程。要想搞好班級工作,就要多學習,不斷充實自我,從各種書籍資料、網絡媒體中汲取豐富的理論知識。可以說,每一次閱讀都使我大有獲益。而將理論活學活用于我的教學實踐中,班主任工作可以輕松高效地開展。同時,要把學生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構建學生自我管理機制。一方面,我狠抓班風建設,從細節入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另一方面,我讓學生當班級的主人,給他們盡可能多的機會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班上有個叫杜藝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但非常熱愛班級工作,為此我給她“封”了個衛生小督查的職務。每天她都早早地來到教室,檢查教室衛生,對待工作極其認真。一年下來,我們班得了不少衛生流動紅旗,她也從一個被小學老師忽略的后進生變成認真負責的勞動委員。
愛的守望
教育學家巴特爾說:“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愛不是索取、交換,而是付出、給予。正是出于這種愛,我們班自發成立了志愿者團體,而且團體還在發展壯大。班風正了,學風濃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
這些年,我漸漸領悟到“教學相長”的含義。正是這些可愛的孩子,磨礪我不斷走向成熟。在通往遠方的這條路上,我愿意傾其所有,把這最本真的愛傳遞,陪伴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