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類有心絞痛癥狀而冠狀動脈沒有狹窄的臨床綜合征,被 Kemp在1973年正式命名為心臟X綜合征。心臟X綜合征是一類什么樣的疾病?為什么會有心絞痛癥狀?患者可以有哪些臨床表現?如何去診斷和治療?為此,我刊特邀專家為您詳細講解心臟X綜合征的相關知識。
近兩年來,張女士反復心絞痛發作,輾轉多家醫院就診,心電圖顯示心肌缺血改變,運動負荷試驗檢查陽性,服用了多種抗心絞痛藥物,癥狀改善不明顯。為此,她整日憂心忡忡,思想壓力越來越大。后經人介紹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一醫院就診,行運動負荷試驗、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后,醫生結合她的癥狀和檢查結果,診斷其患了心臟X綜合征,并收治入院。
像張女士這樣的患者在臨床十分常見,對這樣的患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十分必要,有助于明確診斷。隨著冠心病診斷金標準——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廣泛應用,檢查出患心臟X綜合征的人并不少見。
什么是心臟X綜合征?
心臟X綜合征,又稱“微血管性心絞痛”。一般指的是患者在勞力、運動負荷增加時出現與缺血相對應的癥狀及心電圖異常,如ST段異常改變。也就是說,患者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表現,心電圖尤其運動負荷心電圖有明顯缺血表現,但是影像學冠狀動脈造影或者冠狀動脈成像沒有發現冠狀動脈有明顯狹窄的心臟病。實際上,心臟X綜合征屬于一類特殊類型的冠心病,雖然大的冠狀動脈沒有狹窄,但有可能小血管、微血管出現狹窄,同樣會引起心肌細胞缺血。
為什么會發生心臟X綜合征?
目前此病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有以下致病因素:
冠狀動脈微循環功能障礙? 有許多因素,如上了年紀、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紊亂等,可引起冠狀動脈病理生理改變,血管的舒張儲備能力下降,導致心肌缺血。
有研究發現,冠狀動脈儲備能力降低是目前在心臟X綜合征患者中的唯一共同發現,微循環血管儲備減少可能與運動引起的局部室壁運動異常及舒張功能異常有關。
對交感神經刺激的敏感性增高 研究顯示,心臟X綜合征患者有交感神經活動占優勢的傾向,存在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平衡失衡,引起胸痛。心導管檢查時,部分心臟X綜合征患者對心內器械操作異常敏感,直接刺激左心房及輸注生理鹽水就會引起典型的胸痛。
痛覺異常過敏 有些心臟X綜合征患者并無心肌缺血的證據,其不適可能是痛覺過敏導致。胸痛的感受是由動脈伸展以及心率、心律的改變或心肌收縮力的改變刺激所引起的,當疼痛閾值降低即可引起所謂的過敏性心臟癥狀。
其他 研究發現,心臟X綜合征以女性較為多見,在子宮切除和卵巢內分泌功能不足的人群中,其發病率明顯升高,提示雌激素缺乏可能是絕經期女性患病的原因。
心臟X綜合征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心臟X綜合征的臨床表現與冠心病所致的心絞痛類似,可為典型勞力性心絞痛,常為胸骨后或心前區疼痛或緊迫感,可向左上肢、左肩背、頸咽部放射,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幾分鐘可緩解。也有些患者胸痛持續時間可達半小時之久,含硝酸甘油效果不佳。部分患者誘發胸痛的體力負荷和閾值不恒定,休息時也可發作,并可于后半夜或凌晨痛醒。還有一部分患者胸痛不典型,表現為持續時間較長的悶痛。這些患者因出現胸痛而過分擔心自身健康,可表現為抑郁、焦慮及恐慌等精神癥狀。
確診心臟X綜合征需要做哪些檢查?
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以發現心臟X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如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
心電圖 無胸痛發作時,大多在正常范圍,少數患者可有輕度ST-T改變。胸痛發作時,可出現缺血型ST-T改變,平板運動試驗陽性。但也有一些患者典型胸痛發作時心電圖檢查未能發現缺血性改變。
心臟彩超 常規心臟彩超檢查在患者休息時一般正常,負荷誘發心絞痛時可見左心室節段性運動功能異常。
心肌核素灌注掃描 運動誘發心絞痛時,該檢查可發現節段性心肌灌注減低或缺損和再分布征象。核素心室造影可顯示運動時左心室節段性運動功能異常,左心室射血分數不增加或降低。
冠狀動脈造影或CT 患者的冠狀動脈正常或有不具診斷價值的狹窄,麥角新堿激發試驗陰性。左心室造影多數正常,無心臟擴大或心肌肥厚征象,左心室舒張末壓一般為正常。
心臟X綜合征有哪些危害?
心臟X綜合征引起的胸痛,會給患者帶來恐慌、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壓力。少數患者有演變為冠心病而發生心肌梗死的危險。因臨床癥狀持續存在,患者反復就醫,導致各種檢查措施的過度應用、藥品的消耗以及生活質量的下降,日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
如何治療心臟X綜合征?
心臟X綜合征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心肌耗氧量和提高冠狀動脈儲備能力,減輕患者反復發作胸痛的痛苦。一般的抗心絞痛藥物治療效果欠佳,并且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及他汀類藥物對不同患者的療效存在差異。
β受體阻滯劑 這是治療心臟X綜合征心肌缺血發作的一線藥物。患者癥狀發作時,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心率加快,會加重血管痙攣,引起心肌缺血,而β受體阻滯劑通過阻斷β受體減慢心率,降低心肌張力和心肌耗氧量,增加運動耐量來改善臨床癥狀。但對改善冠脈微血管功能障礙療效尚待確定,故應用于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或伴有高血壓病的患者,療效可能更好。
鈣離子拮抗劑 能夠有效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減慢心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運動耐量,可使發病次數降低15%~30%。但也有證據表明鈣離子拮抗劑對冠狀動脈痙攣患者更為有效,對運動負荷陽性及心肌灌注異常的患者有較好的療效。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和他汀類藥物? ACEI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的合成及減少內皮細胞衍生舒緩因子的降解失活,具有抗炎作用的他汀類調脂藥能促進血管內皮的修復。兩者均可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顯著改善冠狀動脈微血管功能,提高冠狀動脈血流儲備能力,減輕心肌缺血。多項試驗證實,這兩類藥物對心臟X綜合征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雌激素 絕經后女性用雌激素治療可減弱正常冠狀動脈血管對乙酰膽堿的作用,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內皮相關的血管擴張作用,但是其臨床效果尚待證實。
中藥 運用中醫理論研制的一些中藥制劑,具有益氣活血、化瘀寬胸、通絡止痛等功效,對血管內皮具有保護作用,在緩解心絞痛癥狀、改善心肌缺血、提高生活質量方面具有一定療效。
相對于其他類型心血管疾病,對心臟X綜合征患者長期隨訪發現左心室功能常保持正常,臨床預后非常好,長期生存率與同齡正常人群的存活率無差別。但是由于患者反復出現疼痛癥狀,導致反復就醫,嚴重影響其工作和生活,需要廣大臨床醫生給予重視,從而增加患者的臨床獲益。
如何預防心臟X綜合征?
心臟X綜合征也屬于心臟病的一種,保護好心臟,對預防心臟病有效的方法同樣能夠起到預防心臟X綜合征的作用。而心臟病的致病因素很多,包括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肥胖、吸煙、缺乏運動、情緒緊張、生活壓力等都是危險因素。為預防心臟病,除盡量排除這些危險因素之外,在生活方式上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有較為正確的認識。
具體地說,應該做到:
減重 肥胖者患心臟病的比例遠遠高于正常體重的人。老年人只要減重3~5千克,心臟狀況就會有很大改善。同時,專家告誡較胖的老年人,要通過平衡飲食和堅持鍛煉逐漸達到減重的目的。
多運動 每天適度運動20分鐘,可使患心臟病的概率減少30%,快走對老年人很合適。
注意飲食 平時生活中堅持低脂肪飲食,如食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
戒煙限酒 吸煙者患心臟病的比例是不吸煙者的2倍。研究發現,戒煙2~3年,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降至與不吸煙者一樣的水平。飲酒過度會引發心臟病,應注意少飲酒或不飲酒。
當心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患心臟病的概率是其他人的4倍。因此,對糖尿病要早發現,早治療。
控制情緒 脾氣暴躁,遇到突發事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容易誘發心臟病。情緒一旦緊張、激動,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顯增加,會加重患者的病情,而這些變化有時會導致心律失常,引起心臟驟停。
定期體檢 主要針對可能引發心臟病的指標進行檢查,如高血壓、高脂血癥等相關檢查,另外應針對心臟結構、功能、心率進行相關檢查。
學習保健知識 對患者進行長期的綜合教育和管理,讓其了解并掌握心血管保健知識,以便根據心臟疾病發作初期特征,及早發現異常。
心臟X綜合征患者日常如何護理?
患者要遵醫囑規范用藥,延緩病情進展,定期復診,注意用藥安全,不要擅自加用其他藥物或停藥或改變用藥劑量。如果需要就診于其他科室,應及時告知醫生目前的身體狀況以及正在服用的藥物,以利于合理用藥。
飲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你想預防心臟X綜合征,那么在飲食上應多加注意。
首先,應避免含鹽量高的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盡量少用生姜、辣椒、胡椒等辛辣調味品。避免暴飲暴食,做到合理膳食。
其次,應盡量避免海鮮、動物內臟、脂肪、肉皮、油炸食品、雞蛋制品、奶油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螃蟹、蝦等,這些都是高膽固醇的食物,要少吃。
再次,經常吃堅果可以降低心臟類疾病的發病率。核桃等堅果含有大量的歐米伽-3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堅果也能提供大量的膳食纖維,這對心臟非常有益。
最后,多吃蔬菜、水果。應大量攝取蔬菜、水果,以確保飲食中含高纖維、高植物蛋白質。如芹菜所含的芹菜堿,可以保護心血管功能。要想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還應該多吃一些具有降脂功效的食物,比如大蒜、洋蔥等,可預防心臟病。除了補充纖維,蔬菜、水果還提供了許多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對預防心臟類疾病均有益。此外,可可豆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質,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功能,適當吃些黑巧克力可幫助身體抵御外來傷害。
日常小習慣也能“強心臟”
除食物能預防心臟病外,其實日常的一些小習慣也對預防心臟病有幫助。
早上數脈搏 美國心臟外科專家皮埃爾·西奧多博士表示,老年人早上醒來后最好先摸摸脈搏,測測心率,然后再起床。健康人群心率應該在每分鐘70次左右,如果靜息心率持續居高不下一個星期以上,最好看醫生。
捏捏握力器 美國《高血壓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稱,堅持握力訓練4周可使血壓降低10%,這可能與血管功能改善有關。建議每只手練習4組,每次2分鐘,中間間隔休息1分鐘。工作間隙用力攥拳頭,也有類似效果。
常做深呼吸 研究發現,30秒內做6次深呼吸,可在幾分鐘內使血壓降低4毫米汞柱。多項研究表明,經常做深呼吸鍛煉,降壓效果還可以持續更長時間。
跑完記心率 記住鍛煉時間及鍛煉后心率。專家表示,如果鍛煉后通常心率為每分鐘165次,一旦發現心跳加快到每分鐘185次,最好馬上就醫。因為,這可能是動脈阻塞或心功能減退的重要信號。
抽空動起來 研究發現,工作太疲勞會增加心臟病風險。而有氧運動可使“過勞”引起的亞健康癥狀減少57%。常見有氧運動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做韻律操等,最好每周2~3次。
保持適度睡眠時間 每晚需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研究表明,睡得太少會令心臟病風險增加48%,而睡得太多也會令患病概率增加38%。
專家簡介
侯勇,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安徽分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學分會委員,安徽省醫師協會心臟重癥專業委員會心律學組委員。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工作18年,在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及心功能衰竭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導管射頻消融手術、冠脈造影及支架植入術、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