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朝霞
摘? 要:分層教學法,旨在將學生及教學內容進行分級、分層,鼓勵教師因材施教,將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內容教授給對應層次的學生,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新高考“選課走班”背景下,通過探討詞匯分層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合理運用詞匯分層教學,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獲、學有所用,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英語詞匯;分層教學;英語能力
一、實施詞匯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自從2018年實施新高考改革以來,“選課走班”成為了這次改革中的一大特點,目的在于適應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在保證每名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目標的前提下,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而且,新版英語教材內容的設置充分體現英語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等英語核心素養。基于這樣的育人標準,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英語》(以下統稱“教材”)必對于學生的聽、說、讀、寫、看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提高英語水平,獲得全面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中一些常規的教學方法需要革新。例如,教材的改編對學生詞匯量的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高中英語常規的詞匯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要。在“選課走班”背景下,詞匯分層教學就是基于對原有詞匯教學方法的反思,總結出的一種比較符合當前教學背景的詞匯教學方法。
二、高中英語詞匯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
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了“掌握學習理論”,這是分層教學理論依據之一。他認為,只要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同時使他們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他們自己的刻苦努力,應該都可以掌握學習內容。在詞匯分層教學中,教師要先認真研究教材內容,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全面提高每名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鑒于此,高中英語詞匯分層教學可以根據學生水平的不同層次來進行。單元詞匯教學可以依照難度分為容易詞匯、普通詞匯、難度詞匯及補充的關聯單元話題的拓展詞匯四個層次。分層的具體實施過程主要從目標設定、課堂教學和鞏固檢測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1. 注重掌握,激發學困生的學習熱情
(1)目標設定。
教材必修第一冊每個單元要求學生掌握的詞匯量為50 ~ 80個,這對于學困生來說是一種學習負擔。基于學情實際,學困生的詞匯學習目標應該設定為:掌握教材要求的容易詞匯和普通詞匯的拼讀、拼寫和相關的基礎用法。
(2)課堂教學。
① 預習和準備。
課前,教師可以先就容易詞匯和普通詞匯的相關用法及搭配進行提前整理,并以課前預習和自學記憶的方式布置給學困生完成。
② 課堂教學。
教師在授課時就學困生課前預習和背誦的詞匯及用法設置難度適中的練習題,檢驗學困生的掌握情況,以此來調動學困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困生的課堂參與度。在進行難度詞匯和拓展詞匯的講解及對應練習時,教師可以讓優等生幫助學困生開展“聽描繪猜詞”“看圖片用新學詞匯造句”“用新學詞匯編造小對話”等活動來進行詞匯的鞏固與運用,幫助學困生降低聽課難度。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情況,鼓勵他們遇到困難積極向其他學生求助。在詞匯運用與練習階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上課情況隨時調整問題難度,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他們接受更多學習上的挑戰,最終在詞匯教學板塊取得進步。
③ 鞏固檢測。
詞匯教學重在實際記憶與掌握。對于學困生,容易詞匯和普通詞匯的準確記憶及恰當的運用就是他們課后檢測的重點。因此,單詞的詞性、拼寫和意義的考查是比較適合他們的方式。除此之外,針對重點詞匯重要用法的運用考查也很有必要,但是為降低教學難度,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補全句子的形式來進行。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扎實掌握所學詞匯,同時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就感,激發學習動力。
2. 強化運用,提升中等生的學習狀態
(1)目標設定。
教材要求掌握的詞匯,對于中等生來說是一個能夠輕松完成的任務。但是,目前他們只停留在對詞匯的識記上,對于詞匯的相關用法及正確運用重視度不夠,導致不能在表達中正確運用這些詞匯。基于此現象,中等生的詞匯學習目標可以設定為:① 重點掌握教材要求詞匯的相關用法,并能正確運用其進行表達;② 根據自己實際學習情況,完成對教師補充的拓展詞匯的識記,進而擴充自己的詞匯量。
(2)課堂教學。
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可以要求中等生先完成對容易詞匯和普通詞匯的識記,對于困難詞匯,要求他們借助相關工具書大概了解及梳理這些詞匯的意思及用法。在授課階段,教師可以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歸納及整理這些詞匯的重點用法及考點,加深詞匯記憶。另外,教師要在課堂上設置相應的活動對中等生的詞匯學習及掌握程度進行檢測,如根據英語描述說出對應的短語、句子等,著重檢測學生對該詞匯的靈活、準確運用。
(3)鞏固檢測。
中等生對于詞匯識記能輕松完成。在課后鞏固檢測階段,教師應著重強化對難度詞匯、例句及相關小短文的記憶與默寫。學生在熟記這些詞匯相關用法的前提下,才能在表達中運用自如,真正提升中等生的詞匯學習狀態。
3. 關注能力,提高優等生的學習實效
(1)目標設定。
對于優等生,教材中的詞匯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英語學習需求。基于這種情況,優等生的詞匯學習目標應該設定為:掌握難度詞匯及教師課堂拓展詞匯的相關用法的識記,并能在不同的語境中靈活運用,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英語核心素養。
(2)課堂教學。
在新授課上,教師對于難度詞匯和拓展詞匯要做出相關的詳細講解,以此來滿足優等生的學習需求。講解完成之后,教師設置一些促進優等生掌握詞匯的活動就很有必要。例如,要求他們用所學習的詞匯編寫英語故事、英語對話、英語小劇本等,并在課堂上表演,以此來強化鞏固所學內容,檢測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及時發現他們對于重、難點詞匯實際運用中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學習實效。另外,教師在課堂上要重視優等生的引導作用,有意識地營造優等生帶領中等生、學困生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隨時關注優等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需求,爭取做到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學有所獲。
(3)鞏固檢測。
對于優等生來說,課后的鞏固檢測主要以提升英語核心素養和英語能力為主。教師可以把單元的重、難詞匯匯編成一個小故事或者一個話題小作文,要求優等生結合這些詞匯的相關用法設置難度適中的改錯題,然后對中等生和學困生進行檢測,最后由出題學生來講解。這樣既結合高考短文改錯題型的需求,又能讓各層次的學生在單元語境下再次強化對重、難點詞匯的理解與掌握,培養學生在語境中的糾錯能力,進而培養高考應試能力。教師還可以根據單元主題設置書面表達練習,要求優等生在寫作中運用本單元的重點詞匯,提升優等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過關標準,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同時讓中等生和學困生清楚自己與優等生的差距,形成相對的學習壓力,激起他們的好勝心和克服困難的決心,進而促進全班英語水平的提高。
詞匯分層教學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既注重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又注重學生個性及能力的發展。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對學生的分層容易傷害學困生和中等生的自尊心,打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多關注此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態變化,并及時做好情緒疏導。只有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端正學習態度,再輔以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如本文探討的詞匯分層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才未來可期。
參考文獻:
[1]胡慶芳. 優化課堂教學:方法與實踐[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楊向陽. 高中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