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素貞









[摘要]高等數學中的定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學生不易理解.以“反函數的求導法則”為例,將“問題串”融入高等數學定理教學中,可以引發學生自主思考,激發學生內在潛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鍛煉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串”的設置應具有啟發性、連貫性、指向性.
[關鍵詞]“問題串”;數學定理;“反函數求導法則”;邏輯思維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22)27-0150-03
高等數學中的知識點可劃分為概念、定理、計算和應用四大類型,定理是其中占比較大且十分重要的內容.高等數學中的數學定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學生不易理解定理的含義,更難深度掌握定理中的內在聯系.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來講解定理,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效果不佳.一些教師通過弱化定理的探索、推導和證明過程,突出解題計算來展開教學[1],學生不明原理,依靠記憶機械化的學習,久而久之,思維更加混亂.所以,在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重視定理本身,重視定理的探究,重視定理的教授方法是尤為重要的.
一、“問題串”的內涵
“問題串”是指基于學生知識基礎,結合學生思維發展,圍繞課程教學目標,設計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內在聯系的有效問題[2].“問題串”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有利工具,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載體。將“問題串”融入課堂教學中,將具體的教學內容落到每一個問題中,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獲取新知,可以發散思維,可以提高能力.
二、高等數學中定理學習的作用
學習高等數學除了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高等數學中的定理知識雖然較難理解,但它對學生數學意識的形成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定理的探索和證明需要的是嚴密的推理,對這些推理過程的理解,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的嚴謹性、邏輯性,從而形成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時思維的縝密性和邏輯性.
三、“問題串”在高等數學定理教學中的應用
以“反函數的求導法則”為例.
(一)復習導入
教師設計復習“問題串”,引導學生復習導數和反函數的相關內容,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1.對導數內容的復習
問題1:函數f(x)可導是什么含義?
問題2:函數f(x)連續是什么含義?
問題3:函數f(x)可導與連續有什么關系?
2.對反函數內容的復習
問題4:函數x=2y的反函數是什么?
問題5:函數y=arcsinx是哪個函數的反函數?(x=siny)
問題6:所有的函數都有反函數嗎?什么樣的函數才有反函數?
問題7:單調的函數是否有反函數?
問題8:如何求解反函數的導數呢?
(二)定理探究
1.大膽猜想
小組合作將探索圖(圖1)中的內容填寫完整,大膽猜想反函數求導法則.
2.小心求證
(1)定理分析
設計如下分析“問題串”,引導學生分析定理條件和結論的內在聯系.
問題1:定理中有幾個條件、幾個結論?分別列出條件和結論.
問題2:x=φ(y)在區間Iy內單調對結論起到什么
作用?
由復習中的引導可知,x=φ(y)在區間Iy內單調,則x=φ(y)有反函數.
問題3:x=φ(y)在區間Iy內可導且φ′(y)≠0,起到什么作用?
直觀分析定理,猜測x=φ(y)在區間Iy內可導,可幫助得到反函數y=φ-1(x)可導及反函數的導數為直接函數導數的倒數,φ′(y)≠0可以保證倒數中的分母不
為零.
問題3(1):x=φ(y)在區間Iy內可導,由可導的定義,可以進一步獲得什么結論?
問題3(2):要說明反函數y=φ-1(x)在區間Ix=φ(Iy)內也可導,由可導的定義,需要得到什么結果?
問題3(5):Δx→0時,Δy→0嗎?
根據復習導入中連續的定義可知,若函數y=φ-1(x)連續,即可說明Δx→0時,Δy→0.由于x=φ(y)連續(可導一定連續),所以作為x=φ(y)的反函數y=φ-1(x)也是連續的.
(2)定理證明
由于函數x=φ(y)在區間Iy內單調,可導(從而連續),因此有x=φ(y)的反函數y=φ-1(x)存在,且y=φ-1(x)在區間Ix內也單調,連續.
(三)定理應用
1.例題精煉
例:求反正弦函數y=arcsinx的導數.
2.步驟梳理
在求解反函數的導數時,首先要找出直接函數,并確定好定義區間;然后驗證直接函數是否單調、可導,并且導數不為零;最后利用反函數的導數是直接函數導數的倒數來求出反函數的導數.
在“反函數的求導法則”教學過程中,教師基于學生知識基礎,關注學生思維發展,指向課程教學目標,設計提出有效的問題,串聯知識點,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在問題串的幫助下,學生能夠深入挖掘定理中的內在關聯,真正理解定理的含義.
四、應用于高等數學定理教學的“問題串”設計的基本原則
為提高“問題串”應用于高等數學定理教學的有效性,在設計“問題串”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一)基于學生基礎,具有啟發性[3]
在高等數學定理教學中應用“問題串”,目的是區別于傳統教學方式,借助問題來引導學生對定理進行深入探究,因此,“問題串”的設計應該具有啟發性.要設計出真正能起到啟發作用的“問題串”,問題的創設很重要.創設問題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創設出的問題既要值得學生探索,又要讓學生能夠探索,既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要直擊學生思維障礙之處.例如,在“反函數的求導法則”中,已知直接函數的導數存在,為了幫助學生探索反函數的導數,設計了問題3(1)、3(2).這兩個問題的設計既建立在學生的知識基礎上,又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可以直擊定理條件與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系,突破思維困境.
基于學生基礎,創設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增強學習積極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基于問題本身,具有連貫性
在數學課堂上,用“提問”的方式展開教學已經是一種常態了,但一些問題的提出都太過隨意.“問題串”并不只是擺在一起隨意提出的多個問題,它應該具有連貫性.在設置“問題串”中的每一個問題時,應仔細斟酌,考慮問題本身是否具有內在聯系,是否邏輯連貫,是否層次遞進.
在設計“問題串”時,可能只設計一串主干“問題串”,也可能在主干“問題串”的下面設計了分支“問題串”(就像問題3下面還設置了分支“問題串”).主干“問題串”要具有連貫性,分支“問題串”也要具有連貫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教學過程自然流暢,才能使學生的邏輯思維不被分散,才能發揮出“問題串”的最好效果.
(三)基于教學目標,具有指向性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和實施的依據,“問題串”是根據某個教學目標設置的一串有效問題,所以“問題串”應具有明確的指向性.設計“問題串”時,要把握“問題串”的最終指向目標是什么,也要明確“問題串”中每個問題的設計目的是什么,是為了考查學生對定理的理解程度,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下一個問題的探索熱情?或是為了啟發學生更深入地思考?每個問題的設置都應有其值得被設置的理由.
在高等數學定理教學中,確定好“問題串”要指向的目標,再設置連貫性、邏輯性強的問題引導課堂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對定理的深度理解,更能促進思維的深度開發[4],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五、結語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思維是數學的“靈魂”[5].學習高等數學課程,不僅要掌握知識,更要掌握思維方式.教師基于學生基礎、問題本身、教學目標設置具有啟發性、連貫性、指向性的“問題串”,學生通過自主思考來解決“問題串”中的一個個問題,這種教學模式既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高等數學中的定理,又可以深入激發學生思考的內在潛力,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鍛煉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茸.走出“計算”誤區,體會真正的數學:關于高等數學教學中抽象定義定理處理方法的研究[J].職業,2015(9):132-133.
[2]程麗華.問題鏈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0.
[3]何義婷.“問題串”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7.
[4]肖雪娟.論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0):42.
[5]余海蓉.小學數學問題鏈構建的策略探究: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為例[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5):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