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桂玲,岳 悅,陳 健,張 寧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三醫院內分泌科,天津 300142)
隨著我國整體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流行病學調查發現,2017 年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增長到11.2%,其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發病率高達22.86%[1]。臨床研究發現,老年T2DM患者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發生風險增加了1.5~2.5 倍,發病率高達80%[2],且MCI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探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MCI 的危險因素是預防糖尿病MCI 發生或進一步加重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過分析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MCI 的相關影響因素,旨在為臨床早期診治及預防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三醫院內分泌科門診就診及住院的260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診斷標準符合2017 年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 血糖≥11.1mmol/L。認知功能診斷采用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進行評估[4],滿分30 分,得分≤27分記為認知功能異常,21~26 分記為輕度MCI,10~20 分記為中度MCI,0~9 分記為重度MCI。上述患者中,≤26 分者125 例,為T2DM+MCI 組,>26 分者135 例,為T2DM 組。納入標準:①符合2 型糖尿病診斷標準;②患者臨床資料病例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及其他嚴重心理疾病;②有精神病家族史;③合并惡性腫瘤;④酒精依賴患者;⑤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癥;⑥合并嚴重糖尿病并發癥及肝、腎功異常者。
1.2 觀察指標 ①代謝指標測定:測量患者身高、體質量,計算體質量指數(BMI);測量患者收縮壓(SBP);所有入組患者于次日晨空腹抽取靜脈血10 mL,置于低速離心機內(3 000 r/min)離心3 min 取上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日立公司,型號:7180)測定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采用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美國伯樂公司,型號:BIO-RAD D10)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采用電化學發光全自動免疫分析儀(瑞士羅氏公司,型號:cobase 411)測定空腹胰島素(Fins),計算穩態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②血糖在目標范圍內時間(TIR)測定:入組患者佩戴全新無痛掃描式葡萄糖監測系統(雅培公司,型號:FreeStyle Libre),通過傳感器監測其皮下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濃度,間接測定血糖水平,根據采集的血糖數據計算出24 h 內血糖在目標范圍內時間(TIR)。通常TIR 的血糖目標范圍為3.9~10 mmol/L。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 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影響認知功能減退的因素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單純T2DM組患者相比,T2DM+MCI組患者T2DM病程、BMI、TC、SBP、FBG、HbA1c、HOMA-IR 升高,TIR 減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s )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s )
T2DM:2 型糖尿病;BMI:體質量指數;SBP:收縮壓;FBG:空腹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HOMA-IR:胰島素抵抗指數;TG:三酰甘油;TC:總膽固醇;TIR:血糖在目標范圍內時間。
?
2.2 發生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MCI 影響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以發生T2DM 合并MCI 為因變 量,T2DM 病 程、BMI、SBP、FBG、HbA1c、HOMA-IR、TC、TIR 為自變量,行Logistic 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T2DM 病程、BMI、SBP、FBG、HbA1c、HOMA-IR、TC、TIR 均是發生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MCI 的危險因素(均P<0.05),見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認知障礙的相關影響因素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隨著人類老齡化的加速,糖尿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并發癥也逐漸增多,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研究顯示,MCI 是糖尿病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記憶能力下降,語言、判斷、理解能力受影響,也伴有表情呆滯、面色晦暗等,嚴重者會出現生活不能自理[5]。MCI 的發生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包括年齡、性別及糖尿病病程等,其主要病理生理學基礎為腦組織長期缺血缺氧性損傷,導致葡萄糖水平持續升高,產生的乳酸和自由基堆積進一步加重病情。糖尿病導致的認知損害起病隱匿,研究顯示在糖尿病早期認知損害即可發生[6],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糖脂代謝紊亂、胰島素抵抗及晚期終末化糖基產物的增加是糖尿病誘發MCI 的主要初始機制[7]。安金等[8]研究發現,高血糖容易導致線粒體功能障礙,增加細胞色素C 釋放,激活凋亡相關蛋白caspase-3,引起神經細胞凋亡,最終導致認知障礙。本研究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較單純T2DM 組,T2DM+MCI 組患者T2DM 病程、BMI、TC、SBP、FBG、HbA1c、HOMA-IR 均升高,而TIR 指標水平降低;多因素分析結果表明,T2DM 病程、BMI、SBP、FBG、HbA1c、HOMA-IR、TC、TIR 是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發生MCI 的危險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HbA1c 水平及糖尿病病程與認知功能存在較大關系,長期高血糖使患者腦細胞處于高糖環境,導致腦細胞線粒體利用葡萄糖障礙并產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發生氧化應激,引起腦細胞功能受損[9],同時隨著糖尿病病程延長,也會出現糖尿病周圍微血管并發癥,進一步加重認知功能障礙。胰島素抵抗是T2DM 的核心特征,大量數據表明,BMI 值越高,胰島素抵抗指數越高,胰島素信號通路損傷是糖尿病患者出現學習、記憶力下降的關鍵,同時肥胖造成的血管效應也加速了認知功能下降。近期研究發現血糖波動也是MCI 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10]。目前國內外指南把HbA1c 作為血糖控制目標,但實際上,HbA1c 是反映近3 個月血糖平均水平,無法及時準確地反饋短時間內血糖動態變化,故有學者認為,通過動態血糖監測系統測算TIR 更能有效評價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動情況,可直觀地反映患者正常生活狀態下的血糖變化,彌補HbA1c 預測能力的不足[11]。
綜上所述,T2DM 病程、BMI、SBP、FBG、HbA1c、HOMA-IR、TC、TIR 是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發生MCI 的危險因素,臨床應針對目前報道的與MCI 相關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評估,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