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思坤,劉 亞,陳維一,郭 宏,劉惠軍,楊 飛,鄒佳潔,梁倩立
(1. 河北省保定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河北 保定 071000; 2. 保定市體育運動學校,河北 保定 071000)
阿奇霉素為半合成的十五元環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是以紅霉素為原料,經過肟化、貝克曼重排、還原和甲基化反應合成得到的一種廣譜抗菌藥物[1-2]。其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敏感菌所致呼吸道、皮膚軟組織感染,以及衣原體所致傳播性疾病[3],對小兒支原體肺炎也有較好療效[4]。其分散片可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5]。目前,阿奇霉素分散片已列入河北省基本藥物管理的非基本藥物目錄。本次評價性抽驗為省級專項檢查,分別從河北省各市、縣、鄉三級行政轄區采集樣品,有目的性地涵蓋了生產企業、流通企業、使用單位等各個環節,共抽取樣品43批次,涉及22個生產企業,共計22個批準文號,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本研究中通過分析阿奇霉素分散片的法定標準檢驗結果,對其檢驗標準及檢驗數據進行了全面質量評價,并參考相關標準與文獻[6-12],建立了新的有關物質檢驗方法,為進一步完善、提高質量標準,更好地保證藥品質量提供了參考。現報道如下。
1260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Agilent 公司),包括G1315D 型二極管陣列檢測器、EZChrom Elite 色譜工作站;e2695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 公司),包括2998 型光電二極管陣列檢測器、Empower 色譜工作站;CAP225D型電子分析天平(精度為十萬分之一),PB-10型酸度計,購于德國賽多利斯公司;RCZ-8M 型溶出試驗儀,ZB - 1E 型智能崩解儀,購于天大天發公司;KQ5200 型超聲波清洗儀(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功率為200 W,頻率為40 kHz)。
阿奇霉素分散片(生產企業編號為S1 - S22,抽驗樣品43 批次,規格為每粒含阿奇霉素0.25 g);阿奇霉素對照品(純度為94.4%,批號為130593-201303),阿奇霉素系統適用性試驗對照品(批號為130609 -201706),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甲醇、乙腈為色譜純,磷酸氫二鈉、磷酸氫二鉀、磷酸二氫銨及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純化水。
2.1.1 法定檢驗項目
阿奇霉素分散片現行法定檢驗標準為2010 年版《中國藥典(二部)》,2015 年版與2020 年版《中國藥典》均未收載,檢驗標準多年未更新。現行法定標準包括1)性狀:白色或類白色片;2)鑒別:①為薄層色譜鑒別,②為高效液相色譜鑒別,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一致,以上①②2 項可選做1 項,本研究中選做鑒別②試驗;3)檢查:包括有關物質、重量差異、溶出度、分散均勻性、含量測定。其中,含量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按外標法[13]計算。
2.1.2 檢驗結果
1)總體情況
本次評價性抽驗中,共抽取阿奇霉素分散片43 批次,檢驗43批次,合格43批次,合格率為100.00%。
2)性狀
均符合法定標準規定。
3)鑒別
高效液相色譜法檢驗結果顯示,供試品溶液色譜峰的保留時間與對照品溶液一致,均符合法定標準規定。
4)檢查
有關物質:標準規定,阿奇霉素B、阿奇霉素Gx、紅霉素A偕亞胺醚、其他單個雜質及各雜質峰面積的和均應在規定限值范圍內。43 批次樣品中,僅有2 批次樣品檢出阿奇霉素B 峰,含量分別為0.3%與0.1%(限值為2.0%),其余批次均未檢出;30 批次檢出阿奇霉素Gx峰,最大含量為0.1%(限值為1.0%),其余批次均未檢出;40 批次檢出紅霉素A 偕亞胺醚峰,最大含量為0.1%(限值為1.0%),其余批次均未檢出;43 批次中其他單個雜質最小含量為0.2%,最大含量為0.6%(限值為1.0%);總雜質最小含量為0.2%,最大含量為0.8%(限值為4.0%)。43 批次樣品中有關物質檢驗結果均符合法定標準規定。
重量差異:標準規定,20 片重量均在重量差異限度范圍內,或超出裝量差異限度的不得多于2 片,并不得有1 片超出限度1 倍。43 批次中,有41 批次均在限度范圍內(占95.35%),有2 批次中有1 片超出限度但未超過1 倍(占4.65%),無2 片超出限度且不超出限度1 倍的批次。
溶出度:標準規定,限度為標示量的75%。43 批次樣品均符合規定。檢驗結果見圖1。

圖1 阿奇霉素分散片溶出度檢驗結果分布Fig.1 Dissolution distribution of Azithromycin Dispersible Tablets
分散均勻性:標準規定,6片在3 min內全部崩解,并通過篩網。43批次均符合規定,其中7批次在1~2 min全部崩解,占16.28%;26 批次在2~3 min 全部崩解,占60.47%。
含量測定:標準規定,含阿奇霉素(C38H72N2O12)應為標示量的90.0%~110.0%。43 批次的阿奇霉素含量為91.1%~101.9%,平均含量為95.8%,近似服從正態分布。各生產企業阿奇霉素分散片中阿奇霉素的平均含量見表1。

表1 各生產企業阿奇霉素分散片中阿奇霉素平均含量(%)Tab.1 Average contents of azithromycin in Azithromycin Dispersible Tablets from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2.2.1 標準檢驗方法
2010 年版《中國藥典(二部)》中阿奇霉素分散片有關物質項下關于阿奇霉素B 的規定為相對保留時間約為1.53 處的色譜峰,43 批次樣品中僅有2 批次樣品在此保留時間處檢出阿奇霉素B 色譜峰,其余41 批次樣品均檢出疑似峰,但疑似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在阿奇霉素主峰的相對保留時間±5%范圍內,絕大多數超出了10%,故按2010 年版《中國藥典(二部)》阿奇霉素分散片有關物質標準判定,此疑似峰不屬于阿奇霉素B,判定為未檢出(見圖2)。采用二極管陣列檢測器對疑似峰進行光譜分析,疑似峰與阿奇霉素B峰的光譜圖基本一致(見圖3),表明采用現行藥品標準測定阿奇霉素分散片有關物質時,阿奇霉素B存在漏判。

1. 保留時間±5%范圍 2. 疑似阿奇霉素B峰圖2 阿奇霉素分散片有關物質檢查色譜圖1.Range of retention time(±5%) 2.Suspected peak of azithromycin BFig.2 Chromatograms of detection for relevant substances in Azithromycin Dispersible Tablets

A. 阿奇霉素B B. 疑似峰圖3 光譜掃描圖A.Azithromycin B B.Suspected peakFig.3 Spectral scanning images
考慮到色譜柱可能是影響樣品保留時間的重要因素,故考察了6 種不同品牌及規格的色譜柱,采用2010年版《中國藥典(二部)》有關物質項下的色譜條件進行檢測,結果采用3 種柱長為200 mm 的色譜柱,3 次檢驗中有2 次主峰保留時間超出范圍;采用3 種柱長為250 mm 的色譜柱,3 次檢驗中主峰保留時間均在范圍內。詳見表2。

表2 阿奇霉素主峰在不同品牌及規格色譜柱的保留時間Tab.2 Retention time of the main peak of azithromycin by chromatographic columns with different brands and specifications
結果表明,色譜柱長度是影響保留時間的主要因素,而不同廠家、型號的色譜柱也對保留時間有一定影響,現行法定標準中定位阿奇霉素B為主峰相對保留時間為1.53 處的色譜峰,6 種不同色譜柱中有2 種保留時間均超出了范圍,導致漏判。表明現行質量標準的耐用性有欠缺。
2.2.2 新方法的建立
1)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色譜柱:Waters Sunfire C18柱(250 mm × 4.6 mm,5 μm);流動相:A為磷酸鹽緩沖液(取0.05 mol/L磷酸氫二鉀溶液,用30%磷酸溶液調pH至8.0)-乙腈(45∶55,V/V),B 為甲醇,采用梯度洗脫程序(見表3)對阿奇霉素分散片的有關物質進行分離;流速:1.0 mL/min;柱溫:30 ℃;檢測波長:210 mn;進樣量:50 μL。在此色譜條件下,阿奇霉素主峰與各主要雜質峰分離效果良好,各峰分離度均大于1.5,理論板數均不低于2 000。

表3 梯度洗脫程序(%)Tab.3 Gradient elution process(%)
2)溶液制備
稀釋液:以磷酸二氫銨溶液(取磷酸二氫銨1.72 g,精密稱定,加水溶解并稀釋至1 000 mL,用氨試液調pH至10.0±0.10)-甲醇-乙腈(7∶6∶6,V/V/V)作為稀釋液。
系統適用性試驗溶液:取阿奇霉素系統適用性試驗對照品(含雜質R,Q,J,S,I,A,H,B)適量,精密稱定,加稀釋液溶解并稀釋成每1 mL約含10 mg的溶液。
供試品溶液:取樣品細粉適量,精密稱定,加稀釋液溶解并定量稀釋成每1 mL約含10 m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 mL,置200 mL容量瓶中,用稀釋液稀釋并定容,搖勻,即得。
3)方法學考察
專屬性試驗:(1)輔料干擾試驗。按企業提供的阿奇霉素分散片處方工藝配制空白輔料,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圖。結果空白輔料不干擾阿奇霉素及雜質的測定。詳見圖4 A。(2)分離效果試驗。精密量取溶液制備項下系統適用性試驗溶液(含雜質R,Q,J,S,I,A,H,B)與供試品溶液各1 mL,混勻,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結果阿奇霉素主峰與各主要雜質峰間分離效果良好,各峰分離度均大于1.5。詳見圖4 B。

1. 雜質R(紅霉素A 9,11-亞胺醚) 2. 雜質Q(紅霉素A 6,9-亞胺醚) 3. 雜質J(3-O-去克拉定糖基阿奇霉素)4. 雜質I(3'-N-去甲基阿奇霉素) 5. 雜質S(紅霉素A-E-肟) 6. 雜質A(氮紅霉素A) 7. 雜質H 8. 阿奇霉素 9. 雜質B(阿奇霉素B)A. 輔料干擾試驗 B. 分離效果試驗圖4 專屬性試驗高效液相色譜圖1.Impurity R(erythromycin A 9,11-iminoether) 2.Impurity Q(erythromycin A 6,9-iminoether) 3.Impurity J(desosaminylazithromycin) 4.Impurity I(N-demethylazithromycin) 5.Impurity S(erythromycin A-E-oxime) 6.Impurity A(Azaerthromycin A) 7.Impurity H 8.Azithromycin 9.Impurity B(azithromycin B)A.Excipients interference test B.Separation effect testFig.4 HPLC chromatograms of the specificity test
線性關系考察:取阿奇霉素對照品適量,加稀釋液溶解并稀釋成每1 mL 含0.1 mg 的溶液。精密量取此溶液1,2,5,10,15,20 mL,分別置50 mL容量瓶中,加稀釋液稀釋并定容,搖勻,每1 mL 溶液含阿奇霉素2.003,4.006,10.014,20.028,30.042,40.056 μg,相當于雜質的量為0.2%,0.4%,1.0%,2.0%,3.0%,4.0%。分別取50 μL 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以質量濃度(X,μg/mL)為橫坐標、峰面積(Y)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Y=2 905.3X-6 405.1(R2=0.999 1,n=6)。結果表明,阿奇霉素質量濃度在2.003~40.056 μg/ mL 范圍內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
檢測限與定量限確定:用逐級稀釋法,以阿奇霉素峰計,以信噪比(S/N)為3∶1 時的質量濃度為檢測限,以S/N為10∶1 時的質量濃度為定量限。結果檢測限為0.12 μg/mL,定量限為0.40 μg/mL。
穩定性試驗: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適量,分別于放置0,2,4,6,8 h 時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結果阿奇霉素B 峰面積的RSD為1.23%(n=5),且其他雜質含量未顯著增加,表明供試品溶液在8 h 內穩定性良好。
重復性試驗:精密稱取同一樣品,依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平行5份,再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測定。結果阿奇霉素B峰面積的RSD為1.37%(n=5),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耐用性試驗:取系統適用性試驗溶液50 μL,色譜柱采用Agilent 5 TC - C18(2)柱(250 mm × 4.6 mm,5 μm)和Shiseido Capcell PAK C18柱(250 mm×4.6 mm,5 μm),按上述色譜條件分別注入Agilent 1260 型及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結果阿奇霉素主峰、各主要雜質峰間分離效果良好,分離度均大于1.5。取溶液制備項下供試品溶液及對照品溶液各50 μL,分別進樣測定,每臺儀器各進樣1次。結果阿奇霉素B峰面積的RSD為1.79%(n=2),表明方法耐用性良好。
4)樣品中阿奇霉素含量測定
取43批樣品各適量,依法制備供試品溶液,進樣測定。結果按新建立的方法檢驗,43 批次樣品中均檢出阿奇霉素B,無漏判情況,檢測結果均在規定限值范圍(限值為2.0%)內,但有2 批次樣品接近限值(1.9%,1.8%)。詳見表4。

表4 43批次樣品中阿奇霉素B含量檢測結果(%)Tab.4 Results of content detection of azithromycin B in 43 batches of samples(%)
抽驗結果表明,河北省不同層面(市、縣、鄉)、不同環節(生產、流通、使用)、不同保存條件(溫度、濕度)的阿奇霉素分散片的質量無明顯差異。
不同廠家的生產工藝在合理性、可控性和穩定性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如個別廠家的同批藥品重量差異較大,在檢驗中發現有2批次樣品重量差異項雖符合規定,但均有1 片超出限度(但不超過1 倍),說明其生產工藝穩定性相對較差;有1批次樣品阿奇霉素含量接近標準規定的低限值,1 批接近高限值,總體占比為4.65%。可見,生產企業應嚴格把握好原料藥的質量關,精準控制原料藥投量。
阿奇霉素分散片現行國家標準中,有關物質項下關于阿奇霉素B 的定位為相對保留時間約為1.53 處的色譜峰,43批次樣品僅有2批次在定位位置檢出了阿奇霉素B 峰,出現了漏判。本研究中考察了6 種不同品牌(2種規格)的色譜柱,結果采用3種200 mm柱長的色譜柱進行檢驗時,3 次檢驗中有2 次阿奇霉素B 的保留時間超出范圍;采用3 種250 mm 柱長的色譜柱進行檢驗時,3 次檢驗阿奇霉素B 的保留時間均在范圍內,表明色譜柱為影響色譜峰保留時間及阿奇霉素B 檢出的重要因素,而柱長是影響檢驗結果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中建立的新的有關物質測定方法采用了特定雜質峰對照保留時間定位的方法,結果43 批次樣品中均檢出了阿奇霉素B,極大地提高了檢出率,保證了藥品質量。但有2 批次樣品阿奇霉素B 偏高(1.9%,1.8%),接近限值(2.0%),生產廠家應引起重視,加強基礎研究和生產管理。
綜上所述,本研究中建立的方法操作簡便、專屬性強,線性關系考察和重復性試驗結果,以及確定的檢測限均滿足規定要求,可作為阿奇霉素分散片有關物質的檢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