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某和洪某同住在重慶市涪陵區某小區1幢,是同樓層相鄰兩間房的房主。洪某從該幢房屋的電梯門到其家中必經楊某房屋入戶門前的公共過道。楊某在新房裝修時未經洪某同意將房屋入戶門由向內開改為向外開。洪某測量發現,小區樓層的公共過道大約是132厘米,一個入戶門約有95厘米,如果入戶門改成外開門的話,打開門時公共過道只剩不到40厘米的間距,而且住戶開門的時候也看不見門外面的情況。對此,洪某十分擔憂,認為楊某在未取得其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更改了入戶門的朝向,更改之后的入戶門向外開,不但侵占了公共空間,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故洪某訴至法院,要求楊某恢復其入戶門的原始朝向,由向外開改為向內開。
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法院一審后認為,洪某與楊某之間構成相鄰關系,楊某在未征得洪某同意情況下,將其房屋的內開進戶門拆除改為外開進戶門,給洪某的通行確實造成了妨礙,即已給相鄰方造成了生活不便,侵害了洪某的合法權益,楊某應當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的法律責任。法院判決,楊某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將進戶門由目前的外開改為內開。
宣判后,楊某不服提出上訴。重慶三中院審理后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摘自《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