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詩偉

2022年5月15日,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街景。
據美國媒體5月16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批準了五角大樓提出的在索馬里重新部署美軍的請求,從而推翻了特朗普政府2020年12月作出的自索撤軍決定。據美媒披露,美國未來在索的永久駐軍規模預計在500人左右,主要是協助索方更有效打擊極端組織“青年黨”。美軍籌劃恢復在索軍事存在,顯示其有意強化在“非洲之角”的軍事布局,背后則是旨在遏阻中俄介入該地區的地緣競爭意圖。
“非洲之角”地處連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廣義上包括埃塞俄比亞、吉布提、肯尼亞、烏干達、厄立特里亞、索馬里、蘇丹、南蘇丹等國。索馬里位于“非洲之角”最東端,擁有非洲最長的海岸線,扼守印度洋經紅海、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航路的要沖,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和戰略價值。
冷戰期間,“非洲之角”地區是美蘇爭霸的重要“競技場”,美在索馬里經營多處軍事基地,同蘇聯展開“代理人戰爭”,該地區還對保障美石油供給線暢通具有重要意義。冷戰結束后,大國對“非洲之角”的關注一度減弱。1993年,索首都摩加迪沙發生美軍武裝直升機被擊落事件,19名美軍士兵陣亡,一些士兵尸體在當地被拖行游街,克林頓政府深蒙其羞,此后美軍從索撤出,索在美外交戰略中的地位隨之下降。這一真實事件被搬上銀幕,就是電影《黑鷹墜落》。
9.11事件使美外交政策的重心發生了轉變,反恐被提高到了國家安全戰略高度。當時,“基地”組織及其分支在北非各地大肆滲透,西非的馬里和東非的索馬里及其附近區域成為恐怖主義重災區。基于反恐需要和“非洲之角”的戰略重要性,小布什政府加大了對包括索馬里在內的“非洲之角”地區事務的介入,支持埃塞俄比亞出兵索馬里打擊索“伊斯蘭法院聯盟”武裝,并組建“非洲之角聯合特遣部隊”。奧巴馬政府重視對非政策,并突出安全議題,其與“非洲之角”地區國家開展軍事合作,包括在吉布提、埃塞俄比亞等地部署無人機和特種部隊開展反恐行動。
特朗普上臺后,雖然宣布從索撤出兵力,但不意味著美軍遠離索馬里及“非洲之角”的安全和反恐事務,其仍在通過輪換部署等方式提升美作戰和執行反恐任務的靈活性。雖然特朗普政府對非洲重視度有限,但這一時期美向非洲提供的安全援助比小布什和奧巴馬政府首個任期均要高,且重點向“非洲之角”傾斜,獲得美安全援助最多的10個非洲國家有一半位于“非洲之角”。
拜登政府對特朗普政府“非洲之角”地區政策既有繼承也有調整。反恐仍是美對非安全戰略的重要支柱。美軍非洲司令部司令湯森在2021年美歐非“非洲之獅”聯合軍演結束后,強調恐怖主義正像野火一樣在非洲部分地區蔓延,一些地區國家的力量不足以應對“青年黨”等組織的恐怖主義行徑。索馬里“青年黨”是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極端組織,于2008年3月被美認定為“恐怖組織”。美國防部長奧斯汀也向拜登建議,應對“青年黨”威脅的更好方式是在索保持更持久的軍事存在。
事實上,自去年美撤軍以來,索安全形勢沒有太大變化。索之所以在拜登政府調整非洲戰略布局中獲得更多倚重,絕不僅是基于反恐考量。近期湯森考察了位于索西北部的柏培拉港和機場等基礎設施。有分析稱,美軍這一舉動意圖加強索馬里同美軍在“非洲之角”的其他軍事基地聯動。而在聯合國討論如何給多國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授權的背景下,美還欲對索馬里海岸線的軍事基地布局和索海上力量進行重建,將以駐吉布提基地(美在非最大軍事基地)為核心,以駐埃塞和肯尼亞的無人機基地等為依托,積極強化在索馬里的軍事存在。
自20世紀50年代起,美國開始為非洲國家提供安全援助,歷經冷戰和“代理人戰爭”的洗禮,形成了多維度的軍事合作機制化平臺,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到2020年初,美在非各類軍事基地超過20個,非洲是僅次于中東的美軍最活躍地區。
在2017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2018年《國防戰略》報告基礎上,美軍近年重新界定其在非使命,并調整戰略部署。美對非洲暴力極端主義的戰略從“打擊”轉向“遏制”,將應對“大國競爭”作為戰略重點。2020年9月,時任國防部長埃斯珀在訪非時強調,與中國和俄羅斯展開戰略競爭,遏制中、俄在非洲的戰略影響,是美軍任務之一,另一項則是反恐。湯森明確指出在非對抗極端恐怖組織和培育伙伴國能力都應從屬于“全球性的大國權勢競爭”。一系列事實表明,美正試圖阻止中國更多進入非洲特別是“非洲之角”地區并影響當地安全事務。
拜登政府目前正領導西方在歐洲正面對抗俄羅斯,同時也尋求在全球范圍內削弱俄羅斯的影響力。然而,莫斯科在非洲尤其是“非洲之角”地區仍有不小的影響力。厄立特里亞在烏克蘭危機中明確站隊俄羅斯,俄與埃塞俄比亞的軍事合作協議也引發了美擔憂。美還阻撓破壞蘇丹與俄達成的協議,該協議允許俄在紅海沿岸建立海軍基地。
近年來,中東陣營化矛盾的外溢深度波及“非洲之角”地區,當地已經成為中東大國爭霸的“第三戰場”。美政界和智庫高度關注沙特、阿聯酋和土耳其等國在政治和軍事上強勢介入“非洲之角”沖突和安全事務,更多將塑造“非洲之角”安全格局同其中東戰略布局進行“聯動式”規劃。美同盟友沙特、阿聯酋合作,推動埃塞和厄特兩國和解,強化對蘇丹的影響,并推動蘇丹與其他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關系正常化,就是要在“非洲之角”乃至更大的泛紅海地帶維持某種有利于美的力量平衡。美還對土耳其在索馬里等國進行軍事部署保持高度警惕。
然而過去20多年,美國強推南北蘇丹分裂、肆意干涉南蘇丹政治進程和在埃塞沖突中強推不利于緩和局勢的方案,給地區安全造成的問題至今未得到解決,更未帶來實質安全。現在,美在“非洲之角”的軍事戰略重點從之前的反恐轉向“大國競爭”,或至少兩者兼顧,欲構建將中國排斥在外的“非洲之角”安全治理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