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藥行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國家環保總局重點關注的十六個重點行業之一,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環境保護的需要,所以將環境會計理念引入醫藥企業的會計制度,并對其進行改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對醫藥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和問題進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改進措施。
關鍵詞: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醫藥企業
1、引言
環境會計是對企業與環境相關的經濟活動的費用和效益進行測定、分析和報告,并將其應用于各種環境會計的測定和測量,從而評價企業的業績。提高企業的信息公開程度,有助于樹立企業在履行環境責任方面的良好社會形象,從而增強其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因此本文對醫藥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2、醫藥制造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2.1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比例
本文剔除了ST企業,整理了國內262家在上海和深圳兩個股票市場掛牌的制藥企業,將截止到2020年的256家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作為數據基礎,從披露的比例、披露的方式、披露的內容三個方面來分析該行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
在256家上市公司中整理了2016—2020年的會計信息披露,其中含企業年報、社會責任報告、獨立環境報告等資料,對醫藥制造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比例做出分析, 2016—2020年,醫藥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從整體上看,近幾年制藥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逐漸增多,只有少數幾家公司尚未公布其環境會計信息。
2.2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
本文通過梳理,發現截止到2020年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有:企業年報、社會責任報告、獨立環境報告書。我國醫藥生產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以年報為基礎,少數企業選擇使用社會責任報告。也有些公司還在獨立環境報告中也反映。總體而言,制藥企業在選擇披露載體方面存在著諸多選擇,獨立性較強,使得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太過分散,不利于信息需求方的查詢。
2.3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
本文以2020年公司財務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和獨立環境報告為基礎料對目前國內醫藥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進行了分析。
(1)年報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分析
2020年,235家制藥企業在年報中披露了環境會計信息,這些公司在年報中所披露的環境信息主要是公司經營狀況討論與分析、重要事項以及財務報表附注三部分。在業務狀況的探討和分析中,多數公司只做定性的披露。在一些關鍵問題上,部分公司公布了廢氣廢水排放量、環保設施投資、環保設施運營成本等數據,具有較強的可比性。在會計報表的說明中,大多數公司都會披露環保資訊,包括在建項目、政府補助等。
(2)社會責任報告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分析
在2020年,共有57家制藥企業使用了社會責任報告來進行環境信息的披露。整理后發現大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環保法規、環保理念、環保管理等方面,而公開環保設施建設、環保投入金額等環境支出等方面的公司卻很少。
(3)獨立環境報告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分析
2020年公布的獨立環保報告只有三家,分別是麗珠集團、科倫制藥、復旦張江三大制藥企業,表明我國制藥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還有待改進。總體上,醫藥公司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時,更多的是定性的,而定量的信息很少,以非財務信息為主,財務信息很少。
3、醫藥制造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3.1.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不統一規范
由于醫藥行業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至今沒有統一規范,導致許多上市企業分別通過年報、社會責任報告、獨立環境報告進行披露。大多數企業采用年報以及社會責任報告交替披露,此類報告存在一定缺陷,信息不夠全面和簡潔,極大的增加了企業的披露成本,小部分企業選擇采用獨立環境報告。導致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零散,增加了外部人員獲取信息的難度,影響對環境會計信息的使用效率。
3.2.缺乏主動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意識
近年來,在我國公布環保會計信息的公司越來越多。隨著公司的環保意識和社會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國家大力提倡生態文明的理念,同時監管部門出臺政策的規定強制重污染行業企業公開環境會計信息等原因,導致如今企業必須發布環境會計信息,以達到監管部門的要求。雖然目前公布的環境會計信息的公司仍然較少,甚至有些企業不愿意主動公開。而且公布更多的是對公司有利的環境信息,對環保負債、訴訟或者環保處罰等負面環境信息公布較少,披露出來的信息就不夠全面,信息使用者就不能得到一個準確的判斷,從而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
4、完善醫藥制造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
4.1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在目前我國環境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的情況下,首先要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結合制藥行業獨特的市場行情,完善相關制度。強制披露制藥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定量數據和定性文本,采用獎勵和懲罰相結合的方式,對不按標準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施加懲罰的法律手段。這樣一來,可能會受到來自外部的壓力。
4.2加強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
僅有立法體系是不行的,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和執法。加強對藥品生產企業的監督管理,通過定期抽查和不定時抽查,確保藥品生產企業的環境質量達到國家規定。對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要成立專項調查隊,嚴肅調查,嚴肅處理。同時,要成立環境審計機構,建立環境會計信息公開審核制度,定期對有嚴重污染的制藥企業進行環保審核,保證其遵守法律、依法、主動地進行環保工作,并及時向社會公布其環保會計信息。其次,要強化行業監管,強化社會監管。比如可以成立一個以制藥行業為核心的環保專業委員會,通過建立一個信息交流平臺,傳播和傳播最新的環保技術,促進和解決制藥行業的環境問題。
4.3完善會計信息披露方式
披露方式要轉變為更加專業的環境報告﹐通常使用的年報和社會責任報告的披露方式,披露內容零散且連續性不強,難以全面地反映企業的真實環境活動狀況,而使用獨立環境報告的形式披露環境會計信息﹐這種方式更加全面和有代表性。根據2011年環境保護部發布的《企業環境報告書編制導則》為綱領,把披露的信息細分為各種指標,這些指標信息中,既要求了文字的描述性信息,也要求了環境可以量化的信息,披露定性定量的信息使外部信息使用者能更好地了解到企業的環境社會責任工作是否到位,也能更深入地理解環境對企業財務狀況造成的影響,做出理智的判斷。
參考文獻
[1]王海婧.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與對策[J].財務與會計,2018(11):69-70.
[2]汪冬梅,孫夢瑤.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及路徑研究——以生物醫藥行業為例[J].中國資產評估,2019(11):48-56.
[3]薛倩.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分析[J].市場研究,2020(02):65-67.DOI:10.13999/j.cnki.scyj.2020.02.026.
作者簡介:陳秋碧(1995.10-),性別:女,民族:漢,籍貫:云南曲靖,學歷:研究生職稱:助教,研究方向:會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