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氣象業務的自動化改革,綜合氣象觀測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了。為此,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氣象觀測的期望,基層氣象部門要不斷地增強業務體系保障能力和氣象觀測能力,從而保障氣象觀測的準確性。所以,這就需要基層氣象部門要利用現代化的技術,不斷提升自己的觀測能力,加強對平臺業務監控能力的建設,有效地保護觀測環境。本文針對基層氣象部門觀測現狀提出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綜合觀測;業務能力;基層氣象部門;策略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超乎了人們的想象,氣象行業也處于一個蓬勃發展的創新階段。作為基層氣象部門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對地面氣象進行觀測。對地面氣象進行觀測也是基層氣象部門綜合觀測業務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氣象行業能夠維持良好的循環型發展,是由于綜合氣象觀測水平的提升。現階段,由于科技的進步,更多新的技術和方法廣泛地應用于地面氣象觀測業務中,使我國地面氣象觀測業務水平向自動化觀測不斷推進。因此,需要基層氣象部門把自動化發展落實到實處,對氣象觀測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綜合氣象觀測的重要性
在社會的大發展環境中,各個行業也處于發展的關鍵期,所以,人們對氣象觀測信息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加,對氣象觀測數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農業林業等各個行業的建設為氣象觀測業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提供了大量的真實數據作為依撐。為此,為了讓人們的各項生活能夠更加高效穩定的開展,氣象部門要全面提升其實際的生產經營模式。綜合氣象觀測工作的好壞主要體現在能否為社會群眾提供準確可靠的天氣預報預警信息,使人們在惡劣的天氣面前能夠及時預防。由于我國氣象災害種類繁多,且影響范圍較廣,幾乎每年都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甚至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因此,為了減少氣象災害造成的危害,就需要加強現代化技術等方式的有效運用,只有將天氣觀測進行全面地掌握,才可以有效地提升人們對氣候變化的應對能力。此外,由于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的創新,人才體系建設的不斷加強,為了實現氣象檢測部門的可持續發展,應該不斷提升對氣象觀測技術水平的探究,并加強關于氣象觀測設備的研發,強化氣象綜合檢測業務能力的體系保障,為基層氣象部門的綜合觀測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二、氣象觀測能力建設中面臨的問題
1.體系不完善
目前,基層氣象部門的綜合氣象觀測水平和能力不夠健全,這不僅會影響到綜合氣象觀測業務的有效開展,而且還會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由于傳統的氣象綜合觀測能力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和創新,并且各部門之間業務劃分不清楚,職責不明確,管理流程在氣象觀測業務中得不到真正的落實,只是以書面形式存在。因此,導致氣象在觀測領域存在一定的誤差和盲區[1]。
2.觀測技術還不夠成熟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對氣象服務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層氣象觀測部門應該為人們提供更加專業和精細的氣象服務產品,這就要求氣象觀測部門必須保證綜合氣象觀測要結合多種氣象要素、提高觀測密度,讓觀測數據更加完善、準確。目前,我國基層部門的氣象觀測綜合業務能力不強、布局偏小、觀測過程也不夠標準,導致氣象觀測存在一定的盲區,不利于綜合氣象觀測業務能力水平的提升,無法滿足人們對氣象服務的需求。
3.觀測技術和觀測設備不夠先進
近幾年,中國的觀測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基層的觀測設備也相對落后,同時體現出綜合氣象觀測技術和設備的穩定性還不夠。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對基層氣象部門資金的投入,氣象部門的自動化功能的使用和開展,對綜合氣象觀測設備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基層氣象觀測部門實施自動化業務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到環境等因素,尤其是在高溫高濕等復雜的環境情況下,綜合氣象的觀測設備和儀器的損害性較高。在一些傳統的感應元件中,對濕度的感測質量不高也會造成氣象觀測在運行自動化設備時遇到很多問題。例如,在地面開展氣象觀測等業務時,深層的地表數據溫度會進行自行跳躍等情況,這不利于氣象要素觀測技術的提升。此外,在我國一些偏遠落后地區由于網絡不通暢等情況,在綜合氣象部門檢測時會很大程度上對業務的高質量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4.人才的欠缺
隨著氣象觀測現代化業務水平的不斷發展,綜合觀測系統也日趨完善,業務人員的勞動力也在大幅下降。但是隨著技術和設備的不斷更新,對業務人員的觀測能力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目前,受國家體制編制的影響,基層氣象部門的專業技術人才普遍較少,長期存在這一人少職多現象。此外,當前許多基層氣象檢測部門的人才斷層比較明顯,老一代的工作人員,對于現代化技術和設備掌握得比較少,對氣象觀測的新方法和技術接受能力比較差,然而新一代的工作人員經驗又相對不是很豐富,這些均影響著基層氣象部門觀測業務能力水平的提高,沒有將觀測技術和業務得到創新[2]。
二、提高基層氣象部門綜合觀測業務能力的措施
1.綜合觀測氣象水平的提高
目前,即使基層氣象部門也采用了自動化觀測設備。但是,由于氣象觀測儀器的先進性和穩定性還存在欠缺。所以,各級基層氣象部門應該加強緊密合作,大力做好對新技術研究工作和新觀測儀器的使用,為地面氣象觀測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基層氣象觀測部門應該要結合當前的觀測技術水平,加大科技設備的投入,及時的更新氣象觀測設施設備,提高綜合氣象觀測設備的技術含量。可根據社會的發展對陳舊或者即將淘汰的設備進行及時的更新,確保基層氣象部門觀測儀器的先進性和可用性。要建立健全觀測自動化的兼容機制,因地制宜配備使用的觀測儀器。此外,基層氣象部門還要加強和上級的溝通交流,加強氣象觀測技術的研發,提升基層觀測的業務水平,保證觀測結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與此同時,要加強對氣象技術領域創新工作的開展,努力處理好氣象觀測工作的各種疑難問題,進一步提升綜合氣象觀測水平[3]。
2.注重人才的培養
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應用,氣象觀測也跟隨科技的發展引進了一些新鮮的設備和技術。氣象站的一些老員工對于開展工作業務能力也變得越來越吃力,老員工由于思想比較頑固,學習能力比較慢,所以不愿意去學習更多的新設備和新技能,對氣象觀測業務水平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基層氣象部門對于高技術的人才有著很大的需求量,尤其是計算機信息技術和大氣科學等越來越受到氣象觀測領域的青睞。高學歷的青年對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接受速度快,開展工作效率也相對比較高。對于不斷更新的新設備儀器,高技術的青年人才具有更高的挑戰性,接受速度也特別快。因此,要不斷提高老員工的學習熱情和操作能力,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人才的投資和培養,展開與高校合作的能力、制定精細化的人才招聘策略,有效地解決基層氣象部門高素質人才匱乏的問題。
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項
為了保證基層氣象部門觀測業務的有效開展,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觀測制度,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將觀測業務有效地開展起來。采取科學的手段和措施,不斷優化綜合業務工作的規章制度,認真開展調研工作,確保工作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層氣象部門綜合觀測能力的建設對于氣象災害預警、氣象監測、社會公共氣象服務等工作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基層氣象部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監測能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可靠,更準確的天氣預報預警信息,使人民群眾能夠及時地預防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若浩. 基層氣象部門綜合觀測業務體系保障能力建設[J]. 湖北農機化, 2020(18):2.
[2]郭艷飛, 王志軍. 基層氣象部門綜合觀測業務體系保障能力建設研究[J]. 農業災害研究, 2018, 8(6):2.
[3]陳涇龍. 基層氣象部門地面氣象觀測業務工作現狀及建設發展[J]. 農業災害研究, 2018, 8(2):2.
作者簡介:楊瑞霞(1977.5),女,漢族,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人,本科,工程師,從事氣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