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介紹了平度市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現狀,分析了休閑農業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促進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的對策建議,主要包括: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精品旅游線路、持續加大旅游環境保護力度、開展能迎合游客主流需求的休閑農業旅游項目等,以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促進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休閑農業旅游;農村經濟;大澤山鎮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11-0160-03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in Dazeshan Town, Pingdu City
LU Shuang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in Dazeshan Town of Pingdu,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mainly including: creating high-quality tourism rout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the efforts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ing leis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projects that can cater to the mainstream needs of tourists, in order to creat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and accelera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in Dazeshan Town.
Key words: Leis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Rural economy; Dazeshan town
休閑農業旅游是以深入開發具有旅游價值的農業資源與農產品為前提,把農業生產、科技成果轉化、藝術文化導入和游客參與融為一體的農業旅游活動,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以及人們旅游需求的轉變,休閑農業旅游作為一種新型旅游模式在近幾年得到了較快發展且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大澤山鎮隸屬于青島平度市,以山地為主,山地周圍泉水眾多,享有“群山環而出泉,匯為大澤”之稱,且獨特的地理優勢使得大澤山地區種植的葡萄遠近聞名,享有“西有吐魯番,東有大澤山”的美譽。大澤山鎮屬于農業大鎮,農民人均收入較高,農產品主要以葡萄、櫻桃、桃子、苗木為主。大澤山鎮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旅游資源,發展休閑農業旅游對于當地農業產業的轉型,優化農村產業格局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1 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現狀
1.1 農業產業與旅游產業整合力度不斷提升 大澤山鎮葡萄擁有2100余年種植歷史,將傳統種植歷史與旅游相結合,使得大澤山鎮農業資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截至2021年,大澤山鎮葡萄種植面積達2333.33hm2,擁有300多個品種,年產葡萄0.5億kg,實現葡萄產值7億多元,每年可吸引近百萬游客前來品葡萄、登大澤、賞美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傳統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優化了農村產業結構,帶動了傳統農業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種植歷史的傳承與發揚。
1.2 品牌效應逐步提升 2019年,大澤山鎮政府提出圍繞“山水大澤·平度原鄉”旅游品牌建設為中心,奮力開創大澤山發展新局面。大澤山葡萄節是融旅游、文化、經貿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節慶活動。節日期間,將組織開展專場文藝演出、葡萄品種識別大賽、民間廣場文藝、商務洽談會、葡萄游園及農家宴等活動,每年9月份開幕,游客達30余萬,現已成為山東省重要的節慶活動之一,大澤山葡萄節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大澤山鎮規劃建設了五龍埠、天池嶺、芝萊山、菩山四大農業觀光園區,通過大量資金投入,高標準建設,擴大園區建設規模,完善園區農業生產基礎設施與旅游景點娛樂設施。依托調水工程,積極創建各種具有旅游特色的風景點。把五龍埠葡萄觀光園建設成為一處集現代農業觀光旅游、大澤山名優葡萄展示、大澤山葡萄及歷史文化欣賞三大功能于一身的高檔次旅游景點。同時,利用一年一度的葡萄節對農業觀光進行包裝促銷。大澤山農業觀光園區的發展,不僅提高了經濟效益,而且其社會效益顯著,進而形成良性的循環,把農產品變成緊俏商品出售,提升了農產品的影響力。
2 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旅游項目較為單一 大澤山鎮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鎮,留下的休閑農業旅游資源眾多,例如葡萄種植園、石雕、古農家院、古農具陳列館、大豁口古鎮等,這些見證當地歷史變遷的古老農業旅游資源是當地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眾多休閑農業旅游資源缺乏整合,導致大澤山鎮經濟增長緩慢,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古老的種植園以及古農家院由于歷史原因,現分屬于大澤山鎮下屬的不同村落,由各村委會管轄,各自經營且距離較遠的幾大種植園區受限于村落舊址范圍的障礙缺乏整合,且各大種植園區之間缺少合作經營,進而導致發展不平衡,這是歷史上幾大種植園區逐漸沒落的根本原因。其次,大豁口古鎮、古農具陳列館、山石區等幾大休閑農業旅游資源直屬于不同部門,因此在發展規劃、資源開發、經營策略等方面有著很大的不同,造成多頭領導、各相關部門職責不明確、責任難落實等問題。再次,大澤山鎮在發展休閑農業旅游時,有限的資金支持與政策難以發揮綜合集成效應,阻礙了當地休閑農業游的可持續發展。
2.2 旅游環境破壞問題加劇 近幾年,各地旅游業發展成效顯著的同時,環境破壞問題也迅猛加劇。在大澤山地區,休閑農業旅游環境破壞現象也日益增多,如大澤山鎮居民多以開采山礦石為生,開采后的山地變成一個個巨大的“天坑”,不僅山石資源不可再生,而且極其影響美感,對于來訪游客更是多了一個安全隱患。為促進休閑農業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當地政府修建了水渠供農業灌溉,但上游卻頻頻發生、噴灑農藥的情況,水體污染嚴重。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區每年接待上萬游客,旅游者大多秉持“窮家富路”思想,在旅游地更是花錢大手大腳,考慮到游客旅游體驗,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這種出游時展現的消費觀,卻在慢慢影響到當地青少年的消費意識。極少數來訪游客因來到新環境,擺脫常住地束縛,有些陋習暴露出來而不自知,使得當地青少年加以模仿,影響其健康成長。無論是對自然環境還是人文環境的破壞,環境問題都已經發展成為制約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環境破壞問題亟待解決。
2.3 市場宣傳力度不足 休閑農業游作為近幾年新興的一種旅游模式,相較于傳統的觀光旅游模式,其市場宣傳力度顯得尤為不足,這也成為了其發展緩慢的重要的制約因素。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地并非經濟發達的城市,也并非熱門的旅游勝地,作為一個縣級市的小鄉村,以土生土長的當地農戶為主的旅游地,采取的宣傳方式也是單一的口口相傳,缺少通過互聯網、電視及廣播等媒介進行有效宣傳,相較于網紅打卡旅游勝地,大澤山鎮在吸引游客方面顯然不占優勢。
2.4 經營缺乏專業性指導 大澤山鎮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并沒有按照預期的方向發展,當地休閑農業旅游較周邊鄉鎮發展緩慢。在大澤山休閑農業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路線的規劃過程中,缺少專業有效的指導,沒有立足于長遠目標,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使得休閑農業旅游出現了旅游產品質量不高、旅游項目不符合游客需要且雷同的問題。部分特有的休閑農業旅游項目呈現城市化、商品化現象,為了追求盈利甚至丟失當地特色。例如,每逢農歷七月廿九、九月九才會上演的采摘舞,因游客到來會被隨時搬上舞臺,為迎合游客需求,甚至會刪減演出時間。當地農戶嚴重缺失可持續發展觀念,這種做法正在嚴重威脅傳統特色,制約著該地休閑農業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3 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策略
3.1 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精品旅游線路 大澤山鎮作為農業大鎮,開展休閑農業旅游項目需要走一條能突出自身特色,深度挖掘當地特色文化,與周邊鄉鎮發展模式不同的發展道路,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精品旅游線路,這樣才能保證當地休閑農業旅游得到可持續發展?,F如今,農業旅游不能僅僅停留在“春賞花,秋采摘”的低級層面,而是應該深度挖掘當地具有上千年歷史傳承的農耕文化以及民俗風情,整合當地自然旅游資源與人文旅游資源,開展以農業為主題,將人文情懷、傳統農耕文明與農業旅游項目相結合的休閑農業旅游模式,供游客觀光游覽,增加人們對農業活動的體驗,滿足旅游需求。另外,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精品旅游線,還需要秉持創新理念,使開發的旅游線路能夠與時俱進,迎合游客需求而不失本色,將創意點與農業活動項目相結合。再次,借助當地特有的節事活動——葡萄節,擴大當地休閑農業旅游的影響力,將休閑農業園區串聯成線,打造登山、游水、攀巖等休閑線;制作特色美食家宴、農事采摘、釀造果酒為一體的農業體驗線;觀賞采摘舞、游覽天鵝湖、古農具陳列館、葡萄園、大豁口古鎮等農業觀光線等精品線路。將傳統藝術、現代熱點、創意與節事相結合,形成當地特有的休閑農業區,凸顯特色亮點,打造大澤山鎮休閑農業品牌,促進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3.2 持續加大旅游環境保護力度 大澤山地區休閑農業旅游環境污染狀況較為嚴峻,當地居民開山挖石、種植戶使用農藥后的不負責行為,無不對自然旅游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游客的不良習慣也在慢慢影響著當地青少年的價值觀以及身心發展健康。種種現象表明,當地居民以及旅游開發商的可持續發展觀念較為淡薄,長此以往,當地休閑農業旅游很難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下去。因此,當地相關部門必須重視當地休閑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首要任務便是提高居民保護環境意識加大保護環境的宣傳力度,如組織觀看環境保護宣傳片,發放文明手冊,張貼橫幅或懸掛醒目的標語,讓當地居民意識到破壞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的危害;定期培訓項目負責人,提高各級旅游從業者的素質,邊保護邊開發,保護為主,開發為輔;制定相關法律條款,加大懲治力度,對于違反法律,惡意破壞旅游環境者嚴懲不貸;當地相關部門應該重視起來,嚴厲監督,并帶頭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旅游環境由各種旅游資源組成,只有保護好旅游活動得以開展的三大主體之一——旅游資源,才能確保休閑農業旅游活動得以開展,休閑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才能得以實現。
3.3 開發迎合游客需求的旅游項目 旅游者是開展旅游活動的主體,來訪游客的休閑旅游需求是旅游目的地得以開發旅游項目的重要依據,也是推動旅游目的地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任何一個旅游目的地的生存與發展都離不開前來游玩的游客。確保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得到可持續發展,就要緊密結合現代游客的主流需求,按需供應與創新理念相結合,合理布局開發休閑農業旅游項目,以自然生態景觀和鄉村人文景觀為背景,開發一系列具有生態性、文化性、參與性、體驗性和養生性的休閑服務項目,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來訪。例如:在以登山、攀巖項目為主的休閑園區著重開發年輕人喜愛的項目類型,以冒險、刺激為主題,主題色彩體現年輕化;在天鵝湖、葡萄園觀光區多為老年游客,應為老年人貼心設置圍欄、長椅、醒目的標志牌、花卉等,提高老年人游客的舒適感;而體驗采摘、釀造的體驗區多為孩童以及家長游客,可準備無公害、可食用原材料。在開發休閑農業旅游項目時,迎合游客需求的旅游地更能吸引廣大游客前往,用心可以體現在旅游地的各個細節,能讓游客感受到賓至如歸的舒適感,提高游客旅游體驗,培養忠實游客,方可保證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得到可持續發展。
3.4 優化休閑農業旅游營銷手段的引進與培養 為進一步促進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傳統的“被動迎客”模式已經被時代淘汰,因此要主動將旅游區項目進行營銷推廣,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休閑農業旅游的知名度。這就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優化創新當地休閑農業游的營銷手段。優化營銷手段,首先需要旅游地自身樹立品牌形象,避免同質化,突出自身旅游特色;其次,游客旅游不僅體驗當地活動,更重要的是體驗旅途中的服務、旅游地的風土人情,因此提升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是做好旅游目的地營銷的重要因素;再次,網絡時代使得人人活在網絡世界中,休閑農業游可以借助網絡力量進行營銷,建立完善網絡系統,實現網絡營銷購票等服務;最后,優化當地休閑農業旅游營銷手段,可以采取分區經營模式,如觀光區、體驗區、休閑區等,對旅游區合理規劃、規范經營,保證旅游目的地生存與發展。
3.5 加強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 旅游人才的缺乏是阻礙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注意到人才的培養與定期培訓,才能實現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當地政府在保證休閑農業旅游發展過程中,應立足于長遠發展,將眼光放長遠,有計劃地聘請或培養專業人才,例如:加大旅游教育投入,與當地職業技術學校合作,定期請專家開展專業知識講座、開展短期培訓班,以提升現有旅游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加大福利政策,吸引當地高校畢業生就業,充實當地旅游從業人員隊伍,從而實現大澤山鎮休閑農業旅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4 結語
休閑農業旅游與農村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是當今旅游發展方向之一,已成為農業經濟新的增點,具有強大的發展生機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保障休閑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促進農民就業、農村經濟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隨著休閑農業旅游的日益壯大,競爭也愈發激烈,因此要深入挖掘農村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結合市場需求,合理開發休閑農業旅游線路和旅游項目,帶動鄉村的其他產業發展。政府要正確引導,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持與培訓,加強休閑農業旅游的宣傳力度,加大生態保護力度,促使經濟、生態及文化協調發展,推動農村經濟與休閑農業旅游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陳艷華,陳麗娟.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紅色旅游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21(09):57-59.
[2]金成.以生態健康旅游帶動農村經濟增長的探索[J].環境保護,2021,49(15):53-55.
[3]丁麗英.全域旅游視角下鄉村生態旅游開發探索[J].農業經濟,2021(03):56-57.
[4]徐淑紅.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發展影響實證研究[J].社會科學家,2020(12):54-58.
[5]鄧小海,肖洪磊.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鄉村旅游轉向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38(05):42-49.
作者簡介:路雙萍(1998—),女,山東煙臺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農村發展。? 收稿日期: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