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炳炎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湯城中學物理教師,中學二級教師,多次在縣現場實驗技能、說題比賽獲獎,指導學生參加省、市、縣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實驗技能比賽多次獲獎。
所有發明創造產生的前提是要先提出問題,進行思考。在課程標準不斷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在對初中生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不再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初中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探索,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物理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考驗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很有幫助。因此,在實際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積極主動地與教師進行交流,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主要描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于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以及應該采取的主要措施,促進初中生全面健康的發展與進步。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概念
所謂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就是指在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對物理的學習認知過程中常常會遇到的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產生的困惑的心理,會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對周圍的世界產生的一種質疑,然后開始解決心里的困惑,這是學生不斷進步的動力,有的問題來源于生活,有的問題來源于書本,總而言之,這些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鼓勵學生進行積極地探索。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必要性
在對初中生進行物理的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主要具有以下的意義:第一,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符合實際生活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發現其實知識就是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際,加強初中生對問題的探究能力;第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進步,通過自己提出的一些問題來進行獨立的思考,讓學生對于問題的研究更加透徹,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思維更加的活躍,促進學生更快地進步;第三,如果對學生進行提問意識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具有獨立的知識構架,能夠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準確的分析,將學習的內容轉變為自己可以利用的常識,多與同學一起互動交流,把學生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深化,讓學生真正地學到知識;第四,通過對初中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可以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的動力,自覺主動地去進行學習與探索,把握知識,能夠學以致用,讓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與進步。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主要措施
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問題之中。對于大多數的初中生,內心深處還是對教師有一種恐懼的心理,加上有的教師的講課風格比較古板,學生難免會懼怕教師,有的學生即使內心真的存在一些疑問,也不敢在課堂上提出來,讓教師和同學一起解答。而且有的教師對待學生比較嚴格,認為物理的學習就應該是嚴肅的,即使學生存在一些疑問,也不敢向教師詢問,這就使得基礎本來就比較弱的學生更不敢發言,導致一直跟不上教師的節奏;還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對于那些表現欠佳的學生并沒有太大的尊重,沒有及時鼓勵他們認真進取,一些高難度的問題嚴重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不到和諧有趣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沒有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問題之中。
例如,在對初中生進行關于“摩擦力”的教學時,讓學生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定要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問題之中,不能太過于沉悶,使得學生都不敢進行提問,首先,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比如,物體本身的重力是否會影響摩擦力的大小,這樣的問題可以結合拔河比賽的例子,讓學生互相討論,互相分享自己的觀點,然后一起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進行驗證,在學生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在他們疑惑的時候,教師要積極耐心地來進行解疑答惑,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開拓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保護初中生的好奇心,培養其探索能力。初中生還是對很多的事情都充滿了好奇的,在他們的眼中,對世界充滿了向往,這是產生問題的根本來源,人人都會有好奇心,但是很多人在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閱歷的增加之后,對很多事情變得不再那么的好奇,因此,保護好初中生的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物理的很多知識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中聯系生活,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讓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做到不退縮,能夠積極勇敢地去面對、去提問,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取得更大的進步。
例如,教師在進行完書本知識的講解之后,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在課后解答,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培養初中生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地去探索研究生活之中的物理知識,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電流的磁場”的學習中,這一部分的知識是比較難以理解的,不能靠死記硬背來進行學習,這就要求學生能夠自己琢磨,在教師講解完成后,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可以告訴學生如果給學生一節干電池,一個開關,兩個燈泡,以及足夠的導線,學生是否能夠做到讓燈泡發光,通過學生自己的研究,可以為初中生以后的物理學習打下基礎,開拓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機會,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教師要明白,如果教師直接把所有的知識都不停地輸入給學生,肯定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影響學生的發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多給學生留一些時間進行思考與討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不要一味地進行說教,還要讓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于學生的問題及時進行鼓勵,讓學生真正的敢于質疑,敢于發現問題,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促進初中生的物理學習取得更好的進步。
例如,在對氣候與生活這一方面的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找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比如,雨、雪、霧等都是怎么來的,可以在講解的過程中多給學生一些回答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問題,感受生活的變化,對于學生的一些問題,教師也及時回復,總之,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機會,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更快更好的學好物理知識。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生而言,物理的學習還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教師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促進初中生學好物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一項非常好的措施,對于玩心較大、好奇心不斷的初中生,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首先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問題之中,還要保護初中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教師還要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機會,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會使初中生熱愛物理的學習,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專家點評
物理學科兼具培養學生理論學習能力與實踐應用能力的功能,在物理學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有效遷移至其他學科的學習。本文作者從物理課堂的角度出發,不僅分析了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策略,同時也引導教師思考如何維護學生提問的好奇心與積極性,這樣的方式有效改變了傳統課堂單向傳遞的模式,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