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燕
摘要:書面交流有許多口頭交流無法替代的長處,采用書面形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一種重要方式。
學生在書面交流的字里行間,往往會直接或間接地流露出自己的思想觀點和傾向性。班主任通過書面的閱讀與反饋,可實現師生的雙向溝通交流,更加全面地了解班級和學生個人的情況,發現找出學生的思想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樣,采取有針對性的德育措施,提高德育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書面交流 溝通 有效性
學生都有表現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特征,但有一些學生由于膽怯或內心世界閉鎖,往往不愿意主動把心里話說出來。即使老師主動找學生談,學生也不愿意說。因此,找學生面對面談心往往不能了解學生的真實心理,班主任盡管天天生活在學生中間,卻常常只能看到學生生活中的表面現象,而無法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對他們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可以運用書面交流來開展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書面交流有許多口頭交流無法替代的長處。它可以避免有時當面難以對答的尷尬,特別是一些需要“冷處理”的事件;可以發揮文字更耐回味的特點。。
工作中我運用的書面交流方式有以下三種:
一、周記
要求學生寫周記不僅是一種習作練筆,也是我了解學生思想情況的好形式。因為寫周記,形式自由,長短不拘,它既可談學校動態、班級狀況,也可寫個人的喜怒哀樂。可以利用周記了解更多的班級及學生個人情況,根據所了解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幫助,從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自任中高年級班主任以來,我一直堅持引導學生寫周記,敢于寫出自己的感受和見解。我作出解決問題式的答復,啟迪學生自我教育;對學生正確的見解,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對學生錯誤的認識,盡可能用討論的語氣加以評注和點撥。
班里有個男生叫何嘉樂,從小是由奶奶帶大的,9歲才回到父母身邊,父母叫他學習時,他總是嫌煩,多次與父母發生爭執。由于與父母有隔閡,在他孤寂的內心深處其實是非常地渴望被人理解,想與人傾訴的。周記也成了他最知心的朋友,在周記里,我讀到了他內心的苦悶,讀到了他渴望理解的心靈呼喚。因此,我在評語中,盡量以朋友般的言語鼓勵他,主動和他談心,約其父母來校溝通面談,希望他能盡快從灰色的陰影中走出。
漸漸地,我發現何嘉樂變化了,他越來越開朗,在家中也愿意與父母主動交流。可以說,正是有了周記,讓我的“談心”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周記的私密性給了他們安全感,可以比較坦然地向班主任透露更多的班級情況,幫助班主任更好的進行班級管理。周記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學生的感情既豐富也很脆弱,老師通過周記可以及時察覺他們心理上的困惑,從而幫助他們及時解決,使班主任能及時了解班里各方面的情況,并針對問題開展有效的德育工作。
二、問卷
采用問卷的形式,更能深入反映出學生的情況。問卷調查可以有效地、大面積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對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或者不好當面說的問題,能比較真實地獲得反饋信息。問卷既可讓學生回答有關問題,又可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希望,用它來縮小師生間的距離,增進教學雙方的配合。
每當我接到一個新班的時候,通常在初步熟悉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便運用問卷的形式來要求學生回答有關的問題。例如:“你希望我班成為一個怎樣的班集體?”“你心目中的班主任是怎樣的?”“你愿意為我班擔任什么工作?”通過問卷,學生坦誠地提出自己的要求,他們大多數都希望自己班成為一個“團結、好學、求實、守紀”的班集體。
在班工作方面,學生也提出了很多誠懇、寶貴的希望和要求。對班干部的工作安排,我也根據問卷中各自的意愿和綜合平衡而定。在教育方面,通過問卷的形式,如“對老師的一點建議及意見”,讓學生充分利用書面陳述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例:有一個學生李春燕在周記中談到:我喜歡和藹可親,笑容滿面的老師,而有些老師上課板著臉、語氣不溫和、成天兇巴巴,我討厭上他們的課。我看后,馬上給全班發下問卷《你心中的老師是怎樣的》問卷,學生們很感興趣,都在選擇題上打鉤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并在問答題里寫上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我也與科任老師及時溝通,并用書面語言回復班上學生的問題,也正確引導李春燕,讓李春燕走出困惑,重新點燃愛老師、愛學習的熱情。
問卷不僅能增加師生雙方的親切感和信任感,還能激勵學生在新的環境里邁好第一步,為取得更大的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贈言
贈言——荀子說過:“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學生對教師的贈言總是比較重視的,如果教師是學生所信任和尊重的,那更是言聽計從了。所以我除了采用問卷和周記外,還有針對性地送給學生一些贈言,勉勵他們糾正錯誤,鼓勵他們不斷進步。
贈言一般要求語言精辟,富有哲理。我給學生的贈言,主要選擇在學生離校之際,或個別學生的思想轉折有新的起點之時。例如:在六年級學生畢業時,我在他們的畢業贈言簿上寫上了----“通向成功的道路,并不鋪滿鮮花,只有珍惜分寸光陰,才是唯一的鑰匙”等,以此勉勵他們要繼續努力學習,珍惜時光,不斷進取。
又如,高惠林同學憑借“小聰明”,對學習不用功,得過且過,在周記的評注上,我贈他一句“事業成功的要素,不是聰明一時,而是勤奮一生!”一針見血地指出成功的關鍵不是靠“小聰明”,而是勤奮,勸其要提高學習成績,得從勤奮開始。
對班內個別學習不求進取,思想不求進步的學生,我便給他們贈言:“一個人要成為好人的愿望,實質上是從自尊心開始的。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的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人一旦失去自尊,教育就將失去支配力。”通過這些贈言,讓他們明白道理,再加以教育配合,他們進步很快。
贈言,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班主任如涓涓細流般的德育洗禮,擁有更加健康平和的心態去對待學習和生活。
總之,書面交流是做好班主任工作,尤其是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而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方式也倍受學生的歡迎,它讓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