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兆軍
摘要:園林綠化工程作為改善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礎性城市建設工程,要積極探究市政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優化措施,在不斷更新建設管理手段背景下提高綠化工程施工質量。主要分析了市政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歸納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施工管理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管理;工程質量
引言:當今社會,風景園林工程建設事業突飛猛進,對相應的施工管理策略與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形勢下,技術人員有必要立足風景園林工程施工實際,充分有效整合施工資源要素,靈活運用多樣化施工策略,全面提升風景園林工程施工成效。本文就此展開探討。
1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管理混亂,施工無計劃
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工作的開展有著相對明確的標準與規范,而大多數施工單位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有著不恰當的定位,將施工簡單定義為植被的種植,而忽視了施工過程中對于綠化施工的要求,忽視了項目整體的美觀性和藝術性,不尊重植被的生長變化規律。在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對工作性質定位不準確,施工的開展僅僅以完成任務目標為標準,在執行各種施工方案時,未按照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操作,直接導致施工質量下降的問題。施工工作的開展有著明確的管理要求,包括制度建設、執行力度的要求,在相對混亂的管理背景下,不僅暴露了施工單位管理制度落后的問題,也暴露了施工單位各項制度無法有效執行的管理困境。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僅依照其個人的主觀經驗,隨意盲目地進行綠化施工,在植被種植工作中不考慮施工要求而采用不恰當的施工方案都導致了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不符合要求的情況。
1.2園林綠化缺乏科學規劃設計
當前,城市園林綠化重視力度加大,很多城市著手園林綠化工作,但實際規劃設計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園林綠化設計科學性、前瞻性不足,將其作為政績任務實行,未看到園林綠化建設長遠價值,在規劃設計上照搬其他城市經驗。常見問題就是常綠樹、落葉樹比例不當,以及后期不重視管理導致養護缺失,園林綠化逐漸荒蕪,無法持續美化環境。以及綠化管理未與城鎮環境整治工作結合開展,雖然園林綠化充滿生機,但周圍雜物亂堆,嚴重降低城市環境風貌[1]。
1.3在打造園林過程中脫離當地實際
由于氣候、時間等影響,植物的種植、建筑建設存在一定的難度,施工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植物種植隨機選擇種植時間,違背了植物本身的生長規律,有的由于技術、操作等原因無法保證存活率,導致園林綠化“曇花一現”,耗費人力、物力;有的建筑忽視當地氣候特點,沒有實現園林的實用價值;有的在選材、設計等方面不到位,導致園林美觀性欠缺、文化符號特質不明顯,沒有實現園林的人文價值。
1.4對現代信息化施工管理方法運用不當
現代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風景園林施工管理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技術手段,使得傳統技術環境下難以完成的風景園林施工管理任務更具實現價值。實踐表明,部分風景園林施工單位管理理念落后,未能引進現代先進信息化技術,無法對風景園林施工的預期效果進行仿真模擬,難以構造形象化與立體化的施工管理技術體系,更難以在后期養護管理中形成具有針對性的方法模型,致使風景園林施工管理各項要素統籌布局不甚科學。此外,風景園林施工未能結合本地環境特征,未能充分彰顯本地人文文化,缺乏特色[2]。
2優化策略
2.1優化施工單位內部管理
為保障園林綠化工程建設質量,要通過改進內部管理的方式,從管理實踐背景出發,調整管理方式,在提高施工規范性、合理性的同時,保障各項施工能按照相關的標準與要求進行有效地組織。1)在當前的綠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其內部管理的改進要從落實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審批制度入手。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對整個園林工程的施工建設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為確保施工單位能按照相關規定和規范進行施工作業,要通過施工審批制度對施工單位的施工方案、施工效果進行把控,確保市政園林綠化工程在建設管理環節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施工,從而保障園林綠化工程總體布局的合理性。2)內部管理的優化要從理念的更新入手,通過精細化管理與綠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結合,立足綠化工程施工現狀,在完善管理、優化管理方案的過程中,根據現場情況及時地調整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內容。在發現管理問題的基礎上及時調整管理方案,在日常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加強綠化施工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其質量安全意識[3]。
2.2科學種植苗木
在綠化施工前,需清理施工現場石塊、雜草和垃圾等。按照圖紙要求設置土壤高度,高度不足需回土填平。草坪坡度需保證美觀性,以及利于灌排水。之后依據設計定位苗木種植,根據樹坨大小挖坑,一般其深度為大于樹坨直徑20厘米以上,如果其中存在較多垃圾需換土處理。栽種植株需嚴格選擇,考慮其樹形、規格和病蟲害情況等進行,需滿足設計要求。取苗不可傷害根系,起坨后用草繩打包、修枝整理。按照設計圖紙栽種鋪地植物和灌木,按照三埋二踩一提苗順序埋土,樹盤深度在15~20厘米,樹盤需保證平整光滑。做好植物支撐后,及時澆足量的水。根據植物生長規律選擇栽種時間,保證其成活率。比如常青樹適宜在2~5月、10月下旬至11月種植。植物配置需考慮到園林意境、色彩搭配等,注意不同季節植物造景效果。通過樹叢、花壇和樹木等組合成群落景觀,以時空表現、空間分割、景物襯托方式達到藝術創造效果,從而構建兼具觀賞性、生態性的園林綠地。
2.3加強施工隊伍建設
隊伍的專業能力是施工的重要保證。應完善培訓制度,確保每位施工人員掌握其崗位的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進而提升隊伍整體的專業化程度。對于施工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環節,如測量、劃線、儀器使用等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把關。對于植物的種植,從土壤改良、取水灌溉到施肥養護也應當加強專業指導。同時,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獎懲制度、工作質量要求、施工重要事件處置規范等,構建制度框架,以提高隊伍的管理水平。
2.4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豐富施工管理手段
搭建基于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的風景園林施工管理平臺,風景園林各項施工要素作為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對象,構造層次性、立體性與規范性的可視化施工管理系統,將風景園林苗木配置、綠化效果分析等進行仿真模擬,充分確保園林施工技術要求規范落實到位。通過可視化的信息技術,將復雜抽象的風景園林施工管理與養護過程清晰直觀地展現出來,構造特定的風景園林施工管理模型,實現對施工管理的目標化操作。突出集約化與精細化風景園林施工管理手段的適用性,加強植物配置技術的管理,在人員管理、苗木管理、設備管理等方面進行集中整合,觀看施工模擬視頻,確保最終施工管理的整體效益[4]。
3結束語
市政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開展,要從施工現場出發,明確園林綠化工程在施工建設環節涉及的多種影響因素,分析當前園林綠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不斷優化管理方案、更新管理理念、改善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既確保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提高,同時保障園林綠化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賈利宗.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要素分析及優化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9,37(14):210.
[2]付馬.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要素及優化措施[J].現代園藝,2019(14):185.
[3]龐琪,吳泓潔,滕月舉,等.芻議新形勢下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途徑[J].南方農業,2021(12):66-67.
[4]羅玉蓉.園林企業以高品質園林施工養護贏得市場競爭的路徑分析[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