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產業在線 王娟
中國冰箱行業在整個家電行業中屬于相對成熟的市場,近十年以來,中國冰箱行業市場規模多在7500萬上下小幅震蕩,近三年受全球疫情影響波動較大,其中2020年全球需求劇增供應受阻,中國冰箱生產恢復較好銷售增幅最大,2021年,面對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芯片短缺、航運價格暴增、需求逐漸疲軟等不利因素,中國冰箱行業全年走勢前高后低,但總體來說仍繼續保持增長。產業在線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冰箱行業年度銷售總量為8643.3萬臺,同比漲幅2.3%,為近十年來的峰值。
到了2022年,從2021年傳導下來的壓力仍在繼續,同時全球通脹加劇需求走低,再加上之前的高基數,中國冰箱行業出現了明顯的下行趨勢,產業在線統計行業1~4月銷售2604.2萬臺,同比下降7.5%。銷售大幅下降受內外銷雙重下滑影響,其中內銷1306.3萬臺,同比下降6.1%,出口1297.9萬臺,同比下降8.8%。
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受益于海外的需求穩步增長,出口一直是拉動冰箱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對外依存度從2018年的43%一直上升到2021年的51%,提高了8個百分點。2022年這一趨勢發生了改變,出口萎縮,對外依存度也止升略降,目前內外銷份額基本持平。
得益于中國完善的制造業體系、強大的產能儲備以及物美價廉的產品,冰箱出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長。2021年冰箱出口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基本集中在上半年,主要原因還是財政補貼、居家辦公政策的延續以及房地產市場的繼續向好,讓歐美部分國家消費者對冰箱產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但下半年開始隨著多國補貼政策停止、通脹加劇、需求結構轉換、海外工廠生產恢復情況良好等因素影響,同時中國出口成本及運輸成本不斷上升,導致中國冰箱出口壓力增大,6月以后一直呈下降趨勢,這一情況甚至延續到了2022年。上一年度的不利影響因素猶存,而前期需求透支疊加通脹,歐洲需求進一步回落,俄烏危機則加劇了這一情況,冰箱出口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相對于出口市場的劇烈變化,國內市場此前相對穩定,基本維持在4300萬左右。2020與2021年間略有下滑但是變化不大,一方面是這兩年國內疫情控制相對較好,居家囤積食物的意愿不強,另外中國居民冰箱冷柜的百戶擁有量已經破百,市場主要以更新換代為主。
2022年受宏觀影響,與前兩年相比變化較大,其中年初內需出貨差強人意,但終端銷售情況偏弱,3月以來國內疫情從點狀散發變為多點爆發并伴隨局部大爆發,防控局勢嚴峻,加之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而2021年同期基數較高,冰箱內需走弱。盡管“兩會”上提出了繼續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后,鄭州、陜西、廣西等地積極響應,在3月份推出了家電補貼和電子消費券等措施,但具體到冰箱單產品的消費拉動力不強,另外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物流配送,從4、5、6月份的內銷出貨以及新增訂單來看,由于消費者在囤貨時更多選擇價格相對較低占空間相對較小的家用冷柜作為補充,冰箱內銷形勢依舊嚴峻。




2022年迄今銷售量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但平均單價目前來看依舊保持上漲趨勢,主要原因還是大宗原材料價格高位波動態勢,疊加海運價格維持較高水平、同時產品結構方面也在繼續調整。與此同時,企業承壓也不斷加大,各方面的壓力都不斷壓縮著企業的利潤,企業需要在壓力中尋求生存乃至突破。
2022年,根據IMF6月最新報告顯示,預計全球增長將從2021年的5.7%下降到2022年的2.9%,遠低于2022年1月預期的4.1%。由于俄烏沖突會繼續擾亂經濟活動、投資和貿易,而此前被壓抑需求的釋放逐漸完成,加之各國收回財政和貨幣寬松政策,經濟疲軟以及消費下行難以避免。此外再加上前期透支帶來的需求疲軟以及終端價格走高,海外特別是歐洲,冰箱需求繼續回落,另外,海運價格短時間內仍居高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出口份額和利潤,因此產業在線預計2022年出口規模將下滑9%左右,但總量仍將高于2019年。
2022年國內市場方面,近期國內多地疫情散發,對消費市場屢次造成短期沖擊,疊加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的沖擊相對較大,應對風險能力較弱的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受到影響,消費信心和預期未能得到很好地修復,儲蓄傾向與避險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強化,并對消費持謹慎態度,這便導致整個消費端復蘇進程相對較慢,預計2022年國內市場將下降6%左右,未來行業面臨消費降級和消費升級繼續并行,差異化需求繼續提升,產品結構繼續調整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