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寶蘭
關鍵詞:害怕;繪畫療法;意象對話;小學低年級;情緒輔導課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2)21-0028-03
【活動理念】
“害怕”是一種常見的消極情緒,小學低年級學生尚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有時候分不清現實和想象。很多學生反映自己怕黑、怕鬼、怕妖怪,怕老師責怪、怕家長罵。他們有很多的“害怕”,不喜歡“害怕”這種情緒,不知道怎么面對。有些學生選擇自己默默承受,有些學生選擇消極抵抗,有些學生選擇自我放棄……這些應對方式均不有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低年級小學生很難用語言描述清楚內心的感受和想法,教師可以借助繪畫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客觀地認識“害怕”,了解到“害怕”是大家都會有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并通過繪畫療法讓學生充分表達“害怕”,調動想象力去戰勝“害怕”。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到“害怕”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懂得“害怕”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去面對和戰勝的。
情感目標:充分表達“害怕”,樹立戰勝“害怕”的信心。
技能目標:學習戰勝“害怕”的方法,增強自身管理負面情緒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害怕”,樹立戰勝“害怕”的信心。
活動難點: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心理課上所學方法戰勝“害怕”。
【活動準備】
畫筆,A4紙,PPT。
【活動對象】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
40分鐘
【活動過程】
一、團體暖身階段:引出“害怕”
師:同學們好,在正式上課前,我們先來玩一個小游戲。待會兒我會向大家展示一些圖片,看看同學們能不能猜出“它”是哪種情緒。請看圖片。
學生答案匯總:高興,難過,委屈,生氣,驚嚇,害怕。
師:大家猜得很準確。老師今天要帶領大家來重點認識其中一種情緒,它就是“害怕”。你會經常害怕嗎?你會害怕什么?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表情圖片猜謎活動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出課題。
二、團體轉換階段:認識“害怕”
教師播放繪本故事《我要來抓你啦》。
師:同學們可以一邊欣賞這個故事的畫面,一邊聽老師給大家講這個故事。
在另一個星系,很遠很遠的地方,一艘太空船飛快地沖向一個平靜的星球。太空船一降落,就從船里跳出一個惡心的怪獸。怪獸大叫:“我要來抓你啦!”怪獸打破所有的雕像,還把書丟得滿天飛。它把堅硬的山峰“咔滋咔滋”地吃掉,然后吸干海水,吞下所有的果凍魚。怪獸大口大口地吃掉了整個星球,除了中間的球心,那兒吃起來太燙;還有星球的兩端,那兒吃起來太冰。怪獸怎么吃都吃不飽,它坐著太空船到處飛,一路上吃掉了一大堆小星球。忽然,怪獸看到一個藍藍的星球,就是地球。怪獸還從雷達上發現了阿湯,他大叫:“我要來抓你啦!”
怪獸來了!太空船越來越接近地球。怪獸在城里繞了一圈,找到了阿湯的家。阿湯嚇得躲到樓梯上,他仔細檢查了每一個角落,看看有沒有怪獸。怪獸此時躲在一塊大石頭后面等著天早點兒亮,它壓低嗓門得意地笑著:“我要來抓你啦!嘿嘿嘿……”天亮了,阿湯已經把怪獸的事忘了,他正要快快樂樂地上學去,正在這時候,傳來一陣可怕的吼聲,怪獸“嗷”的一嗓子,朝阿湯猛撲上去!然而……
師:“然而”后面會發生什么呢?
生1:那個怪物那么小,阿湯一點兒都不害怕。
生2:好搞笑,原來那個怪獸是個小蟲子啊!
師:對啊!故事開始時那么厲害的怪獸,在故事結尾的時候,我們發現它那么小,好搞笑啊!原來讓我們害怕的東西,有時候一點兒也不可怕,甚至還有點兒可愛或搞笑呢。同學們知道“害怕”是什么嗎?“害怕”就是當我們遇到危險、困難時畏懼或發慌的感受。哪位同學能分享一下自己害怕時的感受?
生3:我很怕黑,我會全身縮起來,一動也不敢動。
生4:我很害怕打針,感覺好恐怖啊,我連醫院都不想進。
師:與“害怕”相伴隨的情緒常常有緊張、擔心、不安、心慌、恐懼、著急等。一般來講,大家都不喜歡“害怕”這種感受,也不希望自己經常有“害怕”的感受,覺得它不好。哪位同學愿意分享一下什么讓你害怕嗎?
生5:我怕黑、怕鬼、怕怪物、怕打針。
生6:我怕爸媽打我、老師罵我。
師:謝謝剛才分享的小朋友們,你們當眾講出心中的害怕,是非常勇敢的表現。下面,老師來總結一下大家可能害怕的東西。
“害怕”的對象:蛇,蜘蛛,小蟲子,老師,醫生,父母,欺負人的同學,陌生人,等等。
“害怕”的現象:打雷,暴雨,地震,火災,洪水,吵架,打架,坐飛機,等等。
“害怕”的感受:痛,孤單,被冤枉,被欺負,等等。
“害怕”的未知:死,鬼,怪物,黑,等等。
師:當你害怕的時候,你會做什么?
生7:我會去找爸爸媽媽,讓他們抱抱我。
生8:我會緊緊抓著被子,把自己藏起來,怪物就進不來了。
生9:我會告訴自己要勇敢,我是堅強的男子漢,這樣一想我就不怕了。
師:剛才幾個小朋友分享的辦法都很棒。下面老師也同大家分享一些辦法,當我們害怕的時候,可以這樣做:
A. 將自己的“害怕”說給信任的大人聽,尋求安慰和幫助;
B. 可以把“害怕”畫下來,撕掉它,或者扔掉它;
C. 保護自己,盡量不聽/看讓自己害怕的東西,例如,不聽恐怖故事,不看讓自己感到害怕(血腥,暴力,沖擊太大)的畫面等;
D. 勇敢面對,相信自己可以戰勝它;
E. 用幽默化解它,就像這個故事一樣。
師:接下來,老師將帶著大家一起畫出我們的“害怕”,教大家怎樣去戰勝它。
設計意圖:通過繪本故事讓學生體驗“害怕”的感覺;通過提問、分享,讓學生充分認識“害怕”,知道我們可能會害怕很多東西,我們并不孤單,因為大家都會害怕。
三、團體工作階段:戰勝“害怕”
(一)畫出“害怕”
師:請每個同學領一張白紙,拿到白紙后,同學們先想一想自己害怕什么,“害怕”的感覺是什么,嘗試把它畫下來。可以把它畫成一個動物、植物、形狀或者其他,只要能充分表達你心中的“害怕”,畫什么都可以。
(二)升級打怪
師:畫完之后,請同學們給畫添加一些元素,開啟我們用繪畫戰勝“害怕”的旅途。
(1)加一點“幽默”,例如,給畫上的小怪物加一個奇怪的泡泡,讓它出不來;給它畫一個方框,代表它只是一張畫;畫一陣風,把它吹跑了;加一些愛的魔法,讓它變小;加一個房子,把它關起來;給它畫幾點眼淚,讓它看上去很可憐、很孤單……
(2)加一點“勇敢”,例如,在害怕的小怪物旁邊加上一個高大強壯的自己。
(3)加一點“保護”,例如,在畫紙上加上爸爸媽媽、老師、同學,或者陽光、城墻等。
(4)加一點“時間”,例如,三年后再看這幅畫,就不會覺得害怕了。
學生活動。
師:現在大家感覺怎么樣?
生10:我不害怕了,因為我的“害怕”變成了一個泡泡,一吹就破。
生11:有爸爸媽媽陪著我,我再也不害怕了。
設計意圖:借由繪畫,讓學生充分描繪出心里的“害怕”。當這些“害怕”被藝術化地呈現出來時,療愈就已經開始了。接下來,通過“升級打怪”,引導學生在繪畫里加入不同的元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力量和資源去戰勝“害怕”,樹立信心。
四、團體結束階段:升華“害怕”
師:通過這節課,我們懂得了“害怕”是一種很普遍的情緒反應,我們可能會怕很多東西,但是我們也有很多辦法去戰勝它。這樣一來,“害怕”就不像之前那樣讓我們害怕了,我們甚至還覺得它有點兒可愛,對吧?其實,“害怕”帶給我們的不只是負面的東西,它還有益處。因為“害怕”,我們會更注意保護自己,例如,因為“害怕”,我們會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綠燈;因為“害怕”,我們選擇讓自己變得更強大。這節課過后,希望大家都可以更好地認識“害怕”,接納“害怕”,戰勝“害怕”,甚至借助它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設計意圖:總結回顧,升華主題。讓學生懂得害怕也有益處,從而科學認識“害怕”、接納“害怕”、戰勝“害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緊扣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團體暖身階段,用生動形象的表情圖片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團體轉換階段,通過繪本帶領學生切身體驗“害怕”的感受;通過提問,讓學生分享自己“害怕”的感受、“害怕”的對象,讓學生知道“害怕”是人類的共性,減輕之前因為“害怕”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在團體工作階段,教師運用心理繪畫技術,引導學生通過繪畫充分表達出自己的“害怕”,把這種感覺具體化;之后,教師帶著學生“升級打怪”,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用意象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戰勝自己的“害怕”。在團體結束階段,教師總結回顧,讓學生對于“害怕”的認識又提升了一個層次。整個活動邏輯清晰、層層遞進,學生的參與度高,總體效果較好。
不足之處:對于學生“怕老師”“怕爸爸媽媽”“怕陌生人”的這些“害怕”,沒有進行更深入的探索,也沒有給出具體的應對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文姣. 心理投射技術在學校心理咨詢中的實踐與應用[J]. 心理技術與應用,2015,3(1):50-55.
[2]趙香華. 繪畫治療,解讀心靈的“鎖鑰”[J]. 心理技術與應用,2014,2(1):53-56.
[3]王哲婷. 繪畫心理投射技術在中學心理課中的應用研究[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20):23-25.
編輯/于 洪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