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韓宇 付山
摘要:人才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本研究闡述了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分析了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就促進現階段中國鄉村人才振興發展路徑進行研究,提出了對策建議,以期更進一步推動“人”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強勁效應。本研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并以1991—2018年全國數據為研究對象,采用定性研究與定量測算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人力資本投入和固定資產投資對農業生產總值的影響。以實證分析為主,邏輯演繹推理為輔。經測算,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產出彈數為0.216、第一產業人力資本投資的產出彈數為0.272,表明人力資本投入的貢獻率要高于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率。人力資本投資相較于固定資產投資對農業生產總值影響更大,要重視人才的培養,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人力資本;農業發展影響;生產函數;回歸分析;相關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F3文獻標志碼:A論文編號:casb2021-0138
The Impact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TIAN Tian1, HAN Yu2, FU Shan3
(1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100125, China; 2China Foreign Economy and Trade Trust Co., Ltd., Beijing 100031, China; 3Infrastructure Conditions Sect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100125, China)
Abstract: Talent is the key element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study expounded the impact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agricultural talent development mechanism at present, studied the path of 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alents in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with a view to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rural talent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study adopted the Cobb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took the national data from 1991 to 2018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mbined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fixed asset investment on the total agricultural output. The study was mainly a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logical deduction reasoning was taken as the supplement.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output of fixed asset investment in the primary industry is 0.216 and that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primary industry is 0.272, indicating that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fixed asset investment. Compared with fixed asset investment,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total agricultural output, so we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human capit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mpact; production func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0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國家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1-2]。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進步與創新,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關鍵在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人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加快鄉村人才振興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國內眾多學者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分析農業從業人員對某省經濟的影響,研究發現農業從業人數與農業生產總值是成正比的,但針對人力資本投資角度對全國農業發展的影響的研究較少[3-5]。本研究從全國農業教育總經費的角度衡量人力資本投資,計算出現階段人力資本投資的貢獻率對農業生產總值的影響大于農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率。通過定性與定量分析,進一步論證了人才振興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要在引、留、育、用上下功夫,更好助推鄉村人才振興發展。
1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業發展影響的定性分析
1.1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鄉村振興,積極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規劃與發展。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五大振興”,即“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路徑;強調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打造一支強大的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2]。
1.2研究意義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然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對人才的需求更為廣泛[6]。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干事業創偉業,關鍵在選干部用人才。把握新階段、構建新格局,迫切需要做好人才這篇文章。
人力資本是鄉村振興的有力保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是創新驅動的基石,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利抓手[7]。為適應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必須建立一支政治過硬、規模宏大、業務精通、結構合理的鄉村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
人力資本是鄉村振興發展的內生動力。中國有近65%的人口生活在農村,不同于國外的鄉村,中國鄉村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醫療教育、市場開發、經營管理等方面與城市存在較大的差距。通過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提升農業人才隊伍素質,能有效提升鄉村振興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歷史證明,人才是一個國家競爭的軟實力,鄉村要振興,人才必振興,鄉村人才振興能有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8]。
人力資本是實現鄉村經濟穩步增長的關鍵。改革開放40多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態勢喜人,這與勞動力人口規模大、勞動力素質高密不可分。雖然國家相繼放開了“二孩”、“三孩”政策,但我們要清醒的看到中國勞動力人口規模增長趨緩,如何為未來經濟增長注入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本,成為亟待破解的重要難題。加大對勞動力在教育經費和技術訓練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是實現鄉村經濟穩步增長的關鍵[9]。
1.3現狀分析
1.3.1國內現狀分析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看,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的133972萬人相比,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下降0.04個百分點。從數據上分析,中國人口10年來保持低速增長態勢,尤其是15~59歲的勞動力人口下降了6.79%,未來靠“人海戰術”的人口紅利可能難以為繼[10]。要通過人力資本投資來提升人口素質,使勞動力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途經就是要提升勞動力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特別是顯著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數據顯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2020年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從8.93%上升為15.47%,提高了6.54個百分點;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增加到9.91年。雖然中國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和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提高人口素質任重而道遠。
此外,中國農業勞動力比重與世界農業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偏高。近年來,中國通過農業機械化、農業信息化等手段不斷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農業就業人員數量及比重不斷下降,但與農業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農業普查數據顯示,中國農業從業人員規模從2006年的3.42億下降到2016年的3.14億,農業從業人員比重從2000年的43.8%下降到2019年的25.4%,下降了18.4%,但仍然是美國的19倍,日本的7.4倍,以色列的27.6倍。中國是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農業勞動力比重下降是中國邁向農業強國的必由之路[11]。
1.3.2國際現狀分析美國是農業現代化高度發達的國家之一,擁有較為成熟的農業人才培養體系。早在1862年,就頒布了發展農藝和機械工藝技術教育的《莫雷爾法》等法律法規,為農村人才培養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擁有教育、科研、推廣“三位一體”完善的農村人才培養體系,開展了包括初、中、高級等多種人才培訓課程。
德國同樣十分重視對農村人才的教育與培養,建立了農業實踐和農業理論培訓同時開展的“雙元制”培訓體制。在德國成為一名農民的前提條件是先完成基礎教育階段學習,進入企業或農場進行實踐學習;此外,還需要到農業院校進行理論學習且通過職業資格考試后,才成為一名普通的初級農民。這樣嚴格的人才等級認定制度提高了德國農民的準入門檻,進而提高了農業人才整體素質。
日本政府高度重視農業人才培養,將人才培養作為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制定《農業改良資金援助法》《職業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對農村人才培養的目標、方式、時間、內容、資金支持等都做了明確詳細的規定,為農村人才培養提供制度保障[12]。
韓國高度重視農村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與美國類似,建立農業專業化教育、農業科研以及農業技術推廣產學研一體的培養體系。扎實深入的農業科研水平促進農業教育事業,豐富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高水平人才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實踐。
2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業發展影響的定量分析
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主要用于測定生產過程中資本投入量和勞動投入量對產出量的影響;人力資本投資是指一個國家為了經濟發展,在教育經費和技術訓練等方面所進行的投資[13]??紤]到數據的可得性,本研究選取農業從業人員的教育經費作為人力資本投資數據,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作為農業固定資產投資數據,第一產業國內生產總值作為農業生產總值數據,進而衡量農業發展水平[14-15]。
2.1模型分析
為研究人力資本投資水平對第一產業增加值的貢獻,本研究選取了修訂的柯布—道格拉斯模型??虏肌栏窭股a函數是當代西方經濟學中應用最廣泛的生產函數,該理論認為在技術不變的情況下產出和資本、勞動力的投入可以用(1)式表示。


其中當年全國教育總經費選取《中國統計年鑒》(2019)中“教育經費情況”、當年全國年末總人口選取《中國統計年鑒》(2019)中“人口數及構成”的“總人口(年末)”、從業人員數選取《中國統計年鑒》(2019)中“按三次產業分就業人員數(年底數)”的“第一產業就業人數”。根據上述公式可得出第一產業人力資本投資L。進而對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等式兩邊取對數得到回歸模型見式(3)。


2.2模型回歸
2.2.1回歸計算本研究以1991—2018年全國數據為研究對象,選取數據如下。
第一產業增加值Y:選取《中國統計年鑒》(1991—2018)中“國內生產總值”的“第一產業增加值”,單位:億元。
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K:選取《中國統計年鑒》(1991—2018)中“三次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單位:億元。
第一產業人力資本投資L,取式(3)計算的結果。
根據回歸模型(3),運用SPSS 21.0對因變量LnY和自變量LnK、LnL進行回歸分析,得到輸出結果如下見表1~4。
2.2.2數據檢驗
(1)顯著性檢驗:表1和表2顯示,R2=0.977,F= 538.162,F統計量對應的P=0,小于0.05,按照定義,表明方程的整體顯著性成立。
(2)殘差分析:表3顯示,殘差均值為0,標準殘差均值為0,這說明殘差的分布滿足均值為0的假設。

(3)回歸系數檢驗:表4中,常數、LnK、LnL的t值分別為2.265、3.340、2.070,表明在0.000的水平上常數、LnK、LnL顯著。
2.2.3回歸結果綜合以上輸出及檢驗結果,可以得到模型(4)。


2.3結果分析
根據模型,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產出彈數為0.216、第一產業人力資本投資的產出彈數為0.272,表明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每提高1%,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0.216%;第一產業人力資本投資每提高1%,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0.272%;從中可以看出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業生產總值的影響高于固定資產投資,由此得出結論,人力資本投資對農業發展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3對策與建議
通過定性與定量分析,進一步論證了人才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人才是第一資源,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農業人才培養,鄉村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鄉村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回鄉創業人才、鄉土專家等人才投身到鄉村振興事業中去,有力地促進了鄉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但從總體上看,農村人才普遍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引不來、留不住、育不好”的問題普遍存在,因此提出如下對策建議[16]。
一是抓好領軍人才培育,打造農業戰略科技力量。聚焦“高精尖缺”,實施高層次科研人才培育和引進計劃,圍繞農業重要基礎創新和“卡脖子”技術,開展技術攻關,保證在關鍵領域有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不斷完善高層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勵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激發領軍人才創新活力[17]。研究出臺落實創新創業激勵政策的負面清單,讓科技人員安心搞科研,最大限度享受改革紅利[18]。
二是抓好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育,引領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抓住產業興旺這個關鍵,有產業才有平臺[19]。通過因地制宜編制產業發展規劃,選準主導產業,創建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的產業園區,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機會[20]。謀劃好適宜的農業主導產業、業態,建立兼顧各方的利益分享和聯結機制。發揮各類人才在適度規模經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方面的骨干作用。尤其是在農業土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農村宅基地的改革政策中,妥善設計土地流轉、利益分享、矛盾調處等方面的機制體制,給予農民、企業、返鄉下鄉人員有穩定的職業發展和利益保障預期[21-22]。
三是抓好基層組織帶頭人培育,引領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2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24]。這就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尤其是三農相關部門,加大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培養造就大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科研、推廣、經營、管理等各類人才,特別是縣鄉兩級直接服務基層一線的“三農”工作隊伍。推動各地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考慮鄉鎮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力度,拓寬村干部發展空間,激發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25-26]。
參考文獻
[1]楊旸.鄉村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J].人民論壇,2021(16):72-74.
[2]吳易雄.鄉村全面振興何以實現——基于對“四大法寶”的理論與實踐分析[J/OL].當代經濟管理:1-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 13.1356.F.20211015.1914.006.html.2021-11-02.
[3]殷美桂.大數據時代面向鄉村振興的人才培養研究——以粵北地區河源市為例[J].山西農經,2021(15):86-87,97.
[4]王榮俊,崔躍武.人力資本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研究——以山東省為例[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3):48-51.
[5]李恕洲,何剛,余保華,等.人力資本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析——以長三角地區為例[J].宿州學院學報,2016,31(4):17-21.
[6]王文茹.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問題研究[D].鄭州:鄭州輕工業大學,2021.
[7]徐姍姍.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的鄉村人才振興研究[J].農業經濟, 2021(6):109-110.
[8]陳春貴,王開富,李柱.重慶市鄉村振興實施計劃人才保障研究——以潼南區為例[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9(11):12-15.
[9]馬家驤,杜玲.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人才隊伍建設——以甘肅省清水縣為例[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9,20(5):42-45.
[10]馬亮.以人力資本投資提升人口素質[N].社會科學報,2021-06-17(4).
[11]謝玲紅,呂開宇.“十四五”時期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五大問題[J].經濟學家,2020(10):56-64.
[12]BHANDARIPRANJULDecodingtheGrowthTarget[J].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2013,48(11):79.
[13]程申,高鳴.農村人才培養的國際經驗及啟示[N].中國城鄉金融報,2019-11-06(B3).
[14]于金福.農業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分析[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 2012.
[15]周雨薇,石悅琳,魏景琪,等.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數的河南省第一產業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科學,2021,11(5):479-490.
[16]黃承偉.推進鄉村振興的理論前沿問題[J].行政管理改革,2021(8):22-31.DOI:10.14150/j.cnki.1674-7453.20210703.001.
[17]馬子興.以人才振興賦能鄉村振興[N].中國組織人事報,2021-07-19(6).
[18]李輝.鄉村人才振興的現實困境與實施路徑研究[J].南方農機, 2021,52(13):84-86.
[19]劉素琴.筑牢鄉村振興人才的基石[N].遵義日報,2021-07-21(4).
[20]劉文凱.念好“引留育用”“四字訣”為鄉村振興聚人才[N].普洱日報,2021-05-13(1).
[21]高鳴.機遇與發展:鄉村人才振興的理論與政策[J].世界農業,2021(7):121.
[22]浩農.為鄉村振興描繪美好藍圖——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重要精神解讀[J].黨課參考,2021(5):59-76.
[23]張曦文.為鄉村振興培養實用人才帶頭人[N].中國財經報,2018-05-03(8).
[24]吳光林.后扶貧時期開放大學深化教育扶貧的思路分析[J].終身教育研究,2021,32(1):20-25.
[25]杜沂蒙.聚焦青年人才助力鄉村振興[N].中國青年報,2020-01-17(7).
[26]葛燕林.破解鄉村振興的人才瓶頸[N].學習時報,2019-0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