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研究后冬奧會時期黑龍江省冰雪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策略,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參考。在“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背景下,黑龍江省冰雪裝備制造產業在企業的數量、生產項目、產品銷售與研發等方面現實了快速的發展,但也存在產業鏈不健全、知名品牌少等問題。提出設立冰雪裝備產業園區、發展產業鏈、構建產業集群,進一步拓寬冰雪裝備制造業的生產種類、完善其生產結構,加強冰雪裝備制造的自主研發能力與多元化發展,加強自主品牌的宣傳力度,打造更多的知名品牌等發展策略。
關鍵詞:冬奧會;冰雪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05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3488(2022)01-0079-0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ing the Post Winter Olympic Games
WANG Qiu-ya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50, China)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re is still a slow development of the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 unsound industrial chain, poor brand awareness of the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 in publicity. The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foreign brands. structural imbalances, etc.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of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mprov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 of independent ice and snow equipment brands, further broadening the production types of the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mproving its production structure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Winter Olympics;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research
1 中國冰雪裝備制造業發展背景
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第24屆冬奧會,使我國冰雪運動的發展開始步入快車道。為了進一步服務冬奧會,普及冰雪運動,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國家教育部和國家旅游局四部門聯合印發了《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1](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丰槍ξ覈┊a業規模較小、缺乏自主品牌、不能滿足現在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的需求,重點強調了我國冰雪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出到2025年形成以冰雪裝備制造為支撐的冰雪體育產業體系——以此為標志,我國各地的冰雪制造業開始發展。此外,體育總局等多部門聯合制定了《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2016-2020年)》[2],提出設立“冰雪運動眾創空間”和“冰雪運動產業創意孵化基地”,企業要加大冰雪設備品牌自主研發,提升我國冰雪裝備制造水平。為進一步發展我國冰雪裝備制造業,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3],對冰雪裝備制造業做了具體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路徑規劃。由此可見,冰雪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具有較大的政策紅利與政策保障。
冰雪裝備制造業包括場地設備、運動裝備、服裝配件等,冰雪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首先是需求的增長。據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冰雪運動大眾參與狀況調查報告》顯示[4]:我國大約有2.7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其中參與人群以東北三省傳統冰雪運動省份居多,其次是華北地區。參與冰雪項目人數的增加首先會使滑雪服、護具、配件等的需求增加,另外也會促進冰雪相關娛樂場所、設備等的進一步增加。據中國發展網2019年1月份的報道顯示:2015年開始,我國有29個省份開展了冰雪運動;據不完全統計,到2019年我國比較完善的滑雪場約有770家,與2015年時的568家相比增長了約36%[5]。為了進一步發展我國冰雪運動,加大對冰雪場館設施的投入,滿足不同地區人民的冰雪運動需求,國家制定了《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提出截至2022年冬奧會舉辦年,全國預計新建成滑雪場240座以上、滑冰館500座以上。據專業機構測算,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我國的冰雪裝備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元;而根據我國目前冰雪運動人數的增長,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預計到2025年滑雪裝備市場的規模將增長10倍[6]。據天眼查專業版2020年數據顯示[7]:以冬奧會為發展契機,我國冰雪運動相關企業數量迅猛增加,目前已有6 700家(圖1),其中制造業占8%。
從圖1可以看出,自2015年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后,冰雪運動相關企業年度注冊增速達到了歷史峰值(全部企業狀態),此后2年依然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9年冰雪運動相關企業年度注冊數量達到了峰值,2020年隨著增速的大幅度降低,企業年度注冊數量也出現降低。
6 700家冰雪運動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河北省、北京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其中,黑龍江省的冰雪運動相關企業超過了650家,排在全國省份第二名(圖2)。
北京冬奧會為我國冰雪裝備制造業的蓬勃興起創造了發展的契機,隨著后冬奧會時代的來臨,我國冰雪裝備制造業將面臨更加劇烈的競爭。冰雪產業發展的基礎是冰雪運動的普及與發展,由于冰雪運動發展的地域性、季節性、發展歷史等特點[8-10],黑龍江作為冰雪裝備制造業的大省,在后冬奧會時代冰雪裝備制造業將面臨巨大的變局。對此,要依據全國各地冰雪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狀況,描繪好省內的冰雪體育經濟發展藍圖[11-16],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其產業發展方案。
2 黑龍江省冰雪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2.1 冰雪裝備制造業企業現狀
2.2.1 企業的數量
黑龍江省在冰上運動方面發展較好,尤其是冰球運動。所以,2017年黑龍江省依托其冰上運動的發展基礎,以冬奧會的舉辦為契機,開始加大對冰雪制造產業的投資。從全國冰雪運動相關企業注冊數量前10名的省份與城市的排名看,黑龍江省的冰雪運動相關企業超過了650家,排在全國省份第二名;在城市分布上,哈爾濱市有450家冰雪運動相關企業,排在全國城市第一名。按天眼查制造業占8%的數據比例估算,黑龍江省冰雪裝備制造業企業的數量在50家左右,其中,哈爾濱市為36家左右。
2.1.2 生產項目
黑龍江省相繼出現一批冰雪裝備制造公司,產品為各類滑冰鞋、冰雪服裝、雪地摩托、壓雪車、索道、魔毯、造雪機、制冷冰場設備等(表1)。
2.1.3 產品銷售與研發
黑龍江省有我國最早的冰雪體育裝備制造品牌“黑龍”,筆者對“黑龍”品牌的生產企業齊齊哈爾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進行了調查,并引用他們的數據舉例說明黑龍江省裝備制造業企業的銷售與研發情況。齊齊哈爾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簡稱黑龍冰刀廠)始建于1951年,生產速滑、花樣、冰球三大系列冰刀器材,產品曾出口海外24個國家,是國內最早、最大的冰刀廠。2016年齊齊哈爾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完成了多元化的發展,由單一的冰刀生產轉化為滑雪板、輪滑鞋、服裝、護具、輔具,以及室內冰雪場制作安裝等業務(承擔了多個城市“百城千冰”項目的室內外冰場建設),年產冰刀300萬副、滑雪板20萬副。目前,產品銷售以國內北方8省市為主,2021年重新開拓國外市場,產品在烏克蘭、德國、荷蘭、俄羅斯等國家與地區銷售,但出口量不大。企業固定資產1.2億元,2019~2021年年銷售收入分別為3 500萬元、3 200萬元、3 600萬元。
齊齊哈爾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以科技創新為發展的驅動力,2019~2021年投入研發費用1 200萬元(占3年營業收入的11.65%);企業與黑龍江省體育科學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等多個單位合作研發新產品,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個、省級項目1個,獲批實用新型及外觀專利29項,申報發明專利1項。研發高端冰刀及冰刀與雪板磨床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黑龍”品牌打破國外壟斷、提升品牌形象的創新發展,也是我國冰雪裝備制造業自主研發產業開始的標志。
2.2 黑龍江省冰雪裝備制造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2.1 冰雪裝備制造產業鏈不健全
我國冰雪裝備制造產業是在冬奧會申辦成功后進入的快速發展階段。黑龍江省由于是老工業基地,雖然冰雪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起步時間較早,但依然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冰雪裝備制造業主要以生產冰鞋器械、服裝、護具為主,而雪板、雪鞋、手杖等主要是以國外運動品牌為主。且冰雪裝備制造業相關企業相對于冰雪服務業、租賃業、文化娛樂業、零售業等數量較少。從2015年北京申辦冬奧成功后,冰雪產業相關公司的增加速度達到巔峰,此后幾年數量持續增長。雖然企業數量在不斷上漲,但是也說明這些企業的發展時間較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雖然生產冰雪設備的企業較多,但是這些企業基本不在同一區域內,沒有形成產業集群。
2.2.2 冰雪裝備制造產業知名品牌少
一個品牌要想占有一定的市場率,除了受其自身的質量、性價比等因素的影響外,品牌的知名度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由于冰雪運動在我國還屬于初級階段,大眾剛開始接受這項運動,基本都是以體驗式為主,所以對相關裝備的需求還比較少。冰雪裝備制造業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其產出相對也較少,很多企業的規模都較小,這樣很難拿出大量的資金用于產品和企業的宣傳,而知名度較差又會直接影響行業的發展。此外,在冰雪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中,國內品牌生產的高端產品不被人們認可,很多冰雪愛好者和專業運動員還是以購買國外的高端品牌為主。目前,在我國冰雪裝備制造的企業中,以服裝和場地設施的生產企業較多,而雪板、冰刀、手杖等裝備的生產商相對較少,存在產業結構發展不平衡的現象。
3 冰雪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策略
3.1 設立冰雪裝備產業園區,發展產業鏈、構建產業集群
張家口市是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地之一,近幾年冰雪運動發展迅速,各類冰雪旅游娛樂業迅猛發展。隨著冰雪運動的廣泛開展,張家口市很多傳統企業開始制造冰雪裝備,如河鋼集團、宣工集團轉型生產的壓雪車,同時,有專門性的產業園開始自主研發裝備和引進國外知名品牌。據報道,張家口市規劃建設高新區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宣化冰雪產業園,產業園內已經陸續入駐了各種品牌,包括自主研發品牌和國外知名品牌。截至2019年10月,累計引進簽約冰雪項目55個,完成注冊36個[17]。這些公司中,有國內投資的相關企業,例如:京禧體育器材有限公司、安美地山地發展有限公司;也有自主研發品牌清投智能滑雪機項目;更多的是引進國外的知名品牌,例如:法國MND索道項目、瑞士BMF索道項目、蘇法格造雪機項目等。這些品牌基本涵蓋了冰雪裝備制造業的所有項目,張家口市產業園的建設是我國冰雪裝備制造業全產業鏈集群發展的開始。
冰雪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是黑龍江省冰雪運動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黑龍江省冰雪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借鑒張家口市規劃建設高新區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宣化冰雪產業園的經驗,可以在哈爾濱市或齊齊哈爾市建立冰雪裝備產業園區,吸引國內外優質冰雪裝備品牌入駐,建立區域研發的生產聯盟,發展產業鏈、構建產業集群。
3.2 進一步拓寬冰雪裝備制造業的生產種類,完善其生產結構
隨著冰雪運動的不斷發展,冰雪需求不斷增大,冰雪運動種類不斷增加,在很多地方冰雪裝備的需求已經成為當地產業主體,廣大企業也應該改變其對我國冰雪運動現狀的認識。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發展,很多人對運動裝備都有一定的要求,他們的需求不只是體現在服裝上,也對一些項目設備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相關企業應該不斷研發新產品,將精力集中在我國目前生產較少的主流產品,如滑雪板、冰鞋、滑雪鞋、手杖等產品上。要進一步完善各類冰雪設備的配套產品,加大對新品的研發力度;在產品的研發上要考慮冰雪運動的地域性限制,針對部分氣候條件不允許開展冰雪運動的城市,要加大室內項目的研發;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合理配置裝備的生產結構。
3.3 加強冰雪裝備制造的自主研發能力與多元化發展
創新研發能力是一個行業發展的保障,也是行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創新研發的首要條件就是人才的培養和利用,由于我國冰雪裝備制造業起步較晚,企業缺乏專業性的冰雪裝備制造研發人才。黑龍江省的冰雪裝備制造業要想快速發展,需要學習、借鑒黑龍冰刀廠的經驗,在對企業現有相關人員進行挖掘和培養的過程中,要加強與全國科研院所合作研發新產品、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提高企業對創新研發的資金投入。冰雪裝備制造企業在培養自主研發能力的同時,要學習利用國家或地方政府針對其發展給予的一定政策支持和資金輔助,從單一的以生產實體裝備為主的企業,向融合冰雪裝備用品、冰雪服務軟件、智能裝備、平臺的宣傳和運輸等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冰雪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中,黑龍江省各級地方政府要有針對性地鼓勵一些經營狀況相對較差的企業轉型為冰雪裝備制造業的輔助性企業。同時,要以優勢地域的發展為主要扶持對象,促進更多的企業在優勢地區發展,從而在發展中完成多元化、集群化的轉型。
3.4 加強自主品牌的宣傳力度、打造更多的知名品牌
想要提高黑龍江省自主冰雪裝備品牌的知名度、打造更多的知名品牌,就必須結合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的歷史,宣傳黑龍江省冰雪健兒為國爭光的奮斗歷史。通過電影、電視劇、報紙與電視欄目等不同形式的廣泛宣傳,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到黑龍江省裝備制造業的傳統與優勢。在宣傳冰雪運動的同時,可以加入對冰雪裝備品牌的推廣;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自媒體發展模式,采用線上和線下雙向宣傳;也可采用品牌冠名、多平臺線上營銷等一系列方式進行宣傳。另外,在一些地區品牌的宣傳上要以產業園或地域的名義進行集中宣傳,這樣在地區名氣得到提升的同時,也能夠吸引更多的企業投入到冰雪產業園中。
4 結語
北京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為我國冰雪裝備制造產業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黑龍江省冰雪裝備制造產業也實現了快速發展。為了借助后冬奧會時期的發展效應,實現可持續化的發展,黑龍江省冰雪裝備制造業應及時打破冰雪裝備制造產業鏈不健全、知名品牌少的發展瓶頸。地方政府應出臺切實可行的扶持政策,促進黑龍江省冰雪裝備制造產業向集群化發展,提高自主冰雪裝備品牌的競爭力和知名度。
參考文獻:
[1]、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等.關于印發《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的通知[EB/OL].(2016-11-25)[2020-01-11].http://www.gov.cn/xinwen/2016-11/25/content_5137611.htm.
[2]、23部門關于印發《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11-07)[2020-01-11]. http://www.gov.cn/xinwen/2016-11/07/content_5128878.htm.
[3]、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EB/OL].(2016-11-07)[2020-01-11].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3/31/content_5378541.htm.
[4]、中國人民大學.《冰雪運動大眾參與狀況調查報告》[EB/OL].(2018-11-20) [2020-01-11].https://www.sohu.com/a/276760132_114731.
[5]、李德忠.冬奧會視域下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旅游產業發展趨勢與對策[J].冰雪運動,2020,42(6):64-68.
[6]、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關于印發《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的通知[EB/OL].(2016-11-25)[2020-01-11]. http://www.gov.cn/xinwen/2016-11/25/content_5137605.htm.
[7]、冬奧籌辦引領冰雪發展 我國6000余家冰雪運動企業“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EB/OL].(2021-01-19)[2021-01-21].https://www.cqcb.com/shuangcheng/2021-01-19/3600876_pc.html.
[8]、牛冰麗,萬海英,汪作朋.我國傳統冰嬉文化的發展歷史與傳承[J].冰雪運動,2020,42(6):90-92,96.
[9]、劉濤.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旅游產業開發策略探究[J].冰雪運動,2020,42(3):77-80.
[10]、劉龍飛.“北冰南展”戰略下冰雪運動發展的協同機制研究[J].冰雪運動,2020,42(4):50-56.
[11]、翁發志,徐曉玉,吳進龍,等.北京冬奧會契機下東北普通高校冰雪運動發展的困境與消解[J].冰雪運動,2020,42(4):62-67.
[12]、邵長坤.城市冰雪運動文化發展的研究:以大慶市為例[J].冰雪運動,2020,42(6):81-84.
[13]、于陽洋,李智鵬,姚小林,等.新時代我國冰雪體育產業轉型升級與特色建設的策略研究[J].冰雪運動,2021,43(1):83-86.
[14]、甄棒,周子健.北京冬奧會周期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現狀和對策研究[J].冰雪運動,2020,42(3):81-85.
[15]、李振偉,楊佳,李海霞.冬奧會背景下冰雪體育產業發展的思考[J].冰雪運動,2020,42(4):90-92,96.
[16]、楊慧,徐加霖,翟波宇.冬奧會背景下冰雪體育產業發展的機制與實現路徑[J].冰雪運動,2020,42(5):65-70.
[17]、張家口正規劃建設高新區、宣化區2個冰雪裝備產業園[EB/OL].(2019-10-09)[2020-01-11].http://www.chinacrane.net/news/201910/09/151942.html.
收稿日期:2021-01-21
第一作者簡介:王秋艷(1975-),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