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賀

草長鶯飛的季節,筆者走進葫蘆島市建昌縣大山深處的頭道營子鄉后獅溝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遠山如黛,藍天白云下,寬敞整潔的道路貫通村莊,道路兩旁潔白的院墻與青黑色瓦房構成了一幅恬淡靜美的水墨畫,墻角下鮮花搖曳,花香襲人。時而傳來一陣“哞哞”的牛叫聲,與蟬鳴蛙鼓合奏出動聽的交響曲,給小山村帶來無限生機和活力。
近年來,后獅溝村“兩委”班子在借外力、使內力,實現整村脫貧的同時,還通過傳承民俗文化、培育農村公共文化、開展移風易俗等行動,使這個山村文明之風勁吹。
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看看我們村的道路多寬敞啊!自從拓寬了村里的路,我們不僅出行方便了,心里也寬敞了。”73歲的村民郎久林笑容滿面地告訴筆者。去年秋季,借著鄉黨委、政府大力開展美麗鄉村治理工作的東風,后獅溝村“兩委”班子制訂了拓寬村內道路和村莊美化、亮化方案。“讓我們沒想到的是,每到一戶,不等村干部說完,大伙兒就滿口答應。”村黨支部書記張素平說。
而在村民看來,在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上工作7年多的張素平,做事認真負責,團結“兩委”班子真抓實干,是一名能干事、想干事、會干事的村干部,因此,大伙兒擁護她,支持村里的工作。在張素平的帶領下,全村黨員群眾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良好局面。
村民張文強甚至主動給張素平打來電話:“聽說村里要拓寬道路,需要占我家的地,請放心,占多少都可以,我家全力配合。”村民王海成家緊鄰路邊,修路需要占用50多延長米的院墻和地,王海成一個“不”字都沒說。就連村“兩委”班子研究時認為最不好說話的兩戶,也沒費口舌就連聲答應了。就這樣,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后獅溝村將1300延長米的道路從3米拓寬為6米,還修上了景觀墻,栽上了花苗。
“村民讓地修路,折射出后獅溝村‘兩委’班子的工作力度和他們在百姓心中的威信,更體現出我鄉百姓的集體觀念和不斷提升的鄉風文明。”頭道營子鄉黨委書記馬英青說。
后獅溝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了“巾幗志愿服務隊”。隊員們既是尊老愛幼的宣傳員,也是鄰里關系的調解員,更是鄉風文明的倡導員,成為小山村一條流動的風景線。每年不定期的“好村民”“好媳婦”等評選,讓榜樣效應迅速發酵,凝聚了全村百姓的精氣神兒。
團結互助溫暖人心
花開花落,寒暑交替,在這個小山村,不斷提升的文明之風如同一條紐帶,將全體村民緊緊聯系在一起,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孤寡老人有鄰居照顧,留守兒童有村民關心,村間巷陌笑聲朗朗,春意濃濃。
以前,村民各掃門前雪,如今全村的積雪、垃圾大家爭著掃。“今年正月初二,一場大雪封住了山里通往外界的公路,我們村上百名黨員和群眾自發去掃雪,不到兩個小時就將路面積雪打掃得干干凈凈,那場面讓人既激動又欣慰。”村民馬營說。那天,馬營帶著兩個兒子前去掃雪,很多村民都是全家人齊上陣。
村民黨寶仁已經60多歲了,患有腦血栓,但他不顧年老體弱,堅持義務清掃街頭巷尾的垃圾。到了冬天,他還義務掃雪,這一堅持就是好幾年;單身村民張海東患病行動不便,鄰居郎占寬多年如一日地照顧他……在后獅溝村,類似的好人好事越來越多。
疫情防控形勢緊張期間,后獅溝村戶戶出人,輪流值班,在外務工人員也向村里捐贈物資,捎來暖心的牽掛與問候。鄉里組織做核酸采樣,需要人手支援,后獅溝村一下子派出36名志愿者,支援了6個村。
實干之風推進振興
鄉風文明建設不僅扮靚了后獅溝村的“面子”,更夯實了村莊振興發展的“里子”。在脫貧工作攻城拔寨的關鍵時期,幫助全村8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如期脫貧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為此,村里召開班子會議、黨員會議、群眾代表會議,集思廣益,最后確定因地制宜搞養殖。
后獅溝人有著多年的養牛歷史和豐富的經驗,張素平就是一個養牛專業戶。既有技術優勢,又能發揮組織優勢,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皆備。張素平以“大戶帶動”的方式帶領貧困戶搞養殖,從飼料、技術到銷路,都為大伙兒提供了系統的支持。
2019年,后獅溝村利用政府扶貧資金建起了養殖小區,發展村集體經濟。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養殖小區內有牛100余頭,其中母牛有50多頭,每年生牛犢10余頭,僅此一項,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就達5萬多元。村里又組織黨員去遼中考察,學習當地先進養殖經驗,建成了養驢專業合作社,村里的4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了合作社。后獅溝村的養殖業成功幫助困難村民脫貧致富,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后獅溝村的養殖戶越來越多,牛、驢越來越多,村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原建檔立卡貧困戶馬東奎夫妻倆都是聾啞人,孩子讀高中,日子過得很艱難。2019年,在扶貧政策的支持下,馬東奎購買了2頭牛,經過幾年的飼養,現在發展到9頭牛,每年收入2萬多元。筆者走進馬東奎的家中,只見牛圈里的牛一頭頭膘肥體壯,屋內冰箱、彩電、電腦、電風扇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馬東奎樂呵呵地向筆者打著手勢,熟悉他手勢的鄰居主動當起了“翻譯”:“他在告訴你,現在的日子好了,家里啥也不缺,手里還有存款,他們過得比以前好很多倍,這樣的日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后獅溝村村民人均年收入1萬多元,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都大大提升。
驅車駛離后獅溝村,遠山漸漸擋住了還在揮手道別的鄉親們。回望這個小山村的草木花果、煙火人家,心中頓生感慨:這是中華大地上一個平凡的鄉村,但它又是那樣生動、那樣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