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月

“提鞭策馬赴疆場,巨觥三杯熱中腸,怒火交流我心燒,將把人類大敵消,資本惡魔捕殺盡,工農專政牢又牢。”這首慷慨激昂、展現出抗日將士的豪邁與激情的戰歌,作者竟是一位儒雅書生。然而,正是這位看似柔弱的書生,在國土淪陷、倭寇逞兇之際挺身而出,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灑盡一腔熱血。他就是東北抗日聯軍著名將領、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者——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宋鐵巖。
改名自勉 鐵巖明志
宋鐵巖,原名孫肅先,1909年生于吉林省永吉縣。1931年春,考入北平中國大學,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后,宋鐵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組織本校學生走上街頭,進行反日宣傳。10月間,他被選為北平學生南下請愿團負責人,率團赴南京請愿。請愿學生遭到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殘酷鎮壓,宋鐵巖也因此被捕入獄。在獄中,他英勇不屈,與反動派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他痛斥敵人:“愛國無罪!你們賣國,我們愛國。我們的斗爭一定要堅持到底,愛國的火焰是永遠撲不滅的!”在各界群眾的聲援下,宋鐵巖獲釋出獄,他決心改用“鐵巖”這個名字,以示用鐵一樣堅強的決心與侵略者和反動派作斗爭,憑巖石般堅定的意志為收復祖國山河而獻身。
策反起義 振奮士氣
1932年秋,宋鐵巖受黨組織委派,回東北做抗日工作。1933年4月下旬,宋鐵巖進入偽鐵道警備第五旅第十四團迫擊炮連開展黨的工作。在中共吉林特支的領導下,宋鐵巖用各種形式向士兵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使士兵的反日情緒不斷高漲。他又爭取了該連士兵張瑞麟等人,介紹他們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迫擊炮連移防到磐石縣煙筒山,這里恰好是楊靖宇領導的南滿游擊隊經常活動的區域。宋鐵巖認為起義時機已經成熟,在端午節這天晚上全連聚餐時,發動士兵當場擊斃偽連長,打死兩個偽排長,帶領全連120余人起義,隨即率領起義隊伍和楊靖宇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會合,被編為迫擊炮大隊,宋鐵巖任大隊政委。迫擊炮大隊的加入,使南滿游擊隊的戰斗力大大增強。同年9月18日,南滿游擊隊在磐石縣玻璃河套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楊靖宇任師長兼政治委員,宋鐵巖被任命為師政治部主任。
隨部南征 痛擊日偽
在艱苦的斗爭中,宋鐵巖與楊靖宇一道,率領抗聯部隊在白山黑水之間開辟了兩千余里的抗日游擊戰線,不斷給日、偽軍以沉重的打擊。1933年冬,宋鐵巖隨楊靖宇率部南征,在八道江南珠寶溝一舉殲滅東邊道“討伐”司令邵本良部一個騎兵連。1934年11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成立,宋鐵巖被任命為軍政治部主任。1936年初,日偽當局以偽滿軍政顧問佐佐木為首,率領第一、二、三、五軍管區偽軍1.6萬余人,對東邊道北部各縣再次進行“討伐”。面對強敵,楊靖宇和宋鐵巖等第一軍領導決定讓主力部隊南下,向桓仁、新賓、本溪等縣挺進。4月30日,宋鐵巖隨楊靖宇率部在本溪賽馬集梨樹甸子設下埋伏,一舉擊垮了尾隨跟進的邵本良部。
政治工作 才能卓越
在協助楊靖宇進行軍事指揮的同時,宋鐵巖還負責第一軍的政治和黨務工作,展現出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才能。為了正確處理軍政、軍民關系,嚴明部隊紀律,鼓勵指戰員奮勇殺敵,宋鐵巖制定了《東北人民革命軍暫行獎懲條例》和《第一軍戰斗員作戰獎勵條例》,對于損害群眾利益者加以懲處,對于作戰有功或繳獲武器者予以獎勵。在他直接主持下,第一軍還印發了油印小報《反日民眾報》《人民革命畫報》和宣傳單《紅五月革命斗爭口號》等,這些宣傳材料在提高廣大指戰員和人民群眾的階級覺悟、增強抗日斗爭的勝利信心、鼓舞抗日軍民的斗志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也為抗聯第一軍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長期抗日游擊戰爭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帶病西征 意志堅強
為了進一步向遼寧西部拓展,配合紅軍東征抗日,打通東北抗日聯軍與黨中央及關內紅軍的聯系,第一軍軍部決定由宋鐵巖率第一師西征。1936年6月28日,身患肺病的宋鐵巖與第一師的幾位領導率領400余人的隊伍由本溪縣和尚帽子的蒲石河出發,開始了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的第一次西征。隊伍途經本溪縣境內的套子峪、太平山等地,從連山關、下馬塘之間穿過安奉鐵路,沖破敵人封鎖,迅速翻過摩天嶺,進入遼陽、岫巖境內,準備跨過南滿鐵路,渡遼河,直奔遼西、熱河。但此時,日軍發覺了抗日聯軍的西征意圖,立即調集重兵層層阻截。西征部隊為避免與敵遭遇,被迫在深山僻路中迂回前進。由于連續不斷的行軍打仗,加之營養嚴重缺乏,宋鐵巖的肺病日益加重,呼吸困難,咳嗽不止。不久,他的病情急劇惡化,高燒不退,大口吐血,不能吃飯,只能喝一點雞蛋清。在這種情況下,他勉強聽從了大家的勸告,由少年營一個排護送回本溪縣和尚帽子密營中休養。在病床上,他仍時刻掛念西征中的廣大指戰員。
率部突圍 血染疆場
1937年2月10日,是中國傳統的大年除夕。宋鐵巖與抗聯第一師留守部隊在和尚帽子山里的密營中共度佳節。第二天是農歷春節,當黎明的曙光剛剛照上和尚帽子山峰,驟起的槍聲便驚醒了在密營中憩息的抗聯戰士。只見山下涌上來黑壓壓一群日、偽軍,病容憔悴的宋鐵巖立即振作精神指揮戰士們頑強迎敵。霎時間,憤怒的子彈夾雜著石塊如暴雨般向敵群傾瀉,敵人潰退了,但很快又張牙舞爪地撲了上來。眼見敵人越來越多,宋鐵巖果斷決定突圍。他令主力部隊朝敵人包圍圈最薄弱的地方狠打猛沖,自己率幾名同志斷后。百余名戰士形成一股洪流,沖破了敵人的包圍,但走在隊伍最后面的宋鐵巖由于病體虛弱,行動遲緩,在越過一個小山崗時,不幸中彈犧牲,時年28歲。楊靖宇得知宋鐵巖壯烈犧牲的消息后十分悲痛,痛惜失去了一位親密的戰友和得力的助手,第一軍的廣大指戰員得知噩耗后也都悲痛不已。
宋鐵巖短暫的一生閃耀著不朽的光芒,他把鮮紅的熱血灑在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東北戰場上,在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斗爭中書寫了壯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