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麗
摘 要:我國木材資源供給存在總量不足、質量不佳、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自身木材供給難以滿足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需要,面向全球進行木材資源的投資開發,是維護我國木材供應的有效途徑。現階段森林資源尤為豐富的非洲各國逐漸成為林業投資的新興陣地。“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為中國企業投資非洲提供了契機,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力軍,應當抓住這個機遇,在保障國家基礎資源需求的重要行業發揮支撐作用。同時,由于非洲各國社會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使非洲林業投資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關鍵詞:國有企業;“一帶一路”;境外投資;剛果(金)林業
中圖分類號:F27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8-0159-03
木材作為當今世界的四大基礎原材料之一,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國木材資源供給存在總量不足、質量不佳、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自身木材供給難以滿足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需要,依然是我國林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面向全球進行木材資源的投資開發,有效提高木材資源配置能力,實現優勢互補,是維護我國木材供應的有效途徑。現階段,我國境外林業投資逐漸興旺,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森林資源尤為豐富的非洲各國逐漸成為林業投資的新興陣地,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中非政治互信和合作機制不斷深化,也為中國企業投資非洲提供了契機。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力軍,應當抓住這個機遇,借助國有企業“走出去”發展戰略,加強區域間經濟合作,在保障國家基礎資源需求的重要行業發揮支撐作用。鑒于此,本文將基于國有企業的視角,以剛果(金)林業為例,對國有企業境外投資的機遇進行分析,并提出在這一過程中將面臨的挑戰。
一、國有企業對剛果(金)林業投資的機遇
(一)解決國內木材供需矛盾,實現全球資源配置的必然選擇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水平和人民購買力的不斷提升,人民消費觀念逐漸偏好代表生態環保、健康時尚的實木地板、實木家具、實木定制家居,使得木材尤其是優質大徑級木材資源的消費需求不斷增長。而我國森林資源存在總量不足、質量不佳、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從數量上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中國森林資源報告(2014—2018)》顯示,到2018年,我國森林覆蓋率為22.96%,而全球平均覆蓋率是32%;森林面積2.2億公頃,僅占全球森林總面積38.15億公頃的6%,人均森林面積約0.158公頃(2.4畝),低于全球人均森林面積0.51公頃(7.6畝),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3。從結構上看,我國自有的森林結構以小口徑材和速生林為主,其中針葉材多,闊葉材少,小口徑材多,大口徑材少;珍貴和優質品種少。同時,政府為建設生態型社會,杜絕濫采濫伐,已全面禁止天然林的商業性砍伐,導致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國每年的木材供需的缺口主要通過進口來彌補,木材進口依存度高于50%,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國、第一大木材進口國。
與此同時,在中國大量從國外進口木材的過程中,各大木材供應國的政策也在不斷調整。一方面,熱帶闊葉材資源集中的非洲、東南亞等區域供應大國因面臨本國生態失衡調節的壓力和世界綠色和平組織對于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呼吁,都不同程度地調整了木材出口政策,限制砍伐或禁止砍伐等政策不斷出臺,其中資源較少的中高檔紅木品種更是首當其沖。如加蓬從2010開始全面禁止原木出口,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各國也自2017年開始陸續宣布暫停木材出口,2019年4月作為中國闊葉材重要來源地的赤道幾內亞也加入禁止原木出口的行列。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木材供應國如尼日利亞、安哥拉等成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通常稱作《CITES公約》)的締約國,同時越來越多的珍貴闊葉材種如紫檀類、黃檀類、非洲血檀被列入《CITES公約》的附錄清單中,按照公約要求進行嚴格管制。各產材國對木材出口實行嚴格管控政策,使得我國獲得優質木材資源愈加困難。
基于全球天然林木資源的稀缺屬性,我國木材對外依存度上升以及主要出口國政策調控趨嚴,我國木材進口在交易話語權、成本控制、供應渠道上將面臨嚴峻的挑戰。通過對外投資開發林地,多元化布局木材供應渠道,將是解決國內木材供需矛盾,實現全球資源配置的必然選擇。
(二)剛果(金)林業資源優勢和可持續的森林管理體制提供了投資機遇
縱觀全球熱帶原木資源聚集地,南美地區砍伐成本和運輸成本高,且口徑稍小又富含硅晶難以加工;東南亞地區如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成本逐步上升,且品種口徑不如非洲材;非洲地區盛產大徑級闊葉材和名貴木材,蓄積量豐富,在熱帶原木中相對有競爭力,使得非洲成為近年來全球爭相布局熱帶原木資源供應渠道的熱點區域。非洲豐富的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中部非洲的剛果盆地,非洲出口到中國的原木中有70%產自該區域。該地區的熱帶雨林是除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熱帶雨林之外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有“地球第二肺”之稱,喀麥隆、剛果(布)、中非共和國、剛果(金)、加蓬和赤道幾亞這六個國家共享剛果盆地熱帶雨林資源,共擁有近1.62億公頃的森林面積,其中一半以上位于剛果(金)境內。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公布的《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2020》顯示,剛果(金)國土面積約2.26億公頃,森林面積約1.26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56%,熱帶雨林中具有商業經濟價值的樹種有91種,其中擁有大量非洲紫檀(Pterocarpus soyauxi,拉丁學名,下同)、綠柄桑(Milicia excelsa)、柚木王(Pericopsis elata)、沙比利(Entandrophragma cylindricum)、雞翅木(Millettia laurentii)、大巴花(Guibourtia demeusei)等最受中國市場追捧的以紅木為主的珍貴木材。與許多其他剛果盆地國家相比,剛果(金)的森林砍伐率相對較低,過去10年森林資源資源總量僅降低了0.83%,總的開采量不到30%,具有巨大的林業資源儲蓄量優勢。
此外,剛果(金)目前僅分配10%的森林用于合法采伐,并在可持續森林采伐和管理方面制定了一套集生態、經濟和社會因素于一身的平衡管理體系,將森林開采權以森林特許經營合同形式授予特許經營商。森林特許經營商不僅要依照特許經營權提交森林管理計劃,遵守管理和采伐標準,還必須根據法律對環境保護基本原則及其實施辦法的規定,遵守其環境和社會影響研究或環境和社會合規計劃中規定的環境要求。這一森林采伐管理體制對環境的可持續性要求很高,可以監管和保證剛果(金)森林采伐的可持續性。
(三)中國對非投資蓬勃發展為林業投資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非洲作為發展中國家數量最多、整體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地區,因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龐大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需求、廣泛的工業化發展前景和新興的消費市場激發出了巨大潛能,逐漸成為世界各國對外投資的重點區域。中國也不例外,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中國對非洲各國的總投資額為42.2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55%,較大的漲幅與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較2019年整體中國對外投資流量有所下降有較大關聯,但從近十年的數據看,投資流量平均增長仍然明顯。從投資存量增長的角度來看,中國對非洲各國的投資存量總額由2010年的130.4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433.99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2.4%。從投資主體上來看,各類央企、地方國企是對非直接投資的主力軍,在投資量、投資規模上占有優勢。從總體上看,中國對非投資導向整體態勢良好,這其中“一帶一路”建設的促進作用功不可沒。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加強相關國家之間多渠道的互聯互通,帶動各自優勢領域資源要素互補,實現合作共贏,對推動中非投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非洲作為“一帶一路”架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共有46個非洲地區的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合作倡議。通過“一帶一路”倡議與中非“八大行動”計劃的具體對接,中國在非洲基礎設施、水利、建筑、工程、物流、工業生產等方面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資格局,幫助非洲在基礎設施覆蓋率,工業產業化水平等多個領域取得明顯成效,為中國企業開展對非投資合作提供良好的示范樣本和發展平臺,也為對非洲林業投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國有企業對剛果(金)林業投資面臨的挑戰
在看到諸多機遇的同時,由于非洲各國社會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使得非洲林業投資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一)營商環境不佳
營商環境代表了投資主體在被投資國進行投資行為時所涉及的當地商業監管環境,包括被投資國政治環境、社會管理體制、法律體系、金融管制等多方面的因素。作為衡量營商環境的權威評級機構,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在對全球190個國家的營商環境進行綜合評估中,排名后十位的國家中有7個來自非洲,剛果(金)排在第184位,整體營商環境堪憂,給境外投資者帶來不小的挑戰。
第一,剛果(金)的政治和經濟安全形勢嚴峻。屬于當前聯合國認定的全球最高風險國家之一,政治環境復雜,社會治安極差,暴力事件高發,特別是近年來在東部地區的武裝沖突,加重了其投資環境的復雜程度。第二,政府管理機制不透明,官僚主義嚴重、行政效率低下、部門間協調溝通不暢,各自為政,權力尋租行為常有,影響投資項目審批程序時效性和確定性。第三,腐敗問題突出,據透明國際發布的2021全球清廉指數,剛果(金)得分為19分(滿分100分),在180個國家中排第170名,是全球最為腐敗的國家之一。政府從上至下、不同地區、不同部門的腐敗普遍存在,官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索要賄賂隨處可見,腐敗是干擾投資企業正常運營的主要障礙。第四,當地法律法規雖較為齊全,但缺乏規范、透明的法律執行和監管體系,執行過程和執行力度隨意性強,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層出不窮,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難以保障。第五,剛果金融業不發達,銀行融資成本很高,境外投資者很難取得當地銀行的貸款,同時受到貿易逆差的影響,外匯儲備嚴重不足,大額外匯的提取需提前申請,投資收益回流不暢。
(二)基礎設施落后,投資成本高企
非洲包括剛果(金)在內的多數國家,基礎設施如公路、鐵路、航空、港口、電力、通信、工業物資等以及其他企業建設配套設施都較落后,造成投資成本高企,是投資非洲的主要挑戰之一。
1.交通運輸設施落后。公路方面剛果(金)由于前期多年戰亂破壞且缺乏維護,公路的通行里程和路況較差,近年來,剛果(金)在推進國家重建過程中,改造和新修了數千公里的公路,首都金沙薩市道路及部分國道有所改觀,但公路交通整體上仍十分落后;鐵路方面同樣存在年久失修的問題,鐵路網大部分路段已經不能通行,僅有部分可通行路段,而且由于路基損毀情況和列車故障問題也無法提供正常的運輸能力;水運方面,剛果河水量世界第二,擁有近14 000公里的航道,是剛果(金)境內最重要的水路運輸體系,也是內陸城市之間的主要交通方式。但是剛果河通航路段中有大型的瀑布系橫亙其中,使得通過剛果河水路運輸的貨物需要在首都金沙薩轉成公路運輸至唯一的海港碼頭馬塔迪,而馬塔迪港口的吃水不足,無法供大型船舶長年通行。公路、鐵路、水運除了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還受到運輸車輛、火車皮、運輸船只、大重量吊機等配套設施嚴重短缺的影響,綜合剛果(金)交通基礎情況,整體運輸存在運力不足、成本高的問題。
2.電力供應缺口大。由于經濟落后,缺乏基建和維護資金,剛果(金)2020年的通電率僅為8%,電力缺口巨大,經常出現不規則停電現象,給企業正常生產造成巨大影響。隨著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促進,電力需求快速增長,但對電力供應的開發相對滯后,無法滿足企業正常的生產用電需求。為了維持生產,用電企業需依賴柴油自行發電或使用贊比亞進口電,限制企業生成的同時,導致生產成本的大幅上升,阻礙了企業的規模擴大。
3.建設所需材料成本高。由于工業基礎薄弱,制造業和加工業發展緩慢,除本國資源豐富的礦產、木材能初級原材料之外,鋼筋、水泥等材料及大型機械設備基本都依賴于進口,增加了投資企業的成本。
(三)資產評估和財務規范難度大
國有企業境外投資時,需對項目所在地的經濟環境、發展前景、項目價值進行系統性的調查并形成盡調報告,為投資決策提供支持。而在進行事前調研時,剛果(金)當前政府部門并無直接的官方信息公開平臺或其他信息渠道以供投資者進行資料的準確、有效、及時地收集,企業只能委托第三方的律師、評估師、會計師等專業機構進行收集,存在成本高、難度大、耗時長的問題。同時受到剛果金社會環境影響,多數的支出環節存在非透明化和現金交易,諸如回扣、手續費、勞務費等開支多數難以追溯來源和依據,使得對擬投資項目可能存在的大額資產減值風險、高額負債、大額營運資金補充需求等財務風險的調查和投資后的財務規范性監管難度很大,對國有企業境外投資過程中的國資監管和內控治理均提出較大挑戰。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倡議、國企國際化經營的深化改革目標、實現資源全球配置的熱潮,都為國有企業開展對外林業投資提供了恰當的機遇,但在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境外投資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并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必須總體研判,審慎應對,以達成融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助力林業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楊挺,陳兆源,李彥彬.展望202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趨勢[J].國際經濟合作,2022,(1):21-29.
[2] ?余珊.我國林業企業境外投資現狀分析及建議[J].林產工業,2018,(7):55-58.
[3] ?郭淑紅.中非林業合作現狀、基礎與前景[J].國際經濟合作,2005,(6):53-56.
[4] ?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2020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EB/OL].中國政府網,2021-09-29.
[5] ?宋秀峰,康孟云.“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林業產業對外投資思考[J].林業經濟,2017,(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