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韶鋒 楊亮
摘要:近年來我國多數城市開通軌道交通運輸,城軌交通大多在地下密閉空間運行,發生安全事故會產生重大社會影響,保障地鐵運營安全成為企業的工作重點。鑒于多數城軌交通工程為新建,運營安全管理經驗欠缺,新人員增加,網絡化運行為地鐵運營安全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安全風險預測是城軌交通安全管控的核心工作,城軌交通運營安全歷史數據、企業安全工作經驗是城軌交通運營安全風險預測的重要部分。城軌交通運營專業性強,對其風險預測難度較大,應用先進理論對城軌交通運營體系進行有效建模分析有助于提高安全風險預測水平。地鐵運營安全風險分為系統性與非系統性風險,需根據風險特征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關鍵詞:城市地鐵交通;運營風險;安全管理
引言:地鐵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各大城市規模日益擴大,城市人民的出行需求日益旺盛,地鐵可以緩解人們的出行壓力和交通堵塞情況,為人們提供更多方便。地鐵運營安全是人們十分關注的焦點,為避免出現安全事故,就要了解影響運營安全的風險因素,這樣就可以更高地解決問題,保證地鐵正常運行[1]。
1我國地鐵安全運營的風險因素
1.1人為因素
地鐵運營是否安全,人為因素發揮著主導作用。地鐵在城市交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地鐵的控制、監督與管理由工作人員完成,因此,地鐵的日常運營活動與人有密切的關系,人為因素成為地鐵安全運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地鐵的安全運營中,主要涉及兩類人員:(1)地鐵運營系統的工作人員包括地鐵運營管理企業的相關領導、管理人員及專職工作人員,他們負責地鐵的運營和日常管理,是其安全運營的直接影響因素;(2)地鐵運營系統以外的人員,如乘客、地鐵沿線居民等,據相關地鐵安全事故數據統計表明,由于乘客不遵守乘車制度導致的安全事故占據較大比例。可見,人為因素是引發地鐵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1.2設備因素
地鐵運營是由各類設備設施的支撐,但軌道、軌枕出現磨磨損過度、裂縫等問題,就會導致列車脫軌。供電設備存在老化,一旦出現故障就會出現斷電,大量的電氣設備就無法正常運行。特種設備安全裝置故障,恰好使用人員未違章操作、設備故障產生安全事故,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地鐵運營安全,就要定期對各類設備、設施加強安全檢查與維保力度。
1.3管理風險
管理是指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客運服務、行車調度、作業員工及設施管理,制定具體運營規章、企業制度等以及進行運營事故救援和應急聯動等的組織管理。在“人—機—環—管”關系鏈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管理[3]。良好的管理可以確保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如安全職責劃分清楚、規章制度健全、監督管理到位、遵章作業、滿檢滿修、工作人員積極主動等,進而減少甚至避免了運營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海恩法則表明,技能和規章無法取代操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因此企業管理是管控運營事故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2]。
1.4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也是影響地鐵安全運營的一個重要因素,主要包括2個方面: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內部環境是指內部社會環境和作業環境,而內部社會環境是指地鐵企業內部環境,作業環境是指地鐵周邊的空間。外部環境是指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是指法律、經濟、技術等環境,自然環境是指季節、氣候等環境。事實上,對于封閉性較強的地鐵運輸,主要的環境因素是毒氣、火災和爆炸等社會災害的影響。
2加強地鐵安全運營的對策分析
2.1完善地鐵安全運營管理制度
要想切實提高城軌交通公司的安全運營管理能力,需要有完善的地鐵安全運營管理制度作為制度指導。各部門人員按照規章制度開展工作,嚴格遵守相關的工作安全規定。地鐵安全運營管理制度的制定應考慮三個方面:一是人員的管理。城軌交通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地鐵運行系統的維護,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是管理工作的考查重點。要對地鐵安全運營管理系統里的在職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再培訓,增強在職人員的安全意識,定期進行安全事故演練,考核各部門人員的專業能力[3]。地鐵安全運營管理制度要明確規定工作人員的相關工作規章條例,根據安全運營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度調整。在人員管理制度部分要明確規定不允許疲勞作業情況的出現。要對各部門工作人員的排班情況進行調查,然后適當調整,避免因工作人員疲勞作業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要增強管理制度的威懾力,將安全運營管理制度與各部門人員的薪資酬勞掛鉤,讓員工自覺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意識,發揮管理制度的指導作用。二是對設備的管理。安全運營管理部門要定期對相關設備進行維護檢修,明確運維工作對應責任人,管理層要定期對設備檢修記錄進行抽查,對相關負責人設備運行維護情況進行了解程度調查。通過加強對設備運行情況的監督管理打好地鐵安全運營管理工作的設備基礎。三是對地鐵運營環境的管理。安全運營管理部門要對地鐵運營環境的工作進行內容細分,對站務人員進行責任落實。可以根據地鐵運營環境實際情況設置監控,通過加強對各環境情況的監測管理實現對地鐵安全運營情況的管理,充分發揮地鐵安全運營管理制度的作用。我國城軌交通快速發展中行業總體安全穩定,但運營安全管理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抓住城軌交通運營安全管理應急管理,配備責任心強的安全管理人員,行業相關人員要嚴守紀律,要提高思想認識與工作要求。把學習成果轉化為保障城軌交通運營安全思路,各地政府部門要按權限制定城軌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規,完善從業人員培訓考核管理制度,推動城軌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工作規范化。要加強風險處理能力培訓,地鐵公司要針對不同風險制定處理方案。積極制定各種風險處理機制,地鐵公司要明確發生運營風險應采取的措施,明確消防等部門的職責分工,確保發生運營風險可得到及時處理。
2.2完善風險辨識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制
由于地鐵每天會面臨龐大的人流量、復雜的設備設施及環境,因此,需要建設完善的風險辨識評估機制,明確辨識的方式方法,不錯過每一個風險[4]。要結合地鐵運營的風險管控措施,及時觀察地鐵運營動態,找到安全隱患,在第一時間內整改解決。一旦發現異常現象,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管控,相關人員根據預警信息迅速舉一反三排查隱患,解決隱患。此外,地鐵站需要設置完善的安檢設備,安檢人員要通過專業的金屬探測儀或安檢機對乘客的包裹和乘客進行安檢,不要留下安全檢查的盲點,將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里。
結束語:綜上所述,環境、管理、設備、人員等因素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中常見安全風險因素類型,這些因素的管控情況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緊密相關。因此,地鐵運營安全管理人員應根據近期軌道交通運營安全風險事故主要類別,加強安全培訓、巡查及處理,及時發現與設備、環境、管理、人員相關的安全風險隱患,及時制定、實施針對性處理措施,保證相關安全風險的處理效率,避免安全風險擴大而對軌道交通運營效益、軌道交通事業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管國良.地鐵運營生產的不安全行為致因分析與預防[J].交通與港航,2021,5(6):69-73.
[2]龔平武.風險管控在地鐵運營安全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21(9):228-229.
[3]馬天文.地鐵安全運營的影響因素與對策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1(32):299.
[4]吳強,劉志鋼,鐘曉,等.上海地鐵運營安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思考[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20(S1):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