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波
摘要: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在各級企業中的應用度越來越廣。企業經營管理中,需要將財稅風險控制作為工作重點來抓。在信息化建設中,企業要積極利用信息化的優勢,從財稅風險管理層面著手,提高財稅信息可靠性和準確性,對經營管理與財務管理進行全面化控制,拓展財務信息化空間范圍,同時構建健全的風險監管機制,才能在信息化、無邊界化背景,實時掌控并監測到企業所面臨的管理風險,并提出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完善措施,現作以下綜述。
關鍵詞:財稅信息化;企業;風險管理;內部控制
1現階段企業財稅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時代,互聯網與傳統企業的融合更加深入,許多高科技走進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并逐步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互聯網,財稅管理通過網絡軟件及時收集和整合相關信息,建立十分完善的信息系統,在財務分析、決策控制等工作方面的信息化水平更高,效率和質量更高。財稅信息化推動財稅管理向精細化方向發展,在財稅信息的收集、傳遞等過程中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財稅信息化背景下,企業的各部門通過內部建設的較為完善的網絡運營系統推動資源和數據的共享,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更大程度地降低企業生產、運營的成本,是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前提。
2信息化下企業存在的內控風險
信息技術為企業財稅工作帶來的新的發展契機,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風險挑戰。信息化模式下的企業財稅風險,具備了新的特征和內容。如信息化的財稅數據處理會涉及到系統權限問題,在依托于信息媒介完成大量數據的核算、記錄等工作時,由于財務人員能夠在系統上接觸到其他崗位的工作內容,這就會存在財稅信息泄露等風險。信息化的財稅管理中,需要利用網絡環境來支持各種數據的采集、傳遞和存儲等,這就為企業財稅管理造成一個風險敞口,該風險敞口是面向網絡環境的,也就是會受到網絡中的病毒侵入、黑客攻擊等,導致企業財稅信息安全受到威脅[1]。信息化模式下,企業財稅內控工作受到更大的挑戰。在新的風險出現后,企業內控機制要及時進行應對反應,如嚴格控制財稅管理權限,加強信息系統安全管控等。企業還要基于信息化建設的新趨勢,去深入分析風險內控的實施方向和路徑,將信息化作為一種不斷進步的管控手段,基于信息化模式來強化財稅內控效果,將風險點都進行集中控制,積極進行財稅風險管理的支持,使財稅工作效率和質量都得到保障。
3財稅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
企業在發展中會遇到不同類型的風險和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會影響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對此,企業根據某一時段制定的發展戰略對組織內部可能存在的不確定因素進行充分的分析,并制定相關措施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為企業長期的發展服務。
3.1財稅信息化環境下,財稅風險是指企業因某種目的而刻意回避稅費繳納行為或者因稅務方面規定而無法全面掌握,進而導致企業出現經濟損失的可能性。通常情況下,企業所面臨的財稅風險屬于非系統性風險,而企業可通過內部控制機制,實現對企業財稅風險的相應管理,從而減少或規避財稅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內部控制則是指企業相關管理人員在改善自身經營管理的情況下,調整自身的經營管理策略,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效率,以此來保證企業固定資產或流動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另外,從企業發展的角度考慮,內部控制通常是為了防范企業運營管理中所出現的各項風險類型所設定的相關管理模式,以實現企業的最大化價值。
企業在財稅信息化環境下所面臨的交易風險其實是企業在業務活動中因交易環節的每個操作步驟所產生的風險顯性化。而在財稅信息化下,企業所面臨的交易風險通常以進項發票、銷毀發票以及虛假開具發票等有關,而從企業所面臨的交易風險角度出發考慮,企業的交易對象開具虛假增值稅發票等不合理或不合規現象較為復雜而且繁多,企業若是未能及時發現其中所涉及的交易風險,并進行相關業務處理,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稅風險與經濟損失,從而影響到企業的健康發展。
3.2財稅信息化環境下,財稅遵從風險是指企業的相關財稅工作人員因工作疏忽或對財務方面的相關規定缺乏準確的了解與掌握,從而違反了稅法法規的相關規定,使得某些企業人員為謀取個人利益,滿足個人需求而違反法律法規,對企業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另外,企業所面臨的財稅遵從風險普遍偏高,而在財稅信息化環境下,主要是由于信息化環境下商品目由、商品編碼控制或商品數量由單位編碼控制等所致,且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商品增值額進行的時效化調整。在企業庫存存量本就偏低的情況下,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在財稅信息化環境下通常是無法及時掌握的,但是在不遵從財稅法規時,若是違反稅收法規規定,則很容易被稅務機關發現,從而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
3.3企業在全面發展過程期間,在進行涉稅行為時,可能會出現違規或多繳納稅款的行為,而企業在應用相關內部控制管理機制的情況下,運用財稅法規規定進行納稅操作,也可能會存在操作風險,由此對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2]在財稅信息化下,企業所面臨的操作風險會成倍數增加,而此時,由于財稅信息化環境的影響,在“營改增”之后,企業的稅收政策、稅收籌劃等均發生相應變化,若是企業的相關財稅人員未能及時了解并掌握稅收法規規定的調整以及稅收政策等條例的變化,則會持續增加財稅操作風險,間接阻礙到企業的長遠發展。
3.4優化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可降低財稅風險的發生概率。企業內部環境的控制是內部控制機制中最為基礎的環節,而企業內部環境的控制,對財稅風險管理也是必要性且關鍵性的條件,因而企業需要在健康發展過程期間,運用自身的內部控制機制對財稅風險管理實行有效性管理型控制,實時識別與監控,可減少或避免財稅風險出現的可能性。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優化與調整,需要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中所涉及的財稅風險管理機制進行時效性優化,而于內部控制環境中對財稅風險管理進行調整與優化的財稅業務相關人員則必須具有正確且規范化的財稅風險管理意識,才能讓企業在財稅信息化背景下實時評估財稅風險類型,并衡量企業在內部控制環境中所涉及的涉稅業務活動,以此來規避財稅風險的發生。另一方面,企業內部控制機制中所涉及的財稅信息化建設,也需要在良好內部控制環境的基礎上有所調整,以便于實現企業與外部財稅信息化環境的銜接性,從而提高企業內部環境調整基礎上外部對企業內部財稅業務活動的時效性監督,間接為企業財稅風險的管理營造良好內部控制環境[3]。
結束語:
在財稅信息化環境下,內部控制機制是企業實現對運營管理風險進行合理化管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企業所面臨的交易風險與操作風險等均存有不同形勢持續增加,而在財稅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必須通過內部控制機制,實現對財稅風險的實時性管控,由此才能從控制內部環境、優化風險分析與評估等控制機制的角度提出可解決的完善對策,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董玉嬌.企業內部控制對稅務風險管理的影響探微[J].中國商論,2020,000(010):151-152.
[2]王丹丹.財稅信息化下的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J].中國外資,2020,451(4):150-151.
[3]宿愛民.企業財務信息化風險及內部控制策略研究[J].商訊,2020,208(18):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