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帥
(蘭州高科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市政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具有綜合性以及較強的復雜性的特點,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人員和資金,建設的周期較長。 此外,施工環境、施工人員以及施工程序這幾個方面都會對市政工程的施工帶來一定的影響,在管理方面可能會造成混亂或者資源過度消耗的情況。因此,市政工程的建設要秉持科學、合理、綠色的理念,這樣才能降低資源的消耗率,提高管理過程的規范性以及施工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為了保證市政工程的建設可以秉持科學、合理、綠色的理念,應當提倡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應用節能綠色環保技術, 以此達到盡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破壞,降低資源的消耗率的目的,提高管理過程的規范性以及施工的效率和效果。
市政工程的施工工序存在工程量大、 工序復雜、工期較長等特點, 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問題。對于現代化市政工程建設過程而言,其必然會朝著綠色節能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綠色節能技術都會被運用到市政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這樣才能建設好市政工程的綠色管理體系,并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從而加強對市政工程的管控。
市政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對周圍的動植物資源以及房屋建筑帶來一定的影響。 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 則要進行專門的保護措施,這樣才能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降低污染程度。
在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采用綠色節能環保技術能夠達到降低污染排放的效果,只有在工程的各個施工環節都采用綠色環保技術,才能提高施工過程的集成化管理程度。 在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理時,可以采用大數據管理模式。
就當前而言,工程建設管理機制亟待優化,對節能環保的管控不足,綠色節能環保技術應用保障措施未能切實落地, 最終造成工程項目無法達到預期,很難順應當代社會發展的趨勢。
施工單位缺少技術支撐,施工單位人員并未接受專業化訓練,所以往往不能夠完全保證工程綠色環保技術應用環節到位,無法系統掌握工程建設過程的有關技術手段, 面對施工技術過程中產生的諸多難題,不能在第一時間內予以遏制, 造成工程成本浪費,降低建筑工程的質量水平。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工程建設單位無法充分地掌握施工現場狀況,對建材類型、規模以及市場價格調研不過關,對過往項目設計經驗相對比較依賴,這就會造成建材超量購入,給工程項目帶來了資金上的不必要耗費。 而針對施工現場所用的基建設施裝置,并不能實現定期檢測維護,所以無法在第一時間關閉不使用的電源,大幅度地縮減了設施的應用周期,增加了能源的無用消耗。
目前,市政工程的管理體系亟待優化,管理模式相對滯后,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代社會,過往的工程管理手段很難順應當代工程項目的施工要求,傳統的工程施工技術并沒有有機地融合至信息化工程的施工環節。 造成了綠色環保施工技術沒有充分應用在工程施工上。
承包市政工程的施工單位可以通過制定合理科學的措施來降低施工過程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 在對施工周圍環境進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 制訂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按照制定好的施工進度進行施工,必要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現場施工要按照嚴格的平面圖來部署, 施工單位要制定科學的獎懲機制,這樣才能提高所有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
在綠色環保節能的大環境下,施工單位可以根據以下六個方面來對施工計劃進行優化:
(1)由于市政工程施工過程較為復雜,工期較短,因此,只有制定科學的施工順序,才能保證市民的日常出行。
(2)在制定科學的施工進程基礎上,根據各類機械設備的使用情況和頻率,為不同類型的機械配置合理的進場時間,提高機械設備的實際使用效率。
(3)在進行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時,要對施工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考慮,主要涉及施工人員、施工設備、施工材料、周圍環境、施工方法等方面。
(4)根據施工要求以及施工范圍,最大程度保留施工環境周圍的原有綠化,降低施工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
(5)在施工工作開始之前,對施工周圍的地下設備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如果存在一些重點設備要做好標記,同時也要安排人員對重點設備進行看護,盡量做到不破壞重點設備,這樣才不會給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在所有施工工作完成后,要及時恢復施工周圍的所有線路。
(6)施工單位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對施工現場的土壤環境進行合理的保護:第一,在現有的臨時設施基礎上,建設一些新的臨時設備,只有減少設備的占地量,才不會對原土壤造成一定的破壞;第二,不僅要保護原有的綠色植被,還要在施工現場的合適位置栽培一些新的植物;第三,施工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所有機械設備在放到指定位置后,要接好油盤,這樣才能防止油品泄漏,造成土地污染;第四,如果遇到雨季,要對雨水和污水進行沉淀處理之后才能匯入污水管網,這樣才不會產生地表水土流失的現象。
市政工程在施工時會產生一定的揚塵污染,施工單位要對施工區域進行遮擋,這樣才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給周圍的居民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加強揚塵的控制力度,有效避免揚塵現象的發生,這對保護施工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單位沒有制定合理的揚塵控制措施,施工人員缺乏良好的環保意識,這就降低了揚塵的控制效果。
施工單位在采用揚塵控制技術時,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對揚塵控制力度:第一,在施工材料運輸時要對揚塵進行有效控制。 由于市政工程的建設需要許多砂石料,砂石料在運輸過程中,由于顛簸會造成材料外泄的現象, 這會給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施工單位可以通過對砂石料運輸車進行密封覆蓋處理方式來有效避免材料外泄。 第二,在材料運輸完成之后,對運輸車以及車底附著的塵土進行清潔,這樣才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在運輸車裝卸完施工材料以后,要對車輛的車廂和車底進行徹底清理,利用灑水車對施工現場進行全覆蓋灑水,從而避免揚塵現象發生。 第三,對施工區域進行合理的規劃,開辟專用的材料運輸通道,強化通道內揚塵管控力度。
市政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涉及樁基施工、混凝土澆筑、振搗、路面開挖等方面,這些都會產生巨大的噪聲,所以需要根據不同的施工措施,制定針對性的噪聲控制方法:
(1)對施工現場進行封閉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時間。 如果一些施工工序容易產生噪聲,應當將此類工序安排在白天進行,施工現場和居民住宅區之間的距離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距離小于150 米,那么在晚上八點以后不要開展任何施工工作,這樣才不會對周圍的居民生活和夜間休息造成不利影響。
(2)在選擇施工設備時,盡量使用產生噪聲較小的設備,淘汰技術落后或者狀況不佳的設備,提高所有進廠機械設備的檢查頻率, 確保所有設備狀況完好。 設備使用完成以后,要對其進行保養,這樣才能使得設備在使用時處于最好的狀態。 對于一些必須要使用且會產生較大噪聲的設備而言,針對其使用頻率采取一定的降噪措施。
(3)噪聲較大的設備在使用時要輪流安排人員,盡量減少人員在噪聲環境中所處的時間。此外,施工單位還需為在噪聲較大設備附近工作的施工人員發放頭盔和耳塞。
(4)施工過程中盡量使用成型材料,鋼筋加工等過程可以在工廠中完成,加工完成以后,再通過運輸車輸送到施工現場,這樣也能有效降低噪音。
這種技術的核心原理是依托基坑側壁帷幕、坑底封底等方法防止基坑側壁有水滲進,另外使用機器完成基坑降水工作。 地區不一樣,基坑封閉降水的方法也通常存在差異,如靠近海邊的區域通常運用攪拌樁止水帷幕、地下連續墻等方法。 另外,技術工作者可依據項目真實狀況制定科學的技術指標,如依照下述方法核算封閉深度指標:
L=0.2hw-0.5b
式中:
L 為不透水層帷幕插入深度;b 為帷幕厚度;hw為水頭損失。
按照不超過1.0×10cm/s 的范圍控制截水帷幕的滲透系數。
這種技術的運行原理是把太陽能有效運用到陽臺、建筑外墻等位置,目前普遍運用光伏列陣等設施進行電能生產,用來保證暖通空調等耗能設備的正常工作。 該技術還可以對空氣進行加熱,依托屋內熱壓實現通風目標,降低通風設施的使用概率。
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涉及污水源,主要包括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兩方面。 在地基開挖過程中抽取的水、運輸車輛沖洗水、砂漿拌制過程中用到的水等都屬于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會包含許多泥沙和雜質,如果沒有經過正確處理就排放,會給施工周圍的水資源造成污染。 施工單位可以根據以下三個方面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第一,根據相關部門制定的標準排放污水。 污水排放之前,要委托專業的機構對水質量進行檢測,只有確保檢測的結果符合標準后才能排放。 第二,對于不同類型的污水而言,根據特點采用不同的處理辦法。 如果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要將污水排入沉淀池中進行沉淀,才能排入污水管網。 此外,可將生活污水輸到化糞池中進行處理再進行排放。 第三,制定相關措施對施工現場的水資源進行保護。 如果施工區域的水資源較為匱乏,那么要減少該區域地下水的抽取,對抽取的地下水進行回灌,制定相關措施確保水資源不會被污染。
市政工程的道路施工大部分都采用瀝青路面,而瀝青混合料在生產、運輸、攤鋪過程中都可能會對施工現場的大氣造成一定的污染,施工單位可以根據以下四個方面對大氣污染進行有效的防治:第一,瀝青混合料在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出廠溫度,在敏感處的下風向設置混合料拌和樓。 生產過程要采用嚴格的封閉式方法,安裝專門的粉塵回收裝置。 第二,對于運輸瀝青混合料的車輛而言,要使用篷布對混合料進行全方位覆蓋,不僅能防雨保溫,還能降低污染。 第三,混合料在攤鋪過程中要做到連續、緩慢且均勻,按照固定的速度進行攤鋪,不能隨意更改,也不能中途停止。 此外,采用專業的攤鋪機對混合料進行攤鋪,避免使用人工攤鋪。 在攤鋪混合料的同時,立即對混合料進行碾壓,碾壓的速度也應當緩慢且均勻,要控制碾壓的速度。 第四,如果市政工程采用熱拌瀝青路面,確保路面在攤鋪和碾壓完成以后, 其溫度自然冷卻到50℃以下才能開放使用。
綜上所述,對于市政工程而言,其施工過程可能會對施工環境造成生態污染, 浪費大量的資源和能源,這就使得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市政工程的施工。 因此,施工單位要加強節能綠色環保理念的學習,在保證建筑質量的基礎上強化環保建設。 在施工時運用節能環保技術, 充分發揮當下節能環保體系的優勢,這不僅會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還會帶動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