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海軍
為解決現有的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企業管理中存在資金投入量大的問題,開展建筑工程中機械設備及物資材料管理優化分析研究。從機械設備及物資材料管理單元劃分、流程設計、信息化管理三個方面研究一種全新的管理方法,實驗結果表明,研究方法的資金投入在各個方面都明顯小于對比方法,總資金投入上更是縮小了1倍以上,進一步證明了該方法的高效性。
本文從建筑工程企業活動角度出發,在對機械設備以及物資材料管理時,不僅要在管理方法中設計具體的業務流程,同時還需要從建筑工程企業的生產、經營以及技術角度對管理方法的實施等方面進行整體設計。由于在具體建筑工程項目中,其各項活動都具有周期長、投入大的特點,因此在管理時需要劃分各個單元,這種分單元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方法的精度。根據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的使用及需求,將其具體劃分為10個基本管理單元。表1為這10個基本管理單元的具體管理內容。
結合表1中的內容,本文將建筑工程當中所有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的管理單元根據其不同流程、作用等方面劃分為10個基本管理單元。其中機械設備的管理單元為5個,物資材料的管理單元為5個。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建筑工程企業內部每個部門和崗位分工必須明確,同時還需要清楚地了解到不同工作的先后順序。

表1 10個基本管理單元的具體管理內容
在完成機械設備及物資材料管理單元劃分后,以此為基礎分別設計不同單元內容的管理流程:
第一,針對機械設備配置管理單元。根據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和工期編制設備需求計劃,結合本單元設備資源情況審核結果完成設備的調劑、采購和租賃,并形成配套的設備配置管理方案。
第二,針對機械設備采購審批。根據不同編制設備采購計劃完成采購審批,若設備采購單價不超過10萬元,由企業內部相關部門自行審批;若設備采購單價超過10萬元,由機械設備物資部進行審批;若設備采購單價超過50萬元,或總金額達到250~500萬元時,則由設備專題會進行審批;若設備采購單價超過500萬元,則由總經理辦公會審批。
第三,針對機械設備調撥管理單元。由設備調入單位提出設備需求申請,再由設備物資部審核其申請內容,審批通過后下發批復文件,若不同意文件內容由設備調入單位執行批復調整方案;若同意文件內容則簽訂相應的租賃、轉讓協議,完成對資產財務的處理,最終需要產權單位設備管理部門變更設備固定資產臺賬信息備份。
第四,針對機械設備轉場管理單元。由設備退場單位提出申請報告,經產權單位設備物資部審批后下發批復意見,若不同意文件內容則執行批復;若同意文件內容則辦理有關設備的退場并由設備退場單位和設備接收單位負責對設備的發運,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產權單位設備物資部還需要對交接內容進行備案。
第五,針對機械設備租賃管理單元。由建筑工程企業進行對設備的調配、采購和租賃,若未經過有關部門審批,則重新調整租賃方案;若經過審批,則開展相關租賃業務。由項目設備管理部門按照合同設備進廠驗收,并由現場施工管理部門現場確認設備的具體使用情況。
本文上述中#006~#009管理單元與相應的機械設備管理類似,因此可仿照其完成相應的管理流程。針對剩余或廢物資材料管理單元應當由項目部門進行清點和登記,通過提交預處理申請,并在得到上級部門批準后,將此類資源轉交給廢舊物資處置部門,特別是項目財務部門與其協商處理此類資源,從而完成各類資源的管理。
根據上述流程完成對機械設備及物資材料實際管理后,還需要對其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數據通過信息評估和備份,實現信息化管理。結合當前建筑工程領域當中新興的BIM技術,通過Architectural Modeler建模軟件完成對設備及材料的輕量化和Web展示,并通過Architectural Modeler軟件對配置、采購、調撥、轉場、出入庫等各個階段相關闡述變化進行實時控制。除此之外,在Architectural Modeler軟件當中還可以結合數據容量控制方法,計算不同設備及材料的具體容量值,充分利用建筑工程企業現有的各類資源。容量值計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公式(1)中,iC表示為建筑工程中機械設備或物資材料的實際存儲容量大小;i表示為設備或材料的具體數量大小;k表示為一個施工項目當中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Mi表示為針對不同機械設備或物資材料的檢索方式種類;δ表示為機械設備潛在磨損量或物資材料消耗量;n表示為不同種類的機械設備和不同種類的物資材料編號。利用公式(1)計算得出建筑工程企業實際的資源管理容量值,將這一數據作為基礎對已有機械設備或物資材料實施信息化分配決策。同時在保證建筑工程順利實施的要求下,提取有關各類資源的關鍵數據,建立二次數據表格并完成資源數據備份。同時在存儲各類資源時,還應當記錄機械設備或物資材料的具體存放位置和具體施工位置等相關信息。在完成建筑工程項目中的每一環節時,都需要利用上述公式對建筑工程企業實際的資源管理容量值進行重新計算,以此方便各類資源信息的實時更新,從而避免由于長時間缺乏管理造成數據丟失的現象,進而產生資源管理損失的問題。
本文選擇某地區某工程企業作為實例,通過結果量化的方式,驗證本文提出的建筑工程中機械設備及物資材料管理方法的實際應用效果。該工程企業的綜合施工能力超過45億元,現有職工人員2000余名,其中1000名左右為技術型專業人員。該工程企業主要負責大修改造各類道路、鐵路。現將該工程企業當中的所有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劃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利用本文提出的管理方法對其進行管理,另一部分利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對其進行管理。為方便對兩種管理方法的比較,本文將用于管理方面的資金投入作為評價兩種方法的量化指標。資金投入當中具體包含了人員勞務費用、用于實現管理的設備費用等共5項費用總和。將兩種管理方法的實驗結果進行記錄,并繪制成如表2所示的實驗結果對比表。

表2 兩種管理方法實驗結果對比表
由表2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本文管理方法的資金投入在各個方面都明顯小于傳統管理方法,總資金投入上更是縮小了1倍以上。在兩種管理方法均達到相同的管理目標時,資金投入越少說明在對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管理過程中浪費的資源越少,管理方法越有效。因此,通過對比實驗證明,本文提出的建筑工程中機械設備及物資材料管理方法能夠有效實現對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的高效管理。
本文針對當前建筑工程企業資源浪費現象嚴重的問題,開展對其相關資源的管理方法研究,通過研究提出一種全新的管理方法,并通過實驗證明了該方法的可行性和應用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