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芳 嚴竹 劉璐姣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護理對抗心衰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影響價值。方法:68例抗心衰起搏器植入患者,隨機分2組,每組34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常規護理(參照對照組)聯合集束化護理。結果:術前無差異,術后觀察組GCQ評分更高,NRS以及SAS評分更低(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結論:集束化護理可提高患者舒適度,減輕生理疼痛并改善其心理情緒,患者滿意度高。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抗心衰起搏器植入;護理價值
心衰作為臨床高危疾病,治療難度較大,抗心衰起搏器植入術即通過植入抗心衰起搏器的方式達到治療效果,臨床應用率高,但圍術期患者心理情緒不佳,生理疼痛明顯,故整體舒適度較低,影響手術效果。因此,專家建議應用集束化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間選擇68例抗心衰起搏器植入患者,隨機分2組,每組34例,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62-70(66.11±2.45)歲。觀察組男21例,女13例,年齡60-69(66.17±2.43)歲。組間資料對比,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心衰診斷標準;②知情同意并簽字。排除標準:①并發重要臟器疾病;②精神疾病。
1.2操作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抗心衰起搏器植入術。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術前準備,術中手術協助和指標監測,術后運動指導。
觀察組行常規護理(參照對照組)聯合集束化護理:(1)術前心理疏導:保持微笑服務,日常護理中體現高品質服務,多和患者交流談心,注意保護患者自尊心,充分理解和支持患者,介紹成功治療案例,幫助其樹立可見的治療目標,提高治療信心。(2)術后舒適護理:①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鍛煉局部關節和肌肉運動,并進行深呼吸和擴胸運動,以患者耐受力決定鍛煉時間和次數。②科學評估患者的疼痛情況,通過按摩肢體、腰背方式緩解疼痛。
1.3觀察指標
采用GCQ量表評價患者舒適度,分值28分-112分,分值和舒適度正相關,采用NRS量表評價患者疼痛感,分值0分-10分,分值和疼痛感正相關,采用SAS表評價患者焦慮情緒,分值和情緒表現正相關。
護理滿意度:采用科室自制表,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計算排除不滿意患者。
1.4統計學處理
SPSS25.0版本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χ)和計量(t)資料,差異顯著(P<0.05)。
2結果
2.1術前后GCQ、NRS以及SAS評分
表1結果:術前無差異,術后觀察組GCQ評分更高,NRS以及SAS評分更低(P<0.05)。
2.2護理滿意度
表2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
3討論
心衰臨床危害性較大,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抗心衰起搏器植入為可行治療方案,為進一步提高手術效果,應給予患者良好的護理干預。
集束化護理即由一系列臨床證明有效的護理元素捆綁實施,如此就能夠比單獨實施某一項措施更加科學有效,本次試驗中集束化護理主要是進行心理護理和舒適護理,以心理護理為基礎,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其治療信心,舒適護理即在術后立即進行肢體運動逐步引導患者鍛煉肌肉收縮和關節活動能力,恢復身體活力,同時配合和疼痛干預緩解患者生理疼痛,提高舒適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觀察組患者GCQ、NRS以及SAS評分、護理滿意度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同上述對集束化護理護理優勢和作用的分析相互印證,判定可信。
綜上所述,集束化護理對抗心衰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護理優勢明顯,可改善患者心理情緒并提高其舒適度,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1] 孫慧, 顏燕, 李仁全,等. 集束化護理對起搏器植入術后不適感的影響研究[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9, 35(32):5.
[2] 李菲, 馬爽, 陳蕾,等. 起搏器植入術中嚴重并發癥患者的急救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7, 33(1):3.
[3] 眭菓, 曹勍, 鄧曉劍,等. 集束化護理在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患者快速康復中的效果觀察[J]. 四川醫學, 2019, 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