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雙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針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實施動態吞咽障礙評估及康復護理干預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康復醫學科收治的90例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方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行動態吞咽障礙評估及康復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吞咽功能評分情況、生活質量情況、神經功能恢復情況、口腔衛生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礙、生活質量(SWAL-QOL)評分狀況均較差,兩組患者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實施動態吞咽障礙評估及康復護理干預,臨床效果顯著,有助于促進患者吞咽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預后,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早期篩查評估;康復護理干預;腦卒中;吞咽障礙
近年來,由于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加之相關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老年性相關疾病發病率有逐年增高趨勢。其中,腦卒中發病率相對較高,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及正常生活,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第二位疾病。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表現出高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四高”顯著性特征。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雖然針對腦卒中患者實施治療已經可以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挽救生命,但其臨床癥狀難以消失,吞咽功能障礙是其中之一。吞咽障礙不但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同時還可能進一步造成窒息、吸入性肺炎、脫水以及電解質紊亂等相關并發癥。這不僅導致患者的病情加劇、住院時間以及神經功能恢復時間延長,同時也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加大家庭經濟支出壓力。既往針對患者實施相關常規護理,可以產生一定的臨床效果,但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本研究旨在探索分析針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實施動態吞咽障礙評估及康復護理干預的方法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康復醫學科收治的90例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5例,女10例;年齡43~66歲,平均年齡(52.24±5.42)歲;病程1~4個月,平均病程(2.23±0.52)個月。研究組患者中,男33例,女12例;年齡45~64歲,平均年齡(51.42±4.85)歲;病程1~5個月,平均病程(2.54±0.64)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相關常規方式護理。
研究組患者均予以動態吞咽障礙評估及康復護理干預。①早期篩查評估。吞咽功能障礙實際上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并非一成不變。不同時期、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礙,所需的護理方法具有明顯區別。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吞咽功能障礙情況實施動態分析,準確掌握相關結果數據,了解患者主觀感受以及適應性,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合理調整患者的飲食方案。②心理護理。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由于癱瘓、言語受限以及吞咽困難等相關癥狀,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十分容易產生焦慮、暴躁等嚴重負性情緒,其依從性相對較差,不利于護理干預工作的順利開展,降低護理質量。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準確把握患者的心理狀態,積極實施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以及健康教育,引導患者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③吞咽功能康復護理。通過有效的口咽應激反應,逐漸提升患者的咀嚼肌以及口輪匝肌等功能恢復效果,避免其吞咽肌群持續緊張,提升和刺激吞咽反射,提高吞咽能力。積極開展舌肌康復專項訓練,引導患者向兩側及前方盡力伸舌,并向不同方向實施運動。如果無法自主伸舌,護理人員則以手指包裹紗布實施牽拉,以改善患者的舌部運動水平。積極開展頸部活動訓練,指導開展頸部提肩和沉肩等訓練,提高其頸部活動能力,降低誤吸率。
1.3觀察指標
吞咽功能評分情況。分別于護理前以及護理后3周,以洼田式飲水試驗方式實施評價,滿分5分。分數越高,對應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礙表現越嚴重。
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并記錄患者是否發生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癥、吸入性肺炎、誤吸等相關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癥+吸入性肺炎+誤吸)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吞咽功能、SWAL-QOL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礙、SWAL-QOL評分均較差,兩組患者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3周后,兩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礙評分均降低、生活質量SWAL-QOL評分均升高,研究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礙、生活質量SWAL-QOL評分分別低于、高于同期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4.44%,低于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44.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年來,多種相關因素的交互作用導致腦卒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腦卒中是患者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堵塞等因素造成的腦組織缺血性疾病。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該病在全球疾病病死率中位列第二。臨床實踐中,腦卒中主要分為出血性腦卒中以及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比例相對較大。患者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如果患者沒有進行良好治療,則死亡率極高。
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均予以常規方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均予以動態吞咽障礙評估及康復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礙、SWAL-QOL評分均較差,兩組患者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并發癥發生率情況方面,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了該護理方式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針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實施動態吞咽障礙評估以及針對性康復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加快其吞咽功能恢復,保障患者的良好生活質量,防止相關并發癥發生,預后情況較好,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邵婷婷,陳凌.中醫康復護理聯合中藥藥棒咽刺激干預腦卒中口腔期吞咽障礙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0,52(24):157-160.
[2]何靜,徐冬梅,朱菊訓,等.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預防誤吸的集束化康復護理[J].中國護理管理,2020,20(S1):25-26.
[3]魯倩.腦卒中伴吞咽障礙患者的康復護理及心理護理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30):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