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 張敏
摘要:新疆高校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上承擔著重要責任,新疆高校要明白自身教育的使命與責任,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新疆各高校要認真把握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深刻認識到內外部教育環境的機遇與挑戰,明白鑄牢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重要價值,探索新疆高校正確發展的道路,制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新疆;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對策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牢事關祖國的統一,對推進民族團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新疆高校,要把握時代趨勢,注重健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體系,實現各民族團結統一。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針對民族團結發展提出了相應要求,要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這是十九大報告對民族發展的文件要求,給新時代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新疆各高校要深刻領會并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落在實處。
一、新疆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重要價值
1、有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新疆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各民族團結奮進,共同發展。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指引下,全體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斷奮斗,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只有培養和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體中華兒女才能心往一處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集思廣益,獻計獻策。為中國夢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努力,搭建橋梁,提供心理支持。
2、有助于增強全體學生的中華文化認同
新疆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助于增強全體學生的中華文化認同,在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上,新疆高校承擔著重要責任,新疆高校要不斷健全這一教育體系,為全體學生增強中華文化認同貢獻力量。文化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靈魂,只有不斷強化學生的文化培養,民族才能得到快速的發展。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中,中華文化占據著重要地位,成為推動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從本質上看,中華民族的共同體意識即要認同中華文化,喜愛中華文化,發展中華文化。作為各民族聚居地之一的新疆,如何處理民族問題,成為新疆社會治理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新疆高校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斷通過培養的方式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產生認同,加深對國家以及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3、有助于幫助新疆快速發展與建立和諧社會
新疆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助于新疆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和諧社會的建立。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來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要實現新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幫助新疆建立和諧社會,需要依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支持,新疆高校要明確教育目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教育主線,以教育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對社會產生影響,在社會形成較好的民意,開展系列愛國主題教育活動,弘揚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精神,在培育上下功夫,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牢夯實基礎,幫助新疆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和諧社會的建立,搭建新疆經濟發展一片繁榮的景象。
二、新疆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具體對策
1、以政治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新疆高校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通過黨的政治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高校要堅持黨的政治建設不放松、不動搖,在各項工作的開展中將黨的政治建設放在第一位,將教師與學生的思想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聚焦新疆的發展戰略,按照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辦好教育,堅決反對分裂民族的行為,以維護祖國統一開展教育工作。一要將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教育的全過程。在教育的過程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嚴格按照黨的教育方針實施教育;二要發揮黨建引領教育的作用。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上要突出黨建作用,將黨建與學科建設相結合;三要建立組織保障;四要強化監督意識,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積極推進民族團結。
2、以思想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新疆高校要以思想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思想教育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養十分重要,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要結合時代發展要求以及經濟發展實際開展教育,從學生思想培養的實際出發思考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方式。創新教學方式,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思想教育中強調愛國主義教育,打造特色思政課堂。首先,要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通過搭建科學的育人體系,組織相關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開展多樣化的文化活動,拓寬思想教育課程的教學范圍;其次,要強調多元一體的思想課堂。在尊重民族文化差異性的基礎上促進民族融合發展,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增進各民族師生之間的聯系,形成青春向上、愛國思想的課程體系。
3、以教學改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新疆高校要堅持以教學改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在教學改革背景下,高校的課程改革也應運而生,在如何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高校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并集合教學改革的措施,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開展。本著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結合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學校堅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各學科的改革過程中,不斷優化師資力量,配置教學資源,強化隊伍建設,提升學科管理能力。不斷引導教師在課程設計過程中融入新疆歷史,增強學生對新疆地方史的學習,并結合思政課教學改革的相關要求,創新人才培養的方式。
4、以理論科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新疆高校要堅持以理論科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對新疆的高校來說,要充分借助學科以及人才優勢,提升理論科研水平,系統性、完整性、全面性的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分析高校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上存在的不足,在分析不足的基礎上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結合新疆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路徑,同時高校要整合社會資源,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系列活動,創新教學形式,建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培養平臺,將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提升新疆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質量。
結束語:新疆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直接關系著高校教育教學的質量,新疆高校要意識到自身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并為之而不斷努力,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上新疆高校要善于創新方式方法,結合新時代的教育要求,探索更為高效的教學方式,為共同體思想培養創造條件,共建新疆美好家園。
參考文獻:
[1]譚天美,劉燕群,歐陽修俊.高校校園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初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38(5):4.
[2]郭冠妍,曹傳明,努爾麥麥提·吐爾孫.非民族高校少數民族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J].2021.
[3]李連富,陳永正.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與實踐[J].教育評論,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