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民 王晴 馮杰 魏志華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測定了白芍生品及5種炮制品(清炒白芍、醋制白芍、酒制白芍、土炒白芍和麩炒白芍)中芍藥苷、芍藥內酯苷、沒食子酸、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及兒茶素等5種成分含量,結果表明白芍生品中芍藥苷含量高于其他炮制品含量,其高低順序為生品>酒制品>醋炒品>麩炒品>清炒品>土炒品,而白芍生品中芍藥內酯苷含量低于其他炮制品;清炒白芍中沒食子酸含量最大為0.132%,酒制白芍中含量最小為0.106%,其含量順序為清炒品>麩炒品>土炒品>醋炒品>生品>酒制品;白芍生品中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含量最低(0.259%),而酒制白芍中最高(0.297%),其含量順序為酒制品>炒制品>麩制品>醋制品>土制品>生品;所有炮制品中兒茶素含量變化不大。
關鍵詞:白芍;炮制;HPLC;成分檢測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廣泛應用于人及動物疾病的治療,但需經炮制后入藥;其炮制方法多樣,常用炮制品有生白芍、清炒白芍、酒炙白芍、醋炙白芍、麩炒白芍、土炒白芍、硫磺熏蒸以及發酵等多種,不同的炮制方法對其化學成分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影響其臨床療效;202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對生白芍、炒白芍和酒白芍有較完善的質控標準,但對其炮制品沒有明確的質量控制標準,容易造成炮制品在臨床應用時質量參差不齊,炮制品質量難以得到保證。本研究通過對不同炮制品中多種標示性成分進行定量檢測,以期為白芍炮制加工提供依據,同時為完善白芍不同炮制品的質量標準提供些許參考。
1儀器與材料
實驗所用主要儀器有Waters-e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BSA224S-CW十萬分之一分析天平(賽多利斯特科學儀器有限公司)、FL-1封閉電爐、SC-1000Y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機、101-3A型電熱鼓風干燥箱、KQ-100DB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器以及鐵鍋等。藥材及試劑有白芍生品(購于鄭州瑞龍飲片公司)、芍藥苷、芍藥內酯苷、沒食子酸、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和兒茶素等對照品(均購于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黃土、麩皮、黃酒、白醋、甲醇(色譜純,3000 mL,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乙腈(色譜純,3000 mL,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娃哈哈純凈水、乙醇及磷酸等。白芍炮制品及炮制方法見表1。將白芍生品及其5種炮制品放涼,使用高速多功能粉碎機將其粉碎后,過60目篩,裝入分裝袋,標記,備用。
2樣品的制備
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用十萬分之一分析天平分別精密稱取干燥至恒重的芍藥苷、芍藥內酯苷、沒食子酸、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和兒茶素等對照品適量于6個10mL棕色容量瓶中,加75%甲醇溶解并定容,制成對照品儲備液;取各對照品儲備液配制成每1 mL含芍藥苷50.10 μg、芍藥內酯苷50.20 μg、沒食子酸50.10μg、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50.10μg和兒茶素50.20 μg的混合對照品溶液,于4℃冰箱保存,上機測定前用0.22 μm微孔濾頭濾過。
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取白芍生品及其5種炮制品粉末各0.1 g,精密稱定,分別倒入6個50 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各加入稀乙醇溶液35 mL,使用超聲儀超聲30 min,溫度設定為30℃,然后放入離心機中進行離心,取上清液轉移至容量瓶中,加稀乙醇定容,搖勻,過濾,取續濾液,即得,保存于4℃冰箱。上機測定前用0.22μm微孔濾頭濾過。
3含量測定
3.1 色譜條件
GS-120-5-C-A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采用0.1%磷酸溶液(A)和乙腈(B),檢測波長設置為230nm,柱溫為30℃,流速為1.0 mL/min,進樣量為10 μL;梯度洗脫程序為0~5 min,10%~15% B,5~25 min,15%~25% B,25~45 min,25%~65% B;理論板數按芍藥苷峰計算應不低于2000。
3.2方法學考查
3.2.1穩定性試驗
制備芍藥生品溶液后0、6、12、24和48 h,按照“3.1”項色譜條件分別測定芍藥苷、芍藥內酯苷、沒食子酸、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和兒茶素等5種成分,根據色譜參數,計算5種成分峰面積的RSD分別為1.36%、1.78%、1.69%、0.94%和1.68%。表明48 h內供試品溶液穩定性良好。
3.2.2 精密度試驗
按照“3.1”項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芍藥苷對照品溶液,連續進樣6次,根據色譜峰參數,計算其峰面積的RSD為0.58%;同樣方法得對照品芍藥內酯苷、沒食子酸、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和兒茶素峰面積RSD分別為0.76%、0.62%、0.88%和0.76%,均小于3%,表明HPLC儀器精密度良好。
3.2.3重復性試驗
按照“3.1”項色譜條件進樣測定制備好的芍藥生品溶液6次,根據色譜參數,計算5種成分峰面積的RSD分別為2.18%、2.42%、1.85%、1.79%和1.88%,均小于3%,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3.2.4線性關系考察
芍藥苷對照品溶液稀釋處理后,按照其濃度的0.1、0.4、0.8、1.2、1.6和2.0倍依次上機,得到進樣量X與峰面積Y的關系方程式為Y = 13469.568X-146.328,r = 0.9992,表明芍藥苷在0.1000 -1.2000 mg間成良好的線性關系;同樣方法得到對照品芍藥內酯苷、沒食子酸、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和兒茶素進樣量X與峰面積Y的關系方程式分別為Y = 11398.684X-310.248(r = 0.9995)、Y = 10529.443X-136.448(r = 0.9992)、Y = 10785.426X-144.398(r = 0.9996)和Y = 10875.523X-156.287(r = 0.9994),其進樣量和峰面積之間均為良好線性關系。
3.3 含量測定
將對照品和供試品溶液用0.22μm微孔有機濾頭濾過,分別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得到HPLC色譜圖,根據色譜峰面積,利用外標一點法計算各成分含量。
4 結果與分析
利用HPLC法測定白芍生品及5種白芍炮制品中芍藥苷、芍藥內酯苷、沒食子酸、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和兒茶素的含量,結果見表2。
4.1芍藥苷含量
由表2知,所有白芍供試品中,芍藥苷含量均大于1.6%,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規定的白芍質量控制標準。白芍生品中芍藥苷含量高達2.98%,高于供試品中其他炮制品含量,說明白芍生品在不同的炮制過程中,芍藥苷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其機制可能有兩種,一種是炮制過程中的高溫加熱條件使得芍藥苷部分分解,另一種可能是芍藥苷與炮制輔料發生反應而損失。芍藥苷質量分數從高到低順序為生品>酒制品>醋炒品>麩炒品>清炒品>土炒品,該趨勢與連德明、劉素香等研究結論相似,而連德明研究報道中所測定白芍生品中芍藥苷最高含量為1.95%,酒白芍中為1.92%。遠低于本實驗相應炮制品中芍藥苷質量分數。芍藥苷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收載白芍藥材的指標性成分,其炮制工藝對其含量影響較大,所以制定炮制加工標準對中藥質量標準制定有重要意義。
4.2 芍藥內酯苷含量
供試品中醋制品所含芍藥內酯苷最多,麩制品中芍藥內酯苷含量與其無差別,其次是酒制品、炒制品、土制品,而白芍生品中芍藥內酯苷最少(見表2)。白芍經炮制后,其臨床效果存在變化,與藥物本身成分含量變化相關。白芍生品中芍藥苷含量較高,而經炮制后白芍炮制品酸性和寒性降低,具有了抗驚厥、鎮痛鎮靜之效,而該藥效正是芍藥內酯苷所具有,推測可能是白芍生品中芍藥苷經炮制后,促進了芍藥內酯苷成分含量的增加。劉素香等通過采用HPLC法測定白芍及其炮制品中芍藥內酯苷含量,整體小于本次試驗測定結果,芍藥生品中芍藥內酯苷含量最低,與本試驗結果一致;而土炒品中含量最高,麩炒品大于酒制品和醋炒品,與本試驗結論相左。由于本試驗和劉素香等測定方法相似,所以,造成結果不同的原因應歸因于炮制過程中,而炮制方法、輔料成分、熱量等因素的差異,使得部分芍藥苷轉化為芍藥內酯苷時比例不同。
4.3沒食子酸與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含量
白芍生品中沒食子酸含量為0.116%,高于酒制白芍,而低于其他炮制品,其中清炒白芍中沒食子酸含量最大為0.132%,而酒制白芍中含量僅為0.106%;沒食子酸質量分數從高到低順序為清炒品>麩炒品>土炒品>醋炒品>生品>酒制品,該趨勢與于定榮等報道相似,而其研究結果中相應炮制品沒食子酸含量均低于本實驗所測數據。沒食子酸是一種有機酸,易溶于醇,在酒制過程中,高溫條件下,可能會失去二氧化碳成焦性沒食子酸,使得檢測時沒食子酸含量降低。全部炮制品中的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含量均比白芍生品高,酒制白芍中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含量最高為0.297%,說明炮制過程中,輔料、溫度等因素促進了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的溶出或者生成,其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其質量分數順序為酒制品>炒制品>麩制品>醋制品>土制品>生品。
4.4兒茶素含量
白芍生品、清炒白芍和土炒白芍中兒茶素含量均為0.035%,低于酒制白芍、麩炒白芍和醋制白芍,而后三者中兒茶素含量接近,本試驗中所用白芍生品直接購買于藥店,無白芍藥材,沒有測定白芍藥材中兒茶素含量。于定榮等研究證明白芍藥材(含兒茶素較高)切制后(為白芍生品),兒茶素含量明顯降低,而白芍生品炒制后含量基本保持不變,酒制和醋制后兒茶素含量均明顯增加,但沒有到達白芍藥材含量值。究其原因可能是兒茶素不穩定,白芍藥材中含量較高,切制時,高溫使其分解,使得白芍生品中含量偏低;后經輔料催化,在加熱條件下,兒茶素分解物又可能重新合成了部分兒茶素,具體機制可做更深層次研究。
5 結論與討論
中藥炮制是否得法對中藥藥效影響很大,在炮制過程中其諸多成分會發生變化,有些成分含量會增加或減少,甚至消失,有些成分可能是新生成物。因此,研究中藥炮制前后理化性質的變化以及同種中藥不同炮制品的理化性質的差異,對探討中藥炮制作用和原理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看出,白芍炮制品中芍藥苷、芍藥內酯苷、沒食子酸及1,2,3,4,6-五沒食子酰基葡萄糖含量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原因除了與各成分自身物化特性有關外,輔料成分、用量、溫度及炒制火候的把握等炮制方法也起到關鍵性作用,比如芍藥苷、芍藥內酯苷及兒茶素等成分易溶于水或醇等,在炒制(加熱)過程中不穩定發生分解。所以,加強白芍炮制方法的規范與統一,有利于實現其飲片質量控制,從而保障其質量與臨床安全用藥。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 115-120.
[2] 于定榮, 鄧志灝, 翁小剛, 等. 炮制加工對白芍中9個成分含量的影響[J]. 中藥材, 2020,43(12): 2909-2913.
[3]劉素香, 黎陽, 豐晶, 等. 不同炮制方法對白芍質量的影響[J]. 藥物評價研究,2010,33(02):125-128.
[4]黃斐然, 張澤國, 徐富菊. 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對白芍質量的影響研究[J]. 中獸醫醫藥雜志,2015, 34(4): 31-33.
[5]連德明. 白芍不同炮制品芍藥苷含量測定及其鎮痛作用的比較研究[J]. 北方藥學, 2017, 14(2): 136.
[6]吳國學. 不同炮制方法對白芍中多種化學成分的影響分析[J]. 國醫論壇, 2018, 33(4): 62-63.
[7] 胡雨, 金傳山, 張偉. 不同炮制方法對白芍質量的影響[J].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 34(2): 91-94.
基金項目: 河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19B360002);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院級重點培育學科-中獸藥生藥學項目(41000003)
作者簡介: 王新民(1970—),男,河南虞城人,博士,副教授,從事中藥制劑分析教學及相關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