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紅麗
摘 要:基于現代化教育背景,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將充分調動信息技術的直觀性、形象性和具體性的優勢,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科學有序進行,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文章將闡述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意義,繼而分析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現狀,最后提出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優化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優化途徑
引言
伴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當前教育教學逐漸傾向于現代化教育。而針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技術優勢,其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將有利于促進學生形象思維過渡為抽象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同時它還將幫助教師提高授課的效率,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促進其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將有利于促進現代化教育的快速深入,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從而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意義
首先,基于信息技術的形象性、直觀性和具體性,其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第一,信息技術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幫助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特點增強漢字和拼音的記憶與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和拼音能力。第二,信息技術的具體性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幫助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特點加深閱讀理解或寫作反思時的知識內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其次,基于信息技術的互聯網基礎,其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有利于豐富語文學科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世界信息共享、快捷獲取等傳播優勢開拓語文教學的資源空間,從而達到豐富學生見聞的教學目標。最后,基于信息技術的互動優勢,其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有利于增強師生課后的知識互動,即幫助師生構建一個信息交互的空間,一方面便于教師為學生提供指導性的學習建議,另一方面便于為學生提供求知解惑的學習渠道,從而落實師生之間的高效雙向互動,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合力的形成。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現狀
首先,分析教師的使用情況可知,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時常常出現“喧賓奪主”的情況,即教師使用信息技術過度而忽略教學的根本,進而不利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其次,分析信息技術的創新性特點可知,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時仍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進而導致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形式較單一、效果較片面,從而不利于促進信息技術教學價值實現最大化,不利于促進語文素養的培養工作落實。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優化途徑與方法
(一)視頻演化,促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為促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教師可以采取視頻演化的信息技術形式促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即利用信息技術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以及漢字的象形特質為學生展示簡單漢字的演化,幫助學生利用形象性思維完成漢字的記憶與理解,從而促進學生語文抽象思維的培養,直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例如,根據部編版一年級上冊《日月水火》的識字章節,教師可以利用動畫制作軟件為學生演示太陽、月亮、流水和火焰由圖形走向漢字的歷程,從而增強學生的漢字記憶與抽象思維,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二)情境創設,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為促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教師可以采取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輔助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或者基于情境創設與信息技術的相互作用,為學生營造易于學生理解的閱讀背景,從而促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例如,根據部編版六年級上冊《七律·長征》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與情境創設的結合,為學生直觀形象地展現長征的時代背景,從而加深學生對此的認知與理解,促進學生對長征精神內涵的深入感悟,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促進學生的情感教育發展。
(三)電子筆記,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為促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便利性引導學生建立具有靈活性、框架性的電子寫作筆記,從而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與信息技術的實際整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首先,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建立寫作筆記的方向,如描繪景色、抒發感情等好詞好句積累或倒敘、插敘等敘事順序意義等,促進學生有的放矢;同時這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框架意識或提高信息整合能力。其次,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認識電子筆記的便利性,提醒學生及時補充不同框架下的寫作筆記,逐漸豐富自身的語文素養與見聞,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日積月累。
四、結語
綜上,為促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教師可以采取視頻演化、情境創設以及電子筆記建立等形式促進小學語文具體的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整體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于淑芬.淺論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結合中卓越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9(06):168.
[2]田軍輝.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整合作用[J].學周刊,2019(08):14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