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英 梁俊俊 李俊桃 徐力 杜晉華
摘要:當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對初中生的素質培養日益關注。初中語文教學是一種與現實緊密聯系的啟蒙教學。通過對語言的研究,既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水平,又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當前我國初中語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他們的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從閱讀和寫作兩個方面探討了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結合;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在初中階段,讀、寫是學生最基礎的語言知識,是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補充。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手段和策略,確保教學效果。在當今社會,讀、寫相融合是評價人才的主要途徑,初中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和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寫相融合的素質。所以,在語文閱讀中,應重視對學習者的有效教育。
1、初中語文讀寫訓練的作用
21世紀,人類社會全面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使得現代社會日益國際化、智能化,為人們的信息傳遞提供了更為高效的途徑。從信息時代的特殊特征出發,人們在創造財富、培養人才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的變革。不管是從教育的發展,還是從培養人才的角度來看,素質的平衡發展,都是以個體的、和諧的方式來實現的。語文的教育具有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而當代語文的教育又具有互聯網化的趨勢。所以,通過個人的訓練,新的和舊的知識會被整合,交流,在一定的時間里,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無論何種文學作品,都能折射出作家的生活情懷,而寫作則是展現個人人格的最佳途徑。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為終身發展打下牢固的根基。
2、初中語文讀寫訓練的有效策略
2.1重視閱讀,重視閱讀和寫作
由于缺乏自制能力,導致學生難以自主地閱讀,因此,老師應轉變這種狀況,讓孩子們在早上讀書的時候,在上課的時候,在課間和放學后,都要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同時,也要發揮父母的監督功能,讓孩子們喜歡讀書。如果學生們自己想要朗誦,那么他們就會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閱讀。而這樣的閱讀,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給孩子更多的閱讀時間也能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比如,學生們在讀《岳陽樓記》時,往往讀不懂課文中所說的是什么,這對學生的學習是不利的,所以老師可以在教授這本課文之前,請學生朗讀,閱讀課后筆記,努力領會其中的含義。如今的網路很普及,老師也能指導同學查找相關資料,觀看岳陽樓相關影片,使同學們能夠對其所讀的文字感興趣,從而使他們能夠進入下一步的課程,從而加深對文本的了解。
同時,老師還可以通過在課后的情景中進行人物扮演,使同學能夠更好地了解文本,從而提高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的效率。在掌握了課文的總體之后,在進行寫作訓練時,其學習的成效會更好。
2.2尋找閱讀資料并尋找文字資料
閱讀與寫作是在閱讀與寫作的交互過程中,從閱讀與寫作的互動中,深入挖掘詞匯的規律與特征,并在閱讀與寫作的溝通中生根發芽。不管是初中生、初中、初初中生,他們不但要重新搜集資料,而且要按照報導的內容,把自己對不同的內容的理解與想象,寫成自己的看法。請用新的語言材料和文字。讓自己的消息變得更加豐富。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有一定的思想和教育意義,在詞匯、句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所以,老師要把握好這個契機,豐富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讓學生在原有的故事中不斷地重復和延伸。總體來說,閱讀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情感。基于閱讀,還可以幫助學生對記憶中儲存的知識進行重組和篩選,從而促進創造性的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表達方式,并在學習各種文體的同時,不斷積累各種固定的內容。比如,在一些文章的編寫中,要著重于對出現在文本中的人物的描述。在辯論的寫作中,應注重突出新聞主題的創造性,而在散文中注重情感的表現。不過,不管怎么說,你還是要留心文本的起源、變化和對生活的認識。
2.3正確地發現讀寫結合狀態
準確地把握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正確地把握知識,并遵循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其實語文教學也要立足于現實生活。面向未來,強調語文的跨學科知識與能力,拓展其應用范圍,培養學生具備現代要求的素質。
因此,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使學生在語文、生活實際等領域的綜合運用,使他們能夠充分地體會到語文的運用,從而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當學生對資訊需求的時候,老師就是學生掌握了這些關鍵資訊,調動了他們的情感,深入報導,展現了最新的教育科技支持。比如,多媒體技術能夠充分尊重語文課程的教學實際,引進最新的教學手段,從而使其在實際教學中產生良好的效果。在符合教科書體系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認知方式以及讀和寫的問題。該課程具有較高的難度,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考能力,并能有效地提升語文素質。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課程實踐。比如,寫作與閱讀的教學方式、科技工具的使用,著重于將語言知識系統化、語言表達能力的連續化,使母語教學的復雜性大為降低。
結語:
在初中時期,閱讀與寫作都要注重培養,閱讀與寫作互為補充,閱讀為積累,寫作為回饋,老師講授的時候,要做到不把二者分離,要找到二者的連接點,并把二者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既可以讓學生在積累知識的過程中,又可以鍛煉自己的寫作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燕霞.淺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策略應用[0].課程教育研究,2020(18):95-96.
[2]潘亞納.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方法探究一以《阿里山紀行》為教學案例[0].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4):26.
[3]余小蘭.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考試周刊,2019(03):67.
[4]張香.對基于初中語文高年級課堂教學中的讀寫訓練分析[J]讀與寫(教師),2019(4):112.
[5]甘南彬.基于初中語文高年級課堂教學中的讀寫訓練探討[J].新課程(.上),2017(6):84.
本文系山西省呂梁課題教研項目《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LK-2103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