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口語表達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基本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是學生具有良好語文素養的前提。但在實際教學中卻長期輕視了該方面能力的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仰賴于教師在平日的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開展師生、生生互動以及口語交際模塊中鍛煉學生敢說、會說。全文立足于分析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現狀,進而從教師的具體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入手提出相應的有效策略,同時輔以適當的教學實例予以佐證。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表達;有效策略
引言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從更多地注重成績轉移到注重能力上。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且需要家長、教師、學生進行三方配合,深刻認識到閱讀理解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同等重要。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不僅能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從外化到內化的轉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深刻興趣。但從當前的教學模式來看,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真正將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落到實處。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現狀
1、對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存在不足
就目前來看,仍存在一部分家長和學生認為語文學習就是要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對于口語表達只將其判定為日常交流中簡單的對話。而相對忽視了對自身口語表達能力方面的針對性訓練。但口語表達能力不只是要求語言規范,還對學生表達中的肢體語言、情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本就是強調聽、說、讀、寫同等重要的學科,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能為學生綜合素養奠定基礎。
2、口語交際訓練中評價存在不足
在開展口語交際訓練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存在著未給予每位同學充分展示的機會或者未給出具體而全面的針對性評價。這一方面是出于教師對口語交際模塊的輕視,另一方是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單調的表揚和批評都無法起到正向的引導作用,只有針對學生個體展開針對性評價方能奏效。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芻議
1、通過課內外閱讀聯動,提供口語鍛煉的機會
通過深入拓展課內外閱讀,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自我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口語表達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試著概括課文大意,在這一過程中既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又為其提供了口語鍛煉的機會;另一方面還可以根據選篇中的好詞好句,讓學生開展練習,或者開展小組綜合討論活動,共同為學生提供一個多樣化的展示自我的平臺。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是一個由小及大的過程,學生只有先說好單句才能為說出準確規范的語段打下基礎。教師還可以培養學生養成撰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布置學生每周完成定量的課外閱讀,再挑選專門的課后時間進行讀書心得的互相交流。
2、利用好口語交際模塊,引導學生流暢地溝通
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每一冊課本中所設置的口語交際模塊。教師需要在交際中組織多樣化的活動,利用好口語交際模塊。以《春游去哪兒玩》口語交際模塊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心中的春游向往地。再而將學生分成一定數量的小組,要求每位小組成員討論陳述2至3個選擇前往該目的地的理由,最后要求每位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上陳述本小組的討論結果,同時其余小組若存在質疑可以舉手發問,但切記在他人表達的過程中不能輕易打斷。《同讀一本書》的教學亦是如此。同樣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每個推薦一本書并簡要闡述推薦理由和主要內容,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口語表達機會,讓學生在展示自我的過程中收獲樂趣與成就感。
3、積極組織評價語言,鼓勵學生參與交際實踐
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與教師所采用的評價語言存在一定的關聯。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口語交際訓練時,不僅要注重課前的激趣引導還要關注訓練過程中與結束后的語言評價。以《講歷史人物故事》該口語交際模塊為例,教師在讓學生上臺展示自己所選取的喜愛的歷史人物和相對應的歷史故事時,需要對學生發言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和優點進行全方面、綜合的評價。教師需要點明學生口語表達中邏輯、讀音、內容等各方面內容,用具體的、積極鼓勵性的評價語言給予學生及時反饋。在給予學生反饋后可以給其提供再次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口語交際訓練去提升自我。
結束語
要想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努力構建一個情境來營造一種口語表達氛圍,不斷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或者在進行口語交際模塊的訓練中敢于去表達、并不斷通過表達來鍛煉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感受積極表達自我所帶來的樂趣。語文教師應該深諳當下新式教育理念,不斷反思自我在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中存在的不足,進而不斷更新自我的知識素養與教學技能,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認知特點進行動態調整,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別靜.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2021(01):77.
[2]王愛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淺探[J].學周刊,2021(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