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恬靜 楊金泳
摘 要:音樂啟蒙是讓幼兒開始接觸音樂,從音樂中學到一些東西,達到通過音樂認識世界的目的。用健康、積極的情緒來培養幼兒的心靈,促進他們的發展,所以他們應該依靠音樂來發展自己的興趣。讓幼兒在游戲中理解音樂、感受音樂,讓音樂盡可能地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關鍵詞:趣味性;啟蒙教育;幼兒;實施策略
一、幼兒趣味性音樂啟蒙教育的影響
1.有利于規范幼兒音樂啟蒙教育
教師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有一定了解,對音樂知識等也都有足夠的了解,從而能夠據此采取更適用于幼兒的教學方式。這種音樂素養與職業技能會讓教師更善于引導幼兒,更有利于幼兒音樂素養培養,而這也是幼兒音樂啟蒙較為欠缺的部分。[1]
2.滿足培養核心素養的需求
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起到音樂的促進作用,它可以更快、更持久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增強思維能力。借助音樂,幼兒能夠以潛移默化的方法掌握更多的詞匯和語句,進而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和想象力。歌曲是一個審美活動,它具備審美功效,讓幼兒學會聆聽歌曲,享受樂曲,可以使幼兒在實踐中獲得快樂的感受,并更能投入到其他情感豐富、高漲的活動上,所以訓練幼兒的歌曲素質是啟迪幼兒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最有效手段。
二、趣味性教學方法的原則特點
1.趣味性原則的概念
趣味性原則意味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幽默生動的語言、靈活的教學技巧、直觀的表演和富有感染力的激情,最大限度地激發課堂的生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讓枯燥的漢語課堂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
2.趣味性原則的特點
趣味性是趣味教育的最大特征,它體現在每個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所謂趣味,就是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享受最大化。這種所謂的最大利益,其實是一個人最好的心態。趣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想方設法讓每一位師生在教學過程中達到這種最佳的心理狀態。
三、幼兒趣味性音樂啟蒙教育的方法與實施策略
(一)幼兒趣味性音樂啟蒙教育的方法
1.達爾克羅茲教學法
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是瑞士日內瓦音樂學院教授愛彌兒·雅克·達爾克羅茲創立的。主要特點是體態律動、視唱練耳。達爾克羅茲認為:“人類的情感來源于音樂,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體動作表現出來的,在人的身體中包括發展感受和分析音樂與情感的各種能力。因此,幼兒音樂啟蒙學習的起點并不是鋼琴、長笛等樂器,而是人的體態活動。體態律動教學要求幼兒把身體當作樂器,將聽到的音樂用身體動作再現。它將動作細分為原地動作和空間動作。
2.柯達伊教學法
柯達伊教學法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樂家、音樂教育家佐爾丹·柯達伊創立的。柯達伊首創的原始方法是從兒童發展的角度出發的。通過這種方法在幼兒音樂啟蒙教育中,幼兒不自覺地學習基本的音樂元素。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主要是以歌唱教學為主,以清唱的方式來實施教學,不依賴樂器伴奏。在樂理教學上,幼兒不但在唱中學會呼吸、歌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各種音樂的知識和常識也由唱的方式中去學習。教學方法在幼兒學習音樂的階段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幼兒啟蒙教育有著促進作用。
3.奧爾夫教學法
奧爾夫教育體系的教學方法由20世紀中葉當代德國偉大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創立。他認為音樂的學習應從節奏開始,貫穿于節奏朗讀和唱歌活動以及基本動作等教學內容中。方法是將節奏作為幼兒學習音樂的基礎,這是奧爾夫教育體系的最突出特征。運用其教學法主要通過:節奏、旋律練習等活動加上鼓、木極、木塊以及鐘等節奏感強的樂器,安排歌唱游戲、跳舞等活動,讓幼兒在音樂啟蒙課堂中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二)對幼兒趣味性音樂啟蒙的四種音樂活動
1.歌唱活動
幼兒的心智年齡都較小,語言系統不夠成熟。在表達情感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表達語言系統的匱乏,此時,在音樂啟蒙課程中與幼兒交流時注意自己的咬字發音,盡量做到咬字清晰。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不用一味去強求幼兒必須怎樣,自己做好基礎幼兒自然會學會。在糾正幼兒的發音時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導中使其掌握唱歌發聲的技巧和方法,對幼兒進行有效的音樂發聲訓練。能夠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提高其音樂感知能力,也有助于激發其學習語言的欲望。
2.韻律活動
幼兒一般都比較活潑好動,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特點,課程中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作品時加入律動,更好地感受音樂作品的節奏。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情節性的音樂作品,引導幼兒結合作品的歌詞進行想象,思考可以用哪些動作展現歌詞內容,體現歌詞的情節。
3.欣賞活動
音樂欣賞在音樂啟蒙課堂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無論是歌唱還是律動活動都離不開音樂欣賞。音樂欣賞是讓幼兒先聽音樂,再以表達自己的感受為主要內容。欣賞活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聆聽周圍環境的聲音、欣賞音樂作品、學習簡單常識。
4.樂器演奏活動
音樂源于生活,在音樂啟蒙教育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模仿生活中各種物品發出來的聲音展開敲擊,以此增強節奏感,不同樂器發出來的聲音有什么不同,思考如何能打擊出各種不同的節奏。在音樂教育中充分挖掘幼兒生活中可以利用的音樂教育資源,引導幼兒去主動聆聽這些聲響,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敏感度,提高豐富細膩的表達能力。[2]
結語
幼兒音樂啟蒙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不同,拋開傳統死板的音樂教學觀念,非正式的引導幼兒接觸音樂。尊重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特征,更加注重幼兒學習音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給予了幼兒一些真正的幫助和正確積極的指導。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去施教,進入幼兒的世界發揮想象,給幼兒營造一個有趣的孩童的音樂世界,這樣激發學音樂的興趣,便愿意去接觸音樂,了解音樂。趣味性音樂啟蒙讓幼兒享受音樂,學會欣賞音樂,從小培養他們的音樂情操。
參考文獻
[1]陳旭.幼兒教師音樂素養的問題與策略研究[J].藝術評鑒,2021,(20):183-185.
[2]沈小飛.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體驗真正的快樂——淺談幼兒園生活化、游戲化音樂教學活動的組織策略[G].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