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摘 要:高校是向社會輸送人才的主戰場,伴隨高校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大學教育不僅更加關注學生綜合能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提出較高要求,引導高校輔導員從學工工作內容入手,在新時代背景下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但由于部分教師教育理念和能力存在差異,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面臨一定挑戰。高校班主任要堅持時間選擇,在學生本位思想的指導下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架構,明確工作邊界,提高心理輔導的質量和效益。
關鍵詞:新時代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架構
高校學生正處在培養認知能力和實踐水平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成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大學生活的適應力,還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進入新時代,高校輔導員、班主任更要立足學生工作實際,不僅要發揮好輔導和引導作用,更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個體差異;不僅要尋找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和問題,還要做好工作邊界的探索工作,充分落實班主任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架構中積極作用。
1.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架構
1.1學校主導的組織架構
學校主導的組織架構是影響力最大、發揮引導性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架構,對高校整體心理健康工作產生重要影響。由于近年來高校教育更加突出“立德樹人”的職能,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也逐漸被提上重要日程,成為高校設計組織架構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具體來看,由學校主導的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架構指的是“校心理健康領導小組—政教處”、“學生發展中心—年級組長—班主任—具體任課教師”,在五個組成部分中,校心理健康領導小組是核心,對政教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教育行為起到領導和規范作用;學生發展中心是關鍵,是落實學校心理健康工作指導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鏈接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在新時代背景下,班主任、輔導員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做好與學生、年級組長與具體任課教師的聯系和溝通工作,嚴格遵守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規定和文件,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2班主任主導的組織構架
班主任主導的組織架構是與學生聯系最為緊密,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架構中最基礎的架構,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起到最直接的影響。具體來看,班主任主導的組織架構指的是“班主任—學生干部,學生干部-班級積極分子”,在本架構中,班主任居于領導位置,不僅負責對全體同學進行心理輔導教育,還要發揮班干部和班級積極分子在學生群體中的重要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運用語言藝術和班級管理藝術,建立起與全部同學的緊密聯系,并積極鼓勵班干部和積極分子對班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解和總結,形成關于班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整體認知,作為調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據。教師自身也應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學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整合新時代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將生本位思想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滲透進學生管理工作之中。
2.新時代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邊界
2.1突出學生主體邊界
學生始終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主體,進入新時代,學生地位更加突出,學生主體邊界也成為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邊界。學生主體邊界要求班主任做好班級學生的保護和引導工作,既要關注學生基本知識和實踐能力,又要秉承關愛學生的思想,關注學生與大學校園相關的生活內容,通過建立有效溝通機制、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作用等途徑,獲取關于學生心理狀態、心理異常問題的一手信息,并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與此同時保護學生隱私問題,全面維護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邊界。
2.2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原則包括針對性、主體性、全體性和發展性。首先,由于大學生來自不同地區、生活環境與成長經歷不同,心理狀態和個性特征存在差異,針對性原則就是從這一實際出發設計的重要原則,要求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更應該尊重學生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問題設計不同輔導方案,解決學生個性化心理問題;主體性原則指的是學生主體原則,班主任教師要抓住學生主體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參與心理健康活動、發揮在班級環境中引導作用的自主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全體性原則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推動學生身心健康同步發展:發展性原則指的是班主任教師在展開學工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既要關注學生長遠發展、整體發展,又要突出階段性工作成果,對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心理問題進行持續跟蹤和輔導,為學生提供良好發展環境。
2.3突出組織結構中的分工邊界
學工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織日漸完善和發展,但由于部分學校職責劃分不夠清晰,不同主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難以完全發揮。為進一步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構架的重要作用,學校必須突出組織結構中的分工邊界,做好職責劃分工作,一方面,關注不同主體在不同架構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優化組織運行機制,使得不同主體能夠在相應環境中各司其職,既要做好整體規劃,又要承擔具體職責,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結束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修煉提上重要日程,班主任教師必須充分立足教育實際,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關愛學生校園生活,既要做好新時期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織架構工作,又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保護學生主體邊界,遵循針對性、發展性等重要原則,突出組織架構中的分工邊界,從多個角度入手,做好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發揮高校綜合教育對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雍楚婷.試論啟發式教學如何運用在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J].山西青年,2022(12):193-195.
[2]代智慧,楊尊昊.新時代大學生班主任工作實踐與探索[J].管理觀察,2018(28):143-145.
[3]林盛.新時代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架構和工作邊界初探[J].福建教育,2019(0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