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社會背景下,重大突發事件和公共危機事件的分析與調查離不開開源情報的信息檢索、獲取與分析。基于開源情報信息的特點,探索如何科學有效地對期刊論文、研究報告等科技文獻與網絡媒介上的公開數據等開源信息進行檢索與應用。
關鍵詞:開源情報;開源信息;信息檢索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安全問題與非傳統安全問題復雜交織,在此背景下,做好國家安全工作面臨著更多挑戰。搜集情報信息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規定:國家情報工作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國家重大決策提供情報參考,為防范和化解危害國家安全的風險提供情報支持。國家安全情報的獲取、鑒別與分析關系著維護國家的安全與利益。國家安全情報指的是國家不同情報部門通過公開或秘密手段所獲取的各領域的數據、信息等,并經過鑒別、分析或綜合研判后的成品,主要包括開源情報和秘密情報。開源情報信息基于其搜集來源的廣泛性和公開性,成為國家安全情報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在面臨著文化安全、網絡安全、生物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社會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問題時,開源情報能發揮其特有的作用。在現階段的信息搜集工作中,由于支出少、風險低、收效大等特點,通過反復提煉處理得到的高質量開源情報在軍事安全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特別是在軍事偵查工作、反恐情報挖掘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影響作用。
一、開源情報中的信息檢索
開源情報是指從公開的情報源中獲取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后傳遞給用戶,主要涉及到科技文獻和網絡等媒介上的公開數據。科技文獻包括期刊論文、專利信息、圖書、研究報告等,公開數據包括政策規劃、戰略規劃、市場報告、商業數據等方面的信息。網絡媒介上的開源信息具有相應的潛在應用價值,在重大突發事件和公共危機事件的應急管理中將會發揮重要作用。
要在搜索引擎、學術數據庫等平臺上檢索利用期刊論文、研究報告、會議報告、政策規劃等方面的信息,需要掌握信息檢索的基本方法。信息檢索的基本方法主要分為布爾邏輯檢索、鄰近檢索、短語檢索、截詞檢索、字段限制檢索等,其中布爾邏輯檢索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檢索方法。布爾邏輯檢索包含三種運算符——邏輯與、邏輯或、邏輯非。在信息查找過程中,將邏輯與、邏輯或和邏輯非合理運用在檢索詞中,可以有效提升檢索結果的查全率和查準率。比如通過中國知網檢索“俄羅斯與烏克蘭沖突”相關的文獻,如果將檢索邏輯設定為“俄羅斯”與“烏克蘭”進行篇名精確檢索,檢索到386篇文獻。為擴大檢索范圍,將檢索邏輯設定為“TI='俄烏'+ TI='俄羅斯*烏克蘭'”,可獲得文獻850篇(檢索時間為2022年4月1日),查全率得到提升。通過檢索結果的可視化分析可以看到2006年、2009年、2014年該主題文獻數量出現波動,2022年1-3月的文獻數量達158篇,遠超往年。除學術期刊文獻外,還檢索到來源于《環球時報》《解放日報》《華夏時報》等的報刊文獻。檢索論文文獻的平臺,除了我們常用的中文學術數據庫——中國知網、維普、萬方之外,還有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索引庫、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Web of Science等。如果要檢索權威性的期刊論文,可以通過對被引頻次和使用次數的降序排列來查看獲取某一研究主題的下載量最高和被引數最高的文獻。例如查找“俄烏沖突”的文獻信息,在中國知網中下載量最高的3篇文獻為《21世紀混合戰爭的研究:俄烏沖突中的烏克蘭視角》《俄烏沖突對世界格局影響幾何》《俄烏沖突如何影響世界經濟?》,說明該論文中含有大量的對俄羅斯和烏克蘭國際關系研究有參考價值的信息。
在具體的研究工作中,參考信息來源除期刊文獻、書籍之外,對專門信息也有大量需求,主要包括專利信息、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及會議信息。關于專利信息的檢索平臺,有中國知網上的專利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的中外專利數據庫等。可免費獲取世界范圍專利的檢索平臺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上的知識產權數字圖書館。也可通過訪問國內的專利信息服務平臺和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提供的中外專利檢索服務,獲取相關的專利信息。關于學位論文的檢索平臺,主要可借助中國知網的博碩士論文數據庫,但是受限于這個數據庫的收錄范圍,有些高校或專業的博士學位論文搜索不到,所以還需要尋找其他途徑。可供使用的平臺有CALIS學位論文中心服務系統、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的學位論文檢索、國家圖書館博士論文數據庫、中科院學位論文檢索系統、香港大學論文在線等。關于會議論文的檢索平臺,可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平臺和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的會議論文數據庫進行檢索。比如關于疫情防控工作,在中國知網的中國會議數據庫中可以獲取到《第七屆公共政策智庫論壇疫情防控咨政專題研討論文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21年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等,可為近期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信息參考。國外的會議論文可通過Web of Science 上的科技會議錄索引數據庫進行檢索。
二、開源情報中的信息鑒別
在信息化環境中,開源情報的搜集和檢索主要是通過互聯網等媒介平臺進行,而互聯網上的信息鑒于其發布者、形成方式、形成過程的不同,在信息內容和信息類別上表現出海量多樣和參差不齊的特點,這就需要進行信息鑒別與評價,從而保證參考信息的準確、真實、有效。信息鑒別與評價具有整體性特征,除了在采集、處理、分析等信息流動過程中,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真實外,數據關聯也是重要的鑒別途徑。信息來源是否權威、信息形成者與發布者是否為官方機構直接關系著獲取數據的可信性度量。進行信息的鑒別和分析工作時,研究背景的梳理也非常重要。研究背景信息的檢索、獲取和整理,要立足于本領域的研究現狀,將研究視角擴大到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下。為提高研究背景信息的站位和說服力,一方面要查找相關領域重要研究機構動態,將研究主題和目標研究機構進行檢索。另一方面,要查找綜合性國際組織與研究主題有關的戰略規劃,從中探析研究目標的意義和依據。研究報告、研究案例、統計數據、指南等研究素材的信息檢索與收集貫穿于整個研究與分析過程。
三、結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并合理運用信息檢索與信息鑒別技能對于開源情報信息的獲取和收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檢索與信息鑒別的相關理論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掌握信息與文獻分析的基本方法,獲取研究素材,追蹤相關領域研究動態,了解相關背景信息,科學地探尋信息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探索實現研究目標的有效路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EB/OL].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806/483221713dac4f31bda7f9d951108912.shtml.
[2]楊建英,余至誠.開源情報在中國國家安全情報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情報雜志,2019,38(10):21-26+145.
[3]范昊,鄭小川.國內外開源情報研究綜述[J].情報理論與實踐,2021,44(10):185-192+201.DOI:10.16353/j.cnki.1000-7490.2021.10.025.
作者簡介:王昕(1987.04-),男,漢,河南鄭州人,武警河南總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