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嬋 劉漢梅 王勤 張婷婷
摘要:對于方艙病人的心理護理干預,要能夠實行統一的、人性化的、規范化的護理手段。同時,在護理工作者隊伍的選擇上,也要做到“擇優而行”,要選擇有擔當、有能力、有經驗的護理工作者任職。對方艙病人的護理干預還要將談話、目標、方向三者結合,并落實到每一名護理工作者具體的履職過程中,由此來做到更好地幫助方艙病人樹立信心、鼓起勇氣,以更好地心態接受治療。
關鍵詞:方艙病人,心理護理干預,信心
對于方艙醫療而言,心理護理干預是不可或缺的動力與支撐。這也是方艙治療管理的最終方向和目標。對于當下方艙病人的心理護理干預而言,其內容和目標涵蓋了人文關懷、親情關懷、診療情況告知、趣味性護理等內容。因此,在心理護理干預管理過程中要能夠堅持把增強執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追求發展結果作為最終導向,不斷提高護理工作者隊伍的履職盡責能力,確保各項方艙醫療工作落到實處,保質保量按期完成。
一、關于方艙醫療
方艙醫療是通過以方艙醫院中的醫療方艙為載體所進行的醫療手段。一般來說,方艙醫療涵蓋了醫療功能的基礎單位、病房單位、技術保障單位等多種內容。就當下而言,方艙醫療由于便捷性強、部署方便,由此成為了各個國家在突發應急醫療救援任務的首選。在新型冠狀病毒的診療過程中,我國就大面積應用到了醫療方艙。
此外,醫療方艙的治療是分區分類的,其主要按照救治的數量和病情情況進行安排布置。如,針對燒傷會有燒傷診療方艙;如,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治會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肺炎診療方艙。由此來說,在方艙治療中,方艙病人幾乎處于一個“與世隔絕”的狀態,需要在特定的方艙內接受特定的治療,這也就為方艙病人的心理護理干預帶來了一定要求。
二、心理護理干預對方艙病人的意義
1、心理護理干預能夠緩解方艙病人的精神及心理壓力。由于方艙治療需要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進行,這就進一步的加大了方艙病人的心理和精神壓力。同時,在方艙中的治療一般情況下是集中診療,并沒有護理工作者與方艙病人的一對一護理服務,由此來說在該方面會造成病人心理上的“不安全感”。通過對方艙病人的心理護理干預就能夠更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并為方艙病人帶來可靠感與安全感。
2、心理護理干預能夠為方艙病人帶來整體化的服務。對于方艙病人而言,其在方艙中的治療是在特殊實情下進行的醫療服務手段。如,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肺炎的診療中,諸多的老年患者就進入到了方艙治療。這個過程中,整體化的護理服務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內容。同時,方艙內的診療與在實地醫院的診療不同,這就更需要為方艙病人帶來整體化的心理護理干預。其中整體化的心理護理干預包括了對患者的環境舒適護理、心理舒適護理、睡眠舒適護理等內容,從而讓患者可以得到全天候、全時段的整體護理。
3、心理護理干預能夠為方艙病人帶來歸屬感。長久的待在方艙中接受治療,可以讓方艙病人對護理工作者產生一種依賴感。因此,這也就為方艙中的心理護理干預帶來了契機。護理工作者通過為方艙病人帶來親情化、關懷化、人性化的護理服務,不單單能夠讓患者享受到最佳的護理體驗,還能夠讓患者產生歸屬感,從而更好更快的接受治療。
三、對方艙病人心理護理的建議和意見
要做到對方艙病人的心理護理提升提質,就要立足方艙病人心理護理的各項要點,從多方面、多角度出發,使得每位護理工作者都能夠知曉身上的責任,明白其護理職責內容,同時要做好方艙病人的心理情緒安慰、緩解、維穩工作,為方艙病人謀利益,讓方艙病人可以更加安心的接受治療。現將具體的意見和建議闡述如下:
1、抓好方艙護理的“引領性”。要想做到抓好方艙病人的心理護理,就要能夠明白方艙內護理工作者的責任性、制度性和引領性。即是指上到領導,下到基層護理工作者,都要一手抓。這就必須要建立起長效的管理機制,首先要加強領導班子的統籌能力、引導能力,讓領導班子帶頭學習、帶頭監督、帶頭懲罰、帶頭獎勵,從而在方艙護理工作者隊伍的管理中形成新風氣、新氣象。其次要不斷落實好方艙護理工作者對方艙病人的“對號”管理制度,讓每一名方艙病人都能夠做到有所依靠、有所依靠,遇到困難和問題了有所對應,同時也能夠促使方艙相關護理工作者身體力行的去踐行責任制度。
2、抓好方艙護理的“趣味性”。在方艙接受治療的患者,不管是生活還是治療過程中往往都很“無聊”。這種無趣和無聊可能會迸發出方艙病人的情緒問題和心理問題,因此,對待方艙病人更應該做到增添方艙護理的趣味性。在方艙護理的過程中,護理工作者更應該主動人文關懷手段,抓好趣味性的護理。在人文關懷的過程中,要能夠清晰的告知方艙病人的診療和治療進度,如實的介紹治療的方案、內容以及治療效果,讓患者真切的了解自己的病情情況,從而更好地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在趣味性的護理方面,可以采取播放音樂、鼓勵治療、聊天、讓患者觀看電視等方式,不斷為方艙患者創造舒適的治療環境,從而更好地讓方艙患者提升信心和勇氣。
3、抓好方艙護理的“溝通性”。方艙治療是一段較長時間的隔離治療,因此在此過程中方艙病人并不能夠與家屬接觸。這就可能會導致方艙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的情緒不穩定。對此,為了更好的穩固情緒,抓好方艙病人護理的全面性,方艙護理要做到與家屬的及時溝通,通過發揮和發動家屬力量,更好地讓方艙病人“安心”治療。如,針對不會使用手機的老年患者,通過護理工作者添加其家屬微信和聯系方式,將方艙病人的情況進行每日的匯報和匯總,并通過為患者提供“親情聯絡”和“視頻通話”服務,讓方艙病人與家屬進行實時的溝通。如,通過與患者家屬進行提前的溝通,讓患者家屬為方艙病人解心寬、解心憂,做到及時的鼓勵方艙病人接受相關治療。
四、總結
對方艙病人的心理護理干預,是利診療、利發展、利運營的重要舉措。對此,方艙的心理護理干預必須要有著“一盤棋”的思想,讓具體的心理護理計劃落地,達到物盡其用的效果,最終帶動起方艙診療效益和效率,讓優質的管理方法孕育出完整的策略和方法,為進一步增強增加突發應急救援任務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賈從真. 心理指導聯合健康宣教在方艙醫院NCP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對知曉率的影響研究[J]. 醫學信息 2020年33卷z1期, 366-367頁, 2020.
[2]李春雷, 劉艷麗, 劉曉紅. 淺談心理護理干預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影響[J]. 當代醫藥論叢:下半月, 2013.
[3]趙紅. 術前心理護理對手術病人的干預意義[J]. 醫學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6.
[4]麗麗. 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方法應用分析[J]. 健康忠告, 2020.
[5]吳靜靜. 集束化護理在方艙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的應用[J]. 健康忠告,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