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仁
(甘肅省民勤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民勤 733399)
教育是造就人才、培養人才的重要方法和渠道,能夠賦予學生更多發展與生存的能力。正常來說,理性與科學無法解決教育問題,只有向學生融入人文教育、品德教育,才能夠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同樣,在中職教育工作中,教師一定要把中職生個性化發展、人格完善、職業能力訓練融合在一起,全面落實傳統文化教育,這樣才能培養出有活力、有追求、有情感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蘊含了人、社會、自然和諧相處等內容。在中職學校管理活動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不但能夠更好地鍛煉中職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人文修養、思想意識,激發學生的職業榮譽感和愛國之情,而且還可以提升中職學校管理、德育教育活動的有效性。同時,在中職學校管理工作中,學校、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要讓中職生具備良好的文化信仰和道德觀念,深刻感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精神內涵,在工作、生活中更加積極進取,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在當前的中職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中,學校管理者、教師普遍缺乏對于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導致學校的傳統文化教育模式較為單一,并且授課內容較為乏味、枯燥,根本沒有結合中職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傳統文化教育內容。這些都無法提升中職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有效性。經過實際調查可以發現,在中職學校管理工作中,很多教師雖然意識到了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落實過程中依然采用的是“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模式,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無法對傳統文化有更為全面和深刻的認知,傳統文化知識無法得到深度解讀和延伸,無法達到理想化的傳統文化教育效果。
在中職學校管理工作中,要想提高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有效性,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選擇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只有擁有全面、優質的傳統文化教育資源,才能夠讓學生對所學傳統文化教育內容有更為全面、深刻的認知,進而讓傳統文化教育內容真正融入學生的腦海和心靈中,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感,使他們為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當前的中職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存在局限性,大多數教師只是在專業課程、文化課程中挖掘傳統文化知識,沒有專門去選擇、策劃優質傳統文化教育內容,根本無法全面、深層次展示出傳統文化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內涵。
在中職學校管理工作中,部分教師雖然意識到了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依然無法取得理想化的傳統文化教育效果。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校對于傳統文化教育的評價、考核體系不完善,缺乏一套完整、標準的評價內容,通常是利用考試來考查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本沒有把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全面滲透在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中,傳統文化教育的人文價值、德育功能不能得到展現。同時,傳統文化教育評價機制不夠完善、明朗,且缺乏一套高效化、可行性、合理化的傳統文化評價、考核、教育體系。在傳統文化教育工作中,個別教師更是缺少監督、約束,導致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存在“形式重于實質”的情況。
以往的學校管理工作通常都是利用一些規定、制度來約束學生,讓他們能夠更加專注地融入專業學習、實踐活動中,但是這種權威式、主導式的學校管理模式根本無法促進中職生良好成長和發展。所以,只有在中職學校管理工作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才能夠讓學生自愿學習知識、自愿接受學校管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傳統文化教育能夠增強中職生的文化認同感,傳遞給學生更多積極的時代價值,進一步激發學生良好的文化自覺意識,使其積極弘揚、繼承傳統文化知識,掌握傳統文化的價值與內涵,以此來約束自身的言行舉止。在校園活動中,學生能夠做到嚴于律己、自我約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從而為構建和諧、穩定社會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中職學校管理工作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能夠引導中職生形成積極的價值觀與人生觀,進一步展現出學校管理工作的德育功能、作用,從而讓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現代化公民。中職生正處于身心發展、成長的重要階段,在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中很多傳統文化元素對于中職生的思維方式、道德品質、價值觀念有著很大的影響,要讓他們能夠克服復雜社會環境變化帶來的一些影響,擁有清晰的人生規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將來成為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和技能型人才。同時,在中職學校管理工作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中職生的價值取向與精神追求,改變中職生“物質至上”的思想現狀,能夠提升他們良好的人文修養、道德修養,塑造健康的人格,促進中職生的個性化成長、發展。
在中職學校管理工作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能夠促進中職生的全面化發展,為將來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能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展現出學科知識的實用性功能,培育自身良好的人文素養。道德屬于約束中職生行為規范的準繩,立德樹人更是屬于教育工作、學校管理的根本任務。同樣,傳統文化教育也是一種德育教育,成為一種輔助學校管理的工具。比如,儒家提倡“仁、義、禮、智、信”,這些都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影響中職生的行為規范、思想觀念,真正去發現真、善、美,培養中職生積極的道德情操,促進中職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同時,在中職學校管理工作中,制度管理屬于一種硬性管理,而傳統文化教育屬于一種柔性管理,只有把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夠取得理想化的學校管理成效,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讓中職生心甘情愿地參與到校園學習活動中,在師生共同努力之下營造一種溫馨、和諧、健康的學習氛圍,促使中職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因此學校、教師需要在班級管理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以此來構建融洽的班級管理氛圍,促進中職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很多中職生都是因為中考失利、自主學習意識比較差,才步入到中職學校之中的,種種因素導致了部分中職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在班級管理活動中,經常會出現不服從班主任、教師管理的情況,班集體氛圍比較差,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針對以上問題,教師要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通過講解儒家思想的仁愛教育理念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教師,從而使自己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社會生活、學習活動中,培養自身積極的情感價值觀、文化價值觀。這些人文素養對于中職生未來的就業、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教師要努力讓中職生在班級管理中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構建主題化的班級管理模式,讓傳統文化教育和班級管理深度融合在一起。同時,教師要借助法家傳統文化來構建中職班級制度文化,以此來約束中職生的行為、思想、意識,讓班級管理活動能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增強學生的理想信念,引導他們開展自主管理,鍛煉中職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提升他們的道德修養與綜合素質,真正展現出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人文功能和社會功能。
對于很多中職生來講,傳統文化內容較為枯燥、乏味,導致他們缺乏參與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激發中職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主觀能動性,讓傳統文化理念、內容真正融入學生的內心之中,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教師可以把專業課程內容和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尋找兩者之間的契合點與結合點,培養中職生良好的工匠精神、敬業精神和職業自豪感,讓他們具備積極的學習態度。同時,教師要引導中職生把自己的人生發展和傳統文化教育融合在一起,讓他們學會辯證性地看待事物,了解為人處世的道理,增強他們弘揚、繼承傳統文化知識的主人翁精神,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為社會發展、國家進步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教師要用中職生感興趣的方式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讓他們在競賽活動、小組活動中深刻感知傳統文化知識,把傳統文化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成為品學兼優的人。除此之外,中職教師要注重提升自我綜合素質,在平時要了解更多傳統文化教育技巧、理念、方案,學會利用角色扮演法、案例研討法、理論講授法的方式,豐富中職生的傳統文化知識體系,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在中職學校管理工作中,要想提升學校管理效能,一定要強化傳統文化教育工作,并且要把傳統文化教育內容滲透到課程教育中,實現文化教育、專業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培養中職生良好的情感價值觀與文化價值觀,促進中職生的全面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其中主要有民俗風情、倫理道德、禮儀規范、軍事經濟、科技藝術等,這些都可以融入課程教育之中,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中職生的人文修養,從而能夠讓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構建多形式的教學活動,可以讓中職生深入挖掘文化知識、專業知識中蘊含的傳統文化理念,這樣既能夠更為全面掌握所學文化知識、專業知識,還能夠更好地繼承、弘揚傳統文化。同時,教師還可以設定一些趣味性、實踐性的課程教育活動,實現課程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的融合,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修德、立身、處事,挖掘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進而提升中職生的傳統文化素養。
在中職學校管理工作中,校園文化管理是一項主要內容,學校管理者、教師要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滲透傳統文化理念,為中職生營造積極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他們的身心能夠健康成長,從而使中職生在校園生活中激發自己的學習潛力,更好地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可以在重要節日中對學生滲透傳統文化理念,讓中職生常懷感恩之心,激發他們尊老愛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精神,從中感知到生命的厚度,增強自豪感與榮譽感。同時,教師要創新校園文化活動實踐形式,融合傳統文化內容來設立校園文化主題,讓中職生從中獲得更為深刻的情感感悟、思想覺悟,實現校園文化和傳統文化的進一步融合,并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教師可以定期舉行一些優秀道德行為、道德模范學生評選活動,以此來激勵中職生的積極進取精神,讓學生自身具備優秀道德成為一種時尚,從而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繼承,進一步展現出傳統文化教育的榜樣、中堅力量,用精神力量來感染學生,促進他們更好成長和發展。除此之外,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現傳統文化知識,運用多媒體、網絡影像播放一些優秀的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視頻,進而幫助他們構建完整的傳統文化知識結構,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從而讓校園文化活動成為宣傳傳統文化理念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快速傳播,讓傳統文化知識、理念真正根植于學生的內心之中。
在中職學校管理工作中,教師一定要強化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圍繞中職生的學習現狀、身心發展情況科學設定傳統文化教育目標、教育方案、教育活動、教育內容,讓中職生積極自主地投入到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中,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深植于學生心底、靈魂之中,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