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楊書軍 辛明洋
“自從到紡織品車間工作以來,我制作泳衣的技術越來越熟練,現在每天的工資上百元。自己能掙錢,花起來也有底氣,再也不用向子女伸手要了,以前真是沒有想到。”6月23日,筆者到臨潁縣潘莊村走訪,紡織品車間女工邵花笑著說。
該車間負責人程玲告訴筆者:“車間員工年齡大多在五六十歲,每月都有可觀收入,曾經被忽視的家庭婦女地位提高了,家庭更和諧幸福了。”
2016年9月,國網臨潁縣供電公司副總政工師俎兆杰到潘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當時的潘莊村是省級貧困村,全村298戶群眾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58戶。為了從根本上幫助鄉親們脫貧,俎兆杰充分走訪調研,決定將產業發展作為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經濟發展,電力要先行。2015年之前,潘莊村僅有兩臺總容量300千伏安的生產、生活混用變壓器。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底,國網臨潁縣供電公司先后投資190余萬元,進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建設和改造6個供電臺區,實現全村68眼機井通電全覆蓋;對潘莊村冷庫新增專用變壓器,選派技術骨干當好電管家,全力保障村民生活和產業發展用電。該村臺區容量從2015年的300千伏安增加到2021年的1315千伏安,充足的電力推動了農業生產和產業發展,小麥畝產突破1300斤,特色高效農業小辣椒年產量達40多萬斤,逐步形成了集種植、分揀、冷藏、收購、外銷一條龍產業鏈條。此外,由國家電網捐贈資金注冊成立的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的臨潁縣旭陽紡織品公司,讓30多名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實現就業,2018年11月份投產以來,累計創產值60余萬元。潘莊村群眾通過辣椒產業和紡織品加工產業發展,提前一年實現了脫貧致富。
隨著村紡織品加工產業逐步做大,原來租賃民房當車間已不能滿足生產需求,在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籌集資金60萬元新建500余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正有序實施,項目投運后產品將拓展到服裝加工,實現從原材料輸入、全過程流水線作業,到包裝制成品直接運達經銷商的完整產業鏈,就業崗位將達到60人以上,更好地推進紡織品加工產業做大做強。
面對未來,潘莊村村民信心十足,他們將在村兩委班子和駐村第一書記帶領下,借助國家鄉村振興的好政策,在產業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用辛勤勞動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充足電力保障紡織產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