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娟 王曉輝

基金項目: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研究,編號:213206002
摘 要:數字金融不僅是金融改革的產物,而且也是我國數字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普惠性”的特點,對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從滄州中小企業融資的整體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通過大力發展數字金融,可以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升中小企業發展能力。對此,滄州應當把發展數字金融上升到戰略層面,著眼于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既要深刻認識到數字金融對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價值,也要加強調查研究與分析論證,找出數字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優化和完善,努力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供金融支持。
關鍵詞:滄州;數字金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對于任何企業來說,融資都是至關重要的工作內容,只有不斷優化和完善中小企業融資體系,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才能使中小企業擁有良好的發展基礎。中小企業是滄州經濟發展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技術創新、貢獻稅收、吸納就業等諸多方面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而,滄州在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圍繞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了良好環境和條件,但滄州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很多中小企業仍然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困境,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當前,滄州數字金融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特別是由于其主要應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同時還將云計算、大數據分析、數據通信等技術綜合應用于金融領域,使其具有很多比較優勢。因而,滄州在持續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應當深刻認識到大力發展、改進、提升數字金融發展模式的重要價值,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進行優化和完善,努力使數字金融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為中小企業科學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一、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價值
作為新興金融業態,數字金融是我國金融改革創新的產物,也是數字經濟發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撐性和保障性作用,特別是能夠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滄州在發展數字金融的過程中,應當深刻認識到數字金融對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積極作用,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優化和完善,努力使中小企業步入創新發展軌道,最大限度提升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深入分析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價值,突出表現為三個方面。
1.數字金融有利于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
隨著滄州經濟發展模式的不斷創新,中小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持續提升,而且政府以及相關部門也出臺了很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小企業發展。但也要看到,滄州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在開展金融服務方面,只有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才能使其實現更大突破。數字金融具有很強的“普惠性”,而且數字金融平臺的數量、規模以及模式都具有多元化和系統性的特點,對于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數字金融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對于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還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于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促進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的有效對接、推動資本形成都具有重要價值。因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滄州通過大力發展數字金融,能夠在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方面發揮更好作用。
2.數字金融有利于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
滄州始終重視中小企業發展,特別是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更加重視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從根本上來說,中小企業都具有很強的技術創新能力,但很多中小企業受限于資金瓶頸,技術創新受到了較大的制約。滄州通過大力發展數字金融,能夠在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可以使中小企業獲取更多的資金,進而在技術創新以及新產品研發方面能夠實現更大突破。因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通過大力發展數字金融,能夠使滄州更多中小企業步入創新發展軌道,特別是能夠滿足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的資金需求,進而形成良性循環,這對于推動滄州整體技術創新能力、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升高質量發展能力至關重要。
3.中小企業有利于改進中小企業管理模式
中小企業管理普遍薄弱,這也直接導致中小企業生命周期相對較短。滄州通過大力發展數字金融,能夠使資源配置體系更加完善,特別是能夠使更多的資金流向具備較強發展潛力以及整體發展能力的中小企業,不僅可以使中小企業擁有強大的創新發展能力,而且還能夠使中小企業管理模式發生深刻變化。中小企業通過數字金融開展融資活動,需要運用網絡化和信息化手段,特別是要建立相應的融資管理平臺,而且也需要根據自身業務發展需要組織實施,因而數字金融還能夠推動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對于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的引導性。
二、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
隨著滄州數字金融的快速發展,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已經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對于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有一定的支撐作用。當前,滄州全面落實“六穩”和“六保”工作,大力推動數字金融向縱深開展,并在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方面不斷加大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過對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取得的成效進行分析,呈現出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平臺建設得到加強、運行機制日益完善的特點,滄州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打造了滄州市中小企業智慧金融服務平臺,提升金融機構支撐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盡管滄州在發展數字金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也致力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但從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角度進行分析,滄州數字金融在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諸多問題。
1.數字金融普惠優勢有待發揮
作為通過互聯網及信息技術手段與傳統金融服務業態相結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務業務業態,滄州數字金融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已經成為數字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經濟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從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高度來看,滄州數字金融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比較突出的就是數字金融普惠優勢尚未得到有效發揮,盡管滄州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在推動數字金融方面不斷加大力度,但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的協同性不足,還沒有形成強大的合力,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約束、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方面仍然面臨諸多困境。因而,如何充分發揮數字金融的普惠特點,大力推動數字金融與中小企業的深度融合是未來需要重視的工作。
2.數字金融信用體系有待完善
健全和完善的信用體系,對于促進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具有很強的基礎性作用。目前,滄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得到加強,但很多中小企業在這方面還沒有引起重視,自身的信用體系不夠完善,信息管理工作十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小企業通過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的能力。例如:很多中小企業不注重規范內部管理工作,財務管理的規范化水平不高,甚至存在很多違約現象,直接導致中小企業信用水平不高,數字金融機構和平臺無法為中心企業提供數字金融服務。
3.數字金融政策支撐有待優化
只有大力加強數字金融政策支撐,才能使更多的金融機構投身到數字金融領域,進而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從滄州服務中小企業的相關政策來看,無論是政策的數量還是力度,都持續加強,而且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也進行了不斷優化和完善,但一些地方和金融機構在落實數字金融政策方面還不夠到位,相關政策落實仍然需要加強。一些金融機構盡管在發展數字金融方面不斷加大力度,而且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但針對中小企業的數字金融政策還不夠完善,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有限。
4.數字金融監督管理有待加強
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互聯網+”戰略背景下,滄州數字金融步入了加快發展的快車道,但數字金融平臺卻良莠不齊,不僅無法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甚至會給中小企業帶來較大的風險。盡管滄州金融監管工作比較規范有序,而且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也不斷加強監管工作模式創新,但針對數字金融的監管工作還比較薄弱,特別是對于一些專門的數字金融平臺的監管缺乏全面性、系統性和持續性,各個方面的協同配合仍然需要加強。因而,如何構建更加科學和完善的數字金融監管體系與監管機制,對于促進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至關重要,需要探索出一條既有利于數字金融發展、也有利于防范風險的監管路徑。
5.數字金融服務產品有待創新
由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數字金融更有利于服務中小企業。對于推動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來說,需要大力推動數字金融服務產品創新,但目前一些金融機構在這方面還沒有進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制約、促進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數字金融服務產品相對較少,盡管很多商業銀行都通過App平臺發展數字金融,而且也有一些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但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的應用還不夠到位,數字金融產品的針對性、特色化不強,無法為中心企業提供更具有專業化的數字金融服務。因而,對于金融機構來說,需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大力加強數字金融服務產品創新,否則數字金融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將無法順利實施,政府也需要加強引導。
三、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改進措施
1.發揮數字金融普惠優勢
隨著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的加速創新,數字金融已經融入到滄州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對中小企業融資也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滄州在發展數字金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將數字金融與中小企業進行深度融合,著眼于有效發揮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積極作用,最大限度提升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效率,充分發揮數字金融的普惠性,大力加強數字金融服務平臺建設,使“非接觸金融服務”能夠在助力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充分發揮滄州市金融控制有限公司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利用滄州市中小企業智慧金融服務平臺,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數字金融發展機制,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和指導意見,強化數字金融對中小企業的支撐作用。
2.完善數字金融信用體系
作為“無接觸金融服務”,數字金融屬于信用金融范疇,只有大力加強數字金融信用體系,才能使數字金融更好地服務于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同時也有利于防范和控制數字金融風險,使金融機構在發展數字金融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調動。對此,滄州應當把完善數字金融信用體系上升到更高層面,將數字金融信用體系納入到滄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當中,建立專門的數字金融信用數據庫,能夠提高信用金融服務效率,有效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在過關數字金融信用體系方面,也要切實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引導和指導,中小企業只有加強自身的信用水平、提高信用管理能力,才能對接數字金融。因而,中小企業要切實加強自身的規范化管理,特別是在財務管理方面進行規范化設計,有效控制信用風險,進而得到金融機構的認識,享受到數字金融帶來的紅利。
3.強化數字金融政策支撐
政策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對于強化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來說,只有大力加強數字金融政策支撐體系建設,才能使數字金融步入良性發展軌道,進而更好地服務于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滄州市政府以及金融辦應當切實加強對數字金融發展情況的調查研究,找出制約數字金融服務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著眼于促進數字金融與中小企業的深度融合與對接,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政策,應當盡快出臺《關于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對發展數字金融做出科學安排,明確數字金融發展方向,強化數字金融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和支持。在強化數字金融政策支撐體系方面,也需要政府大力加強優惠政策建設,建立數字金融服務中小企業扶持與激勵政策,對于有效發揮數字金融作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制約、促進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金融機構,給予一定的獎勵。此外,各級政府特別是金融辦需要建立專門的數字金融服務平臺,定期公布數字金融產品,打造良好政策環境。
4.加強數字金融監督管理
只有保證數字金融科學和健康發展,才能使數字金融更有效地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對此,滄州應當大力加強數字金融監管力度,著眼于促進數字金融可持續發展,采取有效的監管措施,強化監管與服務的有效結合。對于專業化的數字金融平臺,既要進行規范,也要加強引導,如開展經常性的調查研究,通過“前置服務”的方式,幫助數字金融平臺規范化管理,解決數字金融平臺運營管理、經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加強數字金融監管工作,還要大力推動監管模式創新,除了要強化行政監管之外,還要在探索法律監管、社會監督、公眾監督等多元化監管機制方面加大力度,構建更有系統性、全面性、針對性的監管機制,各個部門應當進行協調配合,進而使監管工作更具有覆蓋性。利用網絡平臺對數字金融業務進行“過濾”,對于發現的問題要嚴格處理;設立相應的舉報平臺等,推動社會監管工作的深入開展。
5.創新數字金融服務產品
只有大力推動數字金融產品創新,才能使數字金融賦能滄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取得更好的成效。對此,金融機構應當在創新數字金融產品方面持續加大力度,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把服務中小企業納入到金融改革當中,積極引導各個部門和相關人才開發數字金融服務產品。例如:開發全線上、純信用的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產品“微業貸”。金融機構在創新數字金融服務產品的過程中,也需要集中資源進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搭建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可支撐億量級客戶和高并發交易的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如下圖所示。
在此基礎上運用互聯網平臺、移動互聯網平臺打造多元化、系統化、全方位的數字金融服務載體,通過官方網站、App平臺、“微信公眾號”等辦理數字金融業務。金融機構還要在構建“金融+產業+AI”的數字金融生態圈,促進數字金融與中小企業的有效融合與對接,提高數字金融服務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滄州經濟發展模式的不斷改革和創新,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越來越受到重視,各個方面和各個領域也在積極探索有效服務中小企業的工作模式與運行機制,對于提升中小企業發展能力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盡管滄州高度重視數字金融的發展,而且也呈現出良好態勢,但從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角度來看,滄州數字金融的發展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服務、推動、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合力尚未形成。對此,滄州應當把數字金融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納入到戰略發展當中,堅持問題導向,運用戰略思維,打造工作合力,通過發揮數字金融普惠優勢、完善數字金融信用體系、強化數字金融政策支撐、加強數字金融監督管理、創新數字金融服務產品,使數字金融在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效。
參考文獻:
[1]文紅星.數字普惠金融破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J].當代經濟研究,2021(12):103-111.
[2]曾之明,譚顯合,陳姣瑛.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能激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么?[J].區域金融研究,2021(12):5-11.
[3]趙晶晶,全穎,趙瀏洋.數字金融背景下融資渠道對中小企業創新的影響[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21(12):47-51.
[4]楊琳.數字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分析[J].商展經濟,2021(22):63-65.
[5]王瑤慧,史小坤.數字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機制與路徑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1(10):91-95.
[6]楊文華,梁謹戀.適應、融合與發展:社會工作介入涉外企業的路徑設計[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7(6):105-114.
[7]Hussain Matloub,Papastathopoulos Avraam.Organizational readiness for digital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resili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22,243.
[8]Jianzhong Lei,Yao Li.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Finance Development on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ontiers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21,3.0(8.0).
作者簡介:王小娟(1984.03- ),女,籍貫:河北省保定市,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金融、會計、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