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勁峰
識字教學是開展后續教學工作的基礎。學生所有的學習活動都需立足于識字認字。由此可見,識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關鍵的地位。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思維滯后。目前,仍有部分教師的教學思維不能適應新時代學生實際發展的需求,由于低年級學生身心發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抽象或內容復雜的教學內容難以理解,這就給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帶來了阻礙。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未能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依舊采用以往的教學思維開展教學,致使師生之間的認知和理解存在偏差。此外,也有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優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忽視識字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教學相脫離,導致識字教學的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2.教學方式不當。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情況的調查,發現部分教師過于依賴自身經驗,講授漢字知識時沒能照顧到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因此,教學時經常出現學生對教師講授的知識不能完全理解的情況。還有部分教師過于重視引導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忽視學生最近發展區,導致學生面對較為抽象的漢字無法透徹的理解,識字教學的效果不理想。
二、優化識字教學
1.開展合作學習。低年級學生因受到年齡、成長規律等因素的影響,學習能力具有一定局限性,若教師沒能正確認識到自己在教學環節中所處的地位,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就很容易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式,對學生未來學習發展會造成極大影響。因此,教師應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盡快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加強學生認字能力,提升教學效果。如今,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很多語文教師較為常用的方式之一。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盡量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如在教學《金木水火土》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自主閱讀課文,在交流互動中完成學習任務。
2.開展識字游戲。低年級學生具有自制能力較差的特點,在課堂中很少會有學生能夠全神貫注地聽完一整節課,這就要求教師開展趣味性更強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識字教學游戲可以有效拉近學生與教師、同學之間的關系,構建愉快、輕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如教師在完成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整體教學任務后,可以創設單元性的識字游戲,幫助學生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教師可以設計猜字謎的游戲,將生字按照偏旁進行拆分,要求學生按照字謎猜出正確的漢字,再依據自己手里的拆分過后的偏旁進行組合。這樣的游戲既能加強學生對生字的記憶,又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3.利用信息技術。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也應重視對信息技術的利用,通過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教師要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技術,直觀形象地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在教學《日月水火》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希沃白板為學生制作識字動畫,將生字與動畫有機結合,當學生說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文字時,課件中實時展現相應的漢字和圖片,強化學生對生字的記憶和理解。教師還可以針對“日”“月”等漢字的演變過程進行展示,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促使學生記憶生字,掌握生字的筆畫順序
4.擴展教學場地。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學生擴展教學場地,可以帶領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為學生擴展第二課堂。學生的實際生活也會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影響,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觀察和尋找生活中常見的但自己不認識的漢字,并在課堂教學中與同學或教師分享,讓生活與識字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師要向學生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文章、繪本等,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