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萍
摘要: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初中英語教學要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眾所周知,英語閱讀始終是教材的核心部分,也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更是培養學生語言綜合表達和學習運用能力的重要平臺。因此,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要采用科學的方法,通過持續性的閱讀實踐讓學生體驗貼近真實生活的閱讀方式,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此,本文探討了初中英語的閱讀理解教學策略,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引言
提升綜合閱讀能力是一個相對復雜的認知過程,它包含了閱讀速度、閱讀理解等方面。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除了要了解文章的字義外,更要掌握其含義。然而,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一些老師更多的是注重知識的灌輸,只是逐字逐句地翻譯解釋,長期下來,會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難以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引起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積極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這既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不足及原因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不熟悉單詞、不認識語法、不習慣新的外語等,會造成英語閱讀困難。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傳統的閱讀方式太落后,不利于學生的閱讀、思考和自主學習。其次,學生的閱讀能力差,對學習工具的依賴性太強。有些學生記住了很多單詞,但是很少用在語法上,以及不關注整個語言環境。這就造成了他們的時間安排不合理,他們花費了很多的時間來記住一個單詞,而忽略了語法,也不考慮整個語言環境,孤立的去理解每個句子,就像每個單詞都認識,卻不能達到文意的疏通。
二、教師要能夠結合具體的教材內容選擇最佳的教學模式
目前,適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有很多種,但在具體實施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先考慮這種教學方式的優缺點、閱讀教學的內容、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匹配性。只有這樣,老師們才能真正地篩選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的。如果教師忽略了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的一致性,盲目地使用自己最拿手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實踐中往往會出現事倍功半的情況。不同的課程應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講述自然環境的課程中,就可以采用多媒體互動教學法,使學生能更好地了解課本的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同學們在觀看錄像的過程中,了解野外生物的生活狀態,并能讓學生們了解野外生物的真實面目。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提升他們的英語水平,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三、新課標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探索
3.1夯實基礎,豐富學生的詞匯。詞匯是最基礎的語言材料,擁有更多的詞匯量,能夠更好地了解語言。如果詞匯的記憶與儲存不夠,那么在閱讀時,就會遇到很多問題,導致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困難,理解不了句子的意思。因此掌握足夠的詞匯是理解文章的關鍵。然而,很多學生一聽到背單詞字就害怕,所以,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老師要采取適當的方式,以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常用的記憶方式有:同類記憶、對比記憶、讀音記憶、圖表記憶、同音異形記憶、搭配記憶。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對同義詞、近義詞、同義詞、反義詞歸納的學習習慣。要求學生盡可能多記憶一些有用的詞組、短語、搭配,將詞擴展為更大的語義單位,這樣不但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有助于在閱讀中把握文脈。同時,還要教會學生用構詞法、定義解釋法、對比關系法、因果關系法、上下文暗示法等多種猜詞方式。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提高。
3.2帶著問題尋找的答案。要想提高閱讀的效率,首先要看到問題,對問題和選擇進行全面的了解。由于事先略讀過文章,所以對這篇論文的每一節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帶著問題,返回到原文中,找到與問題有關的句子,并作標記以便于找到答案。在教學中,通過設計綜合分析、歸納、推理等思維方式,培養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邏輯清晰的思維,有助于學生對課文深層含義的理解。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對文本結構的分析、文本主題的概括等的分析,或對詞義的猜測、作者意圖的設計,逐步加深學生的思考。
3.3讀后練習,鞏固強化。陳枝瓊(2012)提出:“閱讀之后的習題十分重要,可以鞏固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人教版新目標初中教材中,有大量的練習和相關的活動,而且有多種形式等,判斷對錯,給單詞活短語填空、連線等。這些訓練對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很有幫助,幫助他們鞏固他們所學的單詞、句子和語法。它可以從多個角度促進學生的閱讀和綜合的學習。
3.4良好的課外英語閱讀資源的開發與使用。英語閱讀材料的廣度和深度將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為了使初中生的閱讀水平得到更好的發展,中學英語教學應在閱讀平臺上進行有效的擴展。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通過大量的語言學習,感受英語的魅力,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因此,英語的閱讀水平的提升,與開發和使用有效的教學資源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時,應首先擴大學生的閱讀空間,并合理地使用課本之外的輔助性讀物,擴大閱讀量提高其閱讀理解水平。
四、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在實際的教學中,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在閱讀活動的設計中,存在著許多與學生生活脫節的問題,使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不夠透徹,由于缺乏對問題的切身體驗,即使教師講解得很細致,也不能完全理解。有些圖片是陳舊的,與語言主題不是很貼切,學生不是很熟悉,所以沒有什么可以說的。所以,教學材料的編制要切合學生的實際,特別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具體情況,以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興趣和興趣,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進行主題的討論。
(二)閱讀也有一定的不足。一些閱讀資料不但具有較高的語言結構,同時也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很多生活化的口語詞匯都是“不規范”的,這會影響到學生在寫作時的正確率。因此,在選擇閱讀材料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詞語和句型,要適當地使用和表達,而且要適度,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為自己的英語口語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達到愉快的學習效果。另外,一些文章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背景知識才能學會,但這對初學者而言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三)閱讀后的練習形式雖多種多樣,但缺少創意,僅靠教師指導,效果不理想。因此,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對其進行修改,例如:由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團隊參與問答比賽、學生上臺作總結或擴展演講、撰寫與題目有關的文章等。
結語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主要目的。因此,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創新與變革,建立與學生的緊密關系,采取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動性,而不是盲目的灌輸,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樊銀雪.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教學探討[J].校園英語,2015(25).
[2]毛穎芳.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讀前任務的再設計[J].中學英語之友,2011(1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