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倩倩
(湖北工程學院,湖北 孝感,432000)
鄉村振興是我國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重要戰略。紅色旅游是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和生動課堂。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和提升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湖北省恩施市鶴峰縣是中國革命的紅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湘鄂邊區革命根據地中心,擁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和濃郁的紅色文化,其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紅色旅游要形成良性的發展就必須與時俱進,利用信息化設計形成更完善、更便捷的方式,宣傳和促進紅色旅游的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
鶴峰縣是湘鄂邊根據地的中心,近幾年鶴峰被劃分成為中國重要的紅色革命老區。由于地處偏僻,山地眾多,其發展也很落后,也是中國的重點扶貧縣。鶴峰縣不僅紅色文化資源豐富,自然資源豐富,傳統文化也很豐富。自然資源有容美土司三洞,屏山風景區,五龍山,木耳山,董家河景區。傳統文化有鶴峰柳子戲,撒爾嗬。鶴峰縣還有豐富的綠色資源和綠色品牌,例如林業,茶業和農業方面。
鶴峰縣作為重要的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可以說是非常豐富。其中有重要的紅色景區湘鄂邊蘇區鶴峰革命烈士陵園,這里長眠著段德昌,王炳南,賀英等英雄,他們建立了湘鄂第一個蘇維埃政府,艱苦斗爭了數年;五里坪革命舊址,這里曾是完整的紅色辦事機關。鼓鑼山三十二烈士殉難處,王炳南留守湘鄂邊,為了拖住國民黨軍隊,僅存的三十二人在彈盡糧絕的時候用身體抵御敵人,最終跳崖壯烈犧牲。革命先輩表現出來的革命精神十分令人敬佩。因此鶴峰縣作為革命時期的經歷者,它記錄了整個時期的艱辛萬苦和革命者的英雄行為,具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紅色故事,紅色文化精神。
鶴峰縣為了加快當地紅色旅游業的發展,對紅色旅游做出了規劃,不僅推出了紅色旅游的精品路線,還對紅色景區和革命舊址的周邊環境進行完善,希望打造出集旅游,教育,文化為一體的紅色基地,為鶴峰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在鶴峰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下,近幾年鶴峰縣堅持綠色發展,讓鶴峰縣的環境得到了質的改變,為鶴峰縣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基礎條件。鶴峰縣還大力的發展農業和特色產業,例如當地的箬葉生產是鶴峰的特色產業,大大增加了當地的經濟收入。當地茶葉的生產更是當地農民的重要經濟收入來源。還有茶葉的包裝也十分具有鶴峰特色,其包裝上有茶葉的形態,木耳山的形狀,將茶葉的生長環境生動的顯示了出來,還介紹了茶葉的味道。包裝的正中央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杯,在泡茶的狀態中還體現了當地豐富的土家族民族文化,為鶴峰縣的推廣和知名度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宣傳了鶴峰縣當地秀美的自然景觀,特色茶業和民族文化。這些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一定程度下促進了共同富裕的目標。鶴峰縣還非常注重鄉村的精神文化發展,大力推動當地各色文化活動的舉行,例如白族的圍鼓和椪柑節,注重當地村民的精神文化,培養村民良好的精神面貌,樹立文明的鄉風,讓其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鶴峰還建立了紅色文創產品開發的項目研究。其將當地的紅色文化與產品包裝進行結合,設計出了許多紅色的文創產品和土特產的包裝。提煉當地的特色景區元素符號,選擇當地的特色產業,以紅色文化為切入點,將其形成系列的紅色產業品牌。對當地的紅色產業進行豐富,為鶴峰縣的特色紅色旅游進行傳播,提高當地的知名度。鶴峰目前的包裝設計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當地的紅色文化,還有一個是當地的民俗文化,以紅色文化為主,選取了當地的紅色故事和革命景區舊址,將其進行創意簡化設計,最終形成鶴峰特色的紅色文化包裝,提升其文化內涵增加其價值。成為系列的鶴峰紅色旅游產業。
紅色旅游資源是中國旅游資源中一個重要的板塊,它記錄了中國整個革命抗爭的歷史,它不僅是我們了解紅色故事的載體,更是我們體會紅色精神的重要方式。近幾年來,我國紅色旅游產業飛速的在發展,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國務院印發的文件中更是明確提出打造紅色旅游品牌,促進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鶴峰縣的紅色旅游也應該充分利用網絡,通過APP的界面設計,將當地的紅色旅游資源進行整理和完善。設計一個專門的板塊用來推薦和介紹當地的紅色景區,里面有景區的背景,發生的事件,英雄的故事說明,讓人們可以全面的了解這些景區,不至于走馬觀花。還有當地的特色推薦,從旅游路線,自然景區,到食宿,旅游所需要的都包含其中,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方式。以紅色旅游為主,自然景區、當地特色為輔全面的推廣鶴峰旅游,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推廣了紅色文化。
由于鶴峰縣當地經濟發展落后,經費不足,所以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都不太充分,景區的建設也不夠系統。其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1)保護開發利用不夠。殘存的革命舊址大多是為百年老房,經歷了自然的侵蝕和人為的使用加上保護的意識不夠,逐漸變得殘破不堪。現仍有居住在遺址里的住戶,隨著人口的增加,經濟條件的改善,面臨拆舊建新的問題。政府的財力有限,對舊址的保護只能部分維修,主要靠居民住戶自行維護,對住戶的翻修,也造成了革命遺址的原貌不存。
2)宣傳不夠。鶴峰縣的紅色旅游宣傳還僅僅處于傳統宣傳,除了口碑傳播,當地新聞傳播,向外面的宣傳非常有限。當年由于資金有限,電視和媒體的傳播需要的資金較多,所以對外宣傳一直不夠,作為國家重點保護革命保護老區,在外的知名度卻不高。
3)旅游資源整合程度低,開發深度不足。鶴峰對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將其所有紅色資源整合起來,每個景區沒有連接,沒有設計規劃相應的紅色旅游路線。紅色旅游和紅色文化結合不緊密,致使客源不多。
4)展現形式單一。一些地方的紅色旅游資源仍然是碎片化的信息展示,對革命人物,故事和精神的挖掘不足,地方特色不明顯。缺少科學的科普模塊,內容表面,紅色文化的資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無法充分體現,群眾只能從頭到尾大致觀看,無法有深刻的感受。使其資源的開發質量不高。
3.1.1 形成紅色旅游群帶
恩施鶴峰縣具有非常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分布在各個鄉鎮,較為分散。鶴峰縣紅色旅游APP將各個鄉鎮的紅色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個鶴峰縣完整的紅色旅游介紹,還可以推薦最優的紅色旅游路線,平臺的推廣也讓更多的可以了解鶴峰及其紅色文化,完善的紅色景區介紹,激發游客的興趣,有目的的去參觀。
3.1.2 優化資源,提升知名度
一般景區的景點介紹都比較零散,游客在參觀的過程中很難從中了解具體的歷史故事,體會其中的文化內涵。鶴峰縣紅色旅游APP平臺的建立,可以幫助游客深入的了解其中的英雄事跡,紅色故事,革命歷程,反思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讓參觀者更加有體驗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對于游客來講也可以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景區去了解感受,指定個性化的旅游攻略。
3.1.3 樹立湖北紅色旅游形象
以恩施鶴峰縣紅色旅游APP的建立、推廣,可以帶動整個恩施乃至湖北的紅色旅游,根據恩施鶴峰縣的紅色旅游的特點和當地特色,形成以恩施紅旅為代表的湖北紅色旅游,為湖北其他紅色革命老區的發展提供一種新的方向。以小見大,逐漸形成湖北特有的紅色旅游形象。
3.1.4 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紅旅鶴峰APP界面設計,不僅推廣紅色旅游,還會推薦鶴峰縣的自然旅游資源,人們在感受當地紅色文化的同時,也能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特色產業,還會推薦附近的美食,特產和民宿。整個APP的設計以紅色旅游為主,同時也推廣周邊特色,例如其紅色文化元素產品包裝,以帶動鶴峰縣整個旅游產業,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為了更了解鶴峰縣的紅色旅游,通過走訪調研,我們先后來到湘鄂邊蘇區鶴峰革命烈士陵園、五里坪舊址、鼓鑼山三十二烈士殉難處等等革命舊址。通過走訪我們詢問了講解員有關紅色來旅游的一些情況,游客參觀一般都是以自行參觀為主,只有團隊才會需要講解員,烈士陵園的博物館配有八個講解員,一般一隊是十到二十個人,而除了湘鄂邊蘇革命烈士陵園其他的景區基本沒有講解員。一般來鶴峰參觀的游客主要會參觀湘鄂邊蘇區鶴峰革命烈士陵園,五里坪舊址,鼓鑼山三十二烈士殉難處這三個紅色景區。大多數的革命舊址許多都在進行修護,展示和文字介紹也很少,但許多紅色道路都正在進行建設。我們通過實地考察,訪問和整理資料的方式了解考察了鶴峰紅色革命歷史。通過走訪我們還發現鶴峰縣自然資源也是豐富,山川河流秀麗,苗族的容美土司遺址宏大,風俗人情也很吸引人,我們也品嘗了許多當地美食,對鶴峰縣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我們還了解了當地的特產,其包裝除了特色的風景和民俗文化,還有許多跟當地紅色文化和故事相關的紅色文化元素包裝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對APP飲食界面進行了補充,還推動了鶴峰的紅色文化宣傳。我們對以上詢問考察得來的信息進行了整合,將其資源進行分類,成為設計APP界面的各個功能板塊。
該APP的使用人群定位為:到鶴峰進行紅色文化參觀學習的游客。根據前期的調研分析,基本確定了APP界面的各個功能。APP主要功能模塊有5個,分別為:紅色旅游介紹,自然景區推薦,美食住宿推薦,感受民俗。其中主功能模塊的紅色旅游介紹是針對鶴峰縣各個紅色景區和革命老區的介紹,里面包含了其紅色背景,紅色故事,和相關革命英雄的事跡。自然景區模塊是鶴峰縣自然旅游的推薦,里面包括了景區各個景點的介紹和位置電話信息。美食模塊是鶴峰縣的特色美食,根據評分和距離綜合信息來從上到下排列,顯示店名和位置,點擊后會有評論,也可以參考,住宿模塊跟美食模塊也是一樣的模式。推薦頁面會循環展示當地熱門景區,點開會顯示用戶的評語和圖片。
最終確定APP界面的細節方面,這個APP的設計主要是針對鶴峰縣的紅色旅游,鶴峰縣的紅色旅游資源和紅色文化十分濃郁。所以這個APP界面的設計要具有鶴峰縣的特色,具有紅色革命的特點。整個APP的配色以代表革命的紅色和黃色為主。歡迎界面提取了鶴峰鼓鑼山三十二烈士紀念碑素材,運用剪影的創作方式進行繪畫(如圖1)。主頁的圖標是根據湘鄂邊蘇區鶴峰革命烈士陵園的烈士豐碑,鶴峰木耳山的形狀,還有紅軍的軍人形象簡化而成,顏色是紅黃色組合而成,點擊哪個圖標就會有不同的顯示效果,感覺圖標就亮了起來(如圖2-4)。景點的推薦圖片選擇鶴峰縣秀美的自然景觀,吸引游客。整個界面的設計都是通過資料調查,實地考察而進行設計的,提取鶴峰縣的紅色景區元素,運用革命故事,英雄形象,運用抽象概括地手法,簡化這些紅色元素,最終形成這個APP界面的呈現。使其更符合特色的鶴峰縣紅色旅游。

圖1 剪影

圖2 圖標
這個APP的設計為游客提供了一種更加便利快捷旅游的方式,主界面里面是各個紅色景區的詳細介紹,彌補了當地景區信息碎片化的問題,在參觀前或者參觀時都可以打開APP了解景區的詳細資料。功能界面有熱門推薦,當地特色介紹和個人主頁。特色介紹里包括其他景區如自然景區和民俗景區,還有美食和住宿推薦介紹,每個都會顯示地點和距離,更方便游客選擇(如圖3)。
鄉村振興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現,能帶動鶴峰縣的經濟發展。紅旅鶴峰APP的建立運用了互聯網技術,利用互聯網快速而廣泛的傳播性,對鶴峰縣進行宣傳,鶴峰的紅色旅游文化可以快速推廣,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利用APP將鶴峰的各種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將鶴峰的旅游資源全部包含進去,讓游客感受紅色文化的同時,體驗當地自然風光、飲食習慣、風俗人情。這個APP界面的設計在帶動紅色旅游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當地其他產業的發展,將其品牌化,形成鄉村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傳統紅色文化結合新的模式,極大的推動了鄉村的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