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瑤
全民上網時代,整個世界被“網羅其中”,互聯網不僅是人們日常社交、生產生活的一種工具,更是我們黨凝聚共識、匯聚正能量、打贏輿論斗爭的新戰場。如何讓網絡空間成為組織群眾、動員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陣地,是對廣大黨員學網、懂網、用網能力的時代考題。
將支部建在互聯網輿論陣地上,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的迫切需要。戰爭年代,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和平年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入“無網而不勝”的新常態,網絡就是主戰場,在網絡空間構筑起信仰高地的堅強堡壘,一名黨員的麥克風可以成為旗幟,一個支部的黨建工作可以“牽一網而促全局”。
作為黨的省級主流媒體,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貴州日報報刊社,以下簡稱“貴報集團”)不論是在73年辦報辦刊的歷史河流中,還是在踏向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征程中,都始終把堅守黨性原則、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堅持宣傳黨的政策主張擺在首要位置,深入而堅定地“將支部建在互聯網輿論陣地上”。
互聯網這張無邊無際的網,聯通世界各地、聯系廣大群眾,不僅是技術和媒介,更是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貴報集團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守牢意識形態主陣地,利用新技術、新手段進行了一場脫胎換骨式的媒體融合發展轉型革命,把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推進到媒體融合具體實踐中。
把黨的建設貫穿到各環節。貴報集團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原則,把黨的建設貫穿到采編、經營、綜合管理等各方面和全過程,貫穿到媒體融合發展的每一步,確保旗下的當代先鋒網、天眼新聞客戶端等網絡傳播平臺與傳統黨報陣地保持一致,新聞宣傳正面、安全、準確,發揮了全省主流輿論主陣地和意識形態工作主力軍作用。立足職責使命,聚焦中心工作,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全媒體傳播體系,持續強化技術創新、方式創新、服務創新,持續建強網絡輿論陣地,推動內容生產高質量發展,壯大網絡上的主流輿論“聲量”,不斷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為占據網絡輿論陣地上的主動權和主導權,集團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平臺優勢,在“移動優先”戰略的基礎上,將《貴州日報》、《當代貴州》等傳統媒體的采編資源,統籌進網、端、微、號等網絡媒體里面,把精銳力量投入重大主題宣傳,全面提升以當代先鋒網、“天眼新聞”客戶端為核心網絡平臺的言論評論和理論宣傳質量,始終做到站得高、看得遠,抓得準、做得實,在網上群眾中宣傳好黨的方針政策。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集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建強班子、建強隊伍,建強基層組織。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培訓的首要內容,創新采取社務會(黨委會)學習、黨支部政治理論學習、中層干部讀書班、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學習、部門學習等方式,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作為報刊社社務會 “第一議題”,作為黨支部政治理論學習“第一內容”,學以鑄魂、學以提能、學以致用,進一步提高了運用黨的創新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同時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建強基礎的鮮明導向,堅持以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抓手,以“基層黨建推進年”、“基層黨建提升年”、“基層黨建鞏固年”三年行動為重點,持續建強基層組織、筑牢戰斗堡壘,支部黨建工作水平持續改進和提高。
通過“大黨建”戰略有力實施,主流輿論陣地得以持續建強。貴報集團堅持政治家“辦網”,始終把正確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當代先鋒網、“天眼新聞”客戶端等互聯網平臺上的內容生產高質量發展,壯大主流輿論“聲量”,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在網絡上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
只有學習和貫徹好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新聞工作者才能做到胸中有“國之大者”;只有把握和記錄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做到筆尖有“人間溫暖”。貴報集團積極履行新時代新聞戰士使命,通過“主力軍挺進主戰場”,強化采編人員理論修煉和實踐鍛煉,強化網上輿論陣地的堡壘力量。
首先是采編主力軍全面挺進主題報道的主戰場。2019年至2020年,在脫貧攻堅決勝決戰關鍵時期,貴報集團聚焦脫貧攻堅主戰場,全面展示“貴州戰法”、“貴州縮影”、“貴州樣板”、“貴州新路”,確保形成“鋪天蓋地”的脫貧攻堅宣傳報道聲勢,網絡平臺快速反應、深度聚焦,強化評論引領樹信心、聚焦民生關切暖人心、講好溫情故事聚民心、決勝脫貧攻堅顯初心、媒體融合傳播展匠心,推出了《新黔邊行》等一大批充滿泥土芳香和思想光芒的優秀稿件;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集團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提前擬定融媒體宣傳報道方案并制定作戰表,以《貴州日報》、《當代貴州》、“天眼新聞”客戶端、當代先鋒網融媒體為核心“旗艦”,微博、微信、抖音全平臺聯動、全員參與,打造集約高效的內容生產體系和傳播鏈條。
其次是采編主力軍全面挺進新聞發生的主戰場。2019年是貴州脫貧攻堅決戰之年,貴報集團扛起政治責任、開展業務比武、提升采訪深度、創作優秀作品,派遣了全體采編人員深入基層,覆蓋全省當時的66 個貧困縣和極貧鄉鎮、深度貧困村以及19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的非貧困縣,通過主力軍全部進入脫貧攻堅新聞發生主戰場。這一套踐行“走基層”的戰法一直延續到現在,從3年前聚焦脫貧攻堅主題、到今年聚焦貴州高質量發展主題,集團持續投入最大精力、最強兵力、最好資源,不僅讓一大批優質原創稿件“泉涌”在互聯網輿論陣地上,還推動了“天眼新聞”客戶端的網絡用戶和網絡日活數出現“井噴式”增長,有效將廣大人民群眾聚集起來、動員起來。
隨著網絡技術和社會思潮的發展,網上意識形態斗爭和思想觀點的爭論、爭吵、爭辯將會長期存在,并日趨激烈。各種政治勢力都在網上建立自己的“社區”,找到了自己的陣地,他們常常以評論公共事務來造勢,來吸引公眾眼球。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黨的主流媒體不僅要把支部建在網絡上,更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把自身建設得更為強大,讓網絡成為“國之重器”,成為黨建、執政、強軍、經濟、文化、動員的新工具。
近年來,貴報集團大力實施“大黨建”、“大融合”、“大產業”三大戰略工程,以“大黨建”統領“大融合”、“大產業”,全力推進“內容建設大提質”、“融合傳播大提速”、“文化產業大增效”、“治理水平大提升”四大重點任務,持續建強黨的新聞宣傳隊伍,持續建強以互聯網空間為重要戰場的主流輿論陣地。
在互聯網輿論陣地上堅持內容為王。圍繞“圍繞中心工作抓原創、圍繞社會民生抓爆款”的理念,集團通過全面規劃、流程再造、內容提質三大舉措,實現網站和客戶端的策、采、編、發有效聯動,實現網絡上的宣傳堅守黨媒正道。在當代先鋒網、“天眼新聞”客戶端上,重要的頁面一律聚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新中國成立70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國發2號文件、黨史學習教育、全國兩會、省委全會、省兩會等重大節點,出新出彩做好各類重大主題報道。
實施“移動優先”理念為建設互聯網輿論陣地夯實基礎。貴報集團在全國黨媒中率先實行“以網端傳播力發稿費、黨報黨刊無稿費”的績效考核辦法,從2019年9月起,打破“以紙媒為主、網端為輔”的管理,把傳播力作為考核方向,設立“融媒體傳播力獎”和“好新聞獎”,以“天眼新聞”客戶端星級為主要考核標準,有力推動了優質原創內容“泉涌”。原創新聞發稿量從2019年初的每月3000條左右增長到現在的每月2萬余條。
通過選題策劃方式布局互聯網輿論陣地。貴報集團建立了季策劃、月策劃、周策劃、日策劃和時策劃以及緊急策劃6個層面的“選題策劃會”制度,在記者先期海量報題、系統海量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遴選優秀選題進行頭腦風暴,不斷補充完善后配置全媒體采編資源執行,逐步形成了“選題競爭是重頭、稿件競爭成常態”的良好氛圍,用數據說話、用案例說話、用事實說話,對定位不準、影響力小、用戶數少的發布平臺堅決關停并轉,推動網站和客戶端精彩紛呈、天天有爆款。
加強融合傳播建強互聯網輿論陣地。貴報集團創新探索“新聞+”、“視頻+”、“圖片+”、“直播+”、“海報+”等模式,運用5G、VR、AR、MR、AI、H5等融媒傳播手段,改變傳統媒體互動性不足、信息傳播方式單一等短板,構建多元內容生態系統,統籌覆蓋更多受眾群體,聯合全省96家縣區級融媒體中心搭建“云上編輯部”,并拓展到省外兄弟新媒體平臺,集中火力開展主題宣傳的“百團大戰”,一大批高質量、廣傳播、高點贊的融媒體作品脫穎而出。
信息革命方興未艾,未知的邊界越來越寬。一個政黨要保持活力、提升能力,必須創新,必須學會及時地調整,學會放棄舊的、掌握新的。所以無論技術怎樣變化和發展,互聯網始終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只要我們一直保持學習的熱情,不斷地創新工作方法,就能在互聯網輿論陣地上站穩腳跟。
貴報集團守正創新,把互聯網作為融合發展、黨建創新的主陣地,破除固有模式, 將原有的“層級化”、“部門化”分布,向網絡信息時代的“跨區域化”、“跨行業化”融合轉型。探索“一云多廚房”結構,充實“天眼戰隊”,推動一次采集、多次分發,讓一支隊伍同時服務報刊端網號多個平臺,鍛造鐵心向黨的“網絡鐵拳”。
拓展互聯網傳播矩陣。統籌推進集團與中央主要媒體、兄弟省市黨媒、貴州省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聯動融合發展,推動“貴州好聲音”傳播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開通“天眼新聞”Twitter、Facebook等平臺賬戶,組建專業隊伍,建成一批“天眼新聞”境外傳播賬號,拓展視野,強化國際傳播;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充分運用北京、上海幾個運營中心的建設經驗,由“點”至“面”,逐步覆蓋到西南、東南等區域;建好省級技術平臺和區域性傳播平臺,為全省9個市(州)、88個縣(市、區)及部分經濟開發區開通“天眼新聞”客戶端專屬頻道,為所有省直重點行業(系統)開通專題專欄,實現融合發展“網上走”。
為互聯網輿論陣地聚集優質信源。在“天眼新聞”客戶端上實現全省市州、縣(市、區)以及主要省直機關頻道全覆蓋,實現省內主要網站、微信公眾號以天眼號方式入駐全覆蓋,持續增加流量入口。與國內主流媒體達成新聞信息資源互換協議,實現100家左右網站、客戶端信息入駐“天眼新聞”客戶端,實現跨站點調用數據資源、跨區域訂閱新聞產品。在20個左右國家和地區發展一批優質的特約撰稿人隊伍,與國外20家友好媒體達成新聞信息資源互換協議,不斷增強國際傳播能力。以上策略,打造了一批互聯共屏、傳播力強的跨省融媒體產品,2021年,沿著紅軍長征的鏗鏘足跡,“天眼新聞”客戶端聯動手機江西臺、新福建、新湖南、云報、川觀新聞、青海新聞網、猛犸新聞、長江云、西部網等省級黨媒以及省外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開展學黨史大型聯動報道,推出《紅星閃耀奮斗路 縣融聯動新長征》,細數百年大黨傳家寶,回望二萬五千里紅色征途。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集團大興“開門辦網”之風,建好全媒體時代的通聯群工部,建設好通訊員、簽約攝影師、簽約攝像師三支隊伍,建設好縣級融媒體中心“云上編輯部”,逐步鏈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逐步推進PGC、UGC、OGC生產模式;打通“天眼新聞”客戶端與省內重要政務和民生服務平臺的端口,進一步豐富政務、民生信息和服務、社交功能,鏈接“云端”即可辦理便民服務,讓“天眼新聞”好看、實用,成為數字時代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平臺型基礎設施;做好網上輿論監督,充分發揮內參報道的輿論監督作用,以輿論監督推動工作整改,有力發揮了主流媒體的“武器”作用,連續多篇內參報道進一步彰顯了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同時聚焦百姓關注,于2021年3月上線“天眼問政”、“天眼調查”欄目,推出一大批優質原創的輿論監督報道368篇,獲相關職能部門回應、切實解決問題249件,解決率達到67%。
總之,將支部建在互聯網輿論陣地上,是新形勢下更好地動員和服務群眾的迫切需要。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0億人,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只有學網、懂網、上網、用網,利用互聯網創新黨建工作,才能融入網民的汪洋大海中去,拉近與網民的距離,接受網民的監督,組織起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進而促進“執政為民”的優良傳統呈現“一網情深”的新局面。
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是人民軍隊完全區別于一切舊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95年前“三灣改編”提出“支部建在連上”,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今天的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大潮中,貴報集團努力踐行將“支部建在互聯網輿論陣地上”,以確保黨的旗幟在網絡主流輿論場上飄揚。
作者系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貴州日報報刊社)編委、天眼新聞編輯部(天眼新聞總編室)主任
【編輯: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