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一方面可以借助技術來提高微課質量。另一方面,在微課的內容上,更要精心安排。
關鍵詞:微課;技術;內容
隨著近些年我國教研、教學工作者等對微課的推廣和實施,相信大家對微課的概念已經相對熟悉。隨著本人的瀏覽、學習,發現微課在技術和內容上我們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下面我從這兩個方面探討一下個人認識。
一、借助技術巧制作
一節微課,從前期的錄制,后期的剪輯、制作等都少不了技術的支持。
前期錄制最常用的就是手機錄制或錄屏。平時我們所用的手機就是很好的微課錄制工具。一款好用的手機支架也是必不可少,用來固定手機和保證畫面不抖動。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準備帶光源的手機支架。當然,搭配上耳機進行錄制,收音效果會更好。
在錄屏方面,我推薦幾款比較方便、實用的軟件。其中EV錄屏是比較實用、易操作的一款錄屏軟件。它可以選擇全屏錄制、選區錄制等。當然也可以選擇分屏錄制,在這里大家也可以選擇三分屏模式、自由模式等。這樣,就可以同時錄制屏幕和攝像頭了。還有PPT自帶的錄屏功能,當然在錄制前,也需要大家注意PPT的格式、畫質和美感等。這樣才能保證錄制的效果。
除了要求前期規范的錄制外,后期的剪輯、制作等方面也十分重要。
在后期制作方面,我推薦愛剪輯,萬彩,喵影工廠,剪映,Camtasia studio、樂秀視頻編輯器、小影等軟件。尤其在后期剪輯方面,推薦愛剪輯軟件,它可以比較方便的剪輯視頻。老師們也可以選擇單獨錄制自己出錯的部分,然后通過剪輯,再加到一起。減少了錄制次數,很大程度上縮短了時間。
二、技術支撐,內容為王
有了技術,就能做出好的微課嗎?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胡小勇在《設計好微課》一書中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胡老師在書中提到了微課設計的十個要點、六種類型、四大招式,開啟了微課的創意設計、個性設計之門。
在選題時,胡小勇老師提出了目標要明確,選題需聚焦,選題要合適,內容需科學,微課成系列等要求。當然還提到了關于微課時長,到底多少最合適等等,還在微課中增加了視覺、音樂、情感、創意、互動、留白等元素。開闊了我們在微課設計中的思路。
通過閱讀,對我在微課的內容設計上有了很大的啟發。可以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設計符合學生認知和喜愛的微課形式。如:手繪式微課、動畫式微課、故事式微課等等。這些技術手段的運用 ,可以使微課更加活潑、生動、形象。
下面我以本人所代的美術學科為例,談一談微課內容的設計。
如我在人美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第18課《有趣的生肖郵票》一課中,在微課的內容上,我選擇了用刮畫的方法,示范郵票的制作過程。當同學們通過畫筆在刮畫紙上留下清晰而生動的筆觸,并逐漸形成一幅色彩絢麗的作品時,無不發出了贊美的聲音。通過教師示范刮畫郵票的制作方法,引導學生直觀的感受郵票創意的奇妙。啟發了學生的創作思路,很好地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內容。同學們也迫不及待地想進行創作,通過微課的展示,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類微課適用于教師在進行美術示范時,需要學生近距離觀察示范內容。通過錄制微課,可以使學生細致的觀察細節。并在學生實踐時,反復播放或暫停,來解決部分學生還沒有明白的知識點。
當觀摩課題組成員劉曉靜老師執教的《快樂的人》一課時,發現劉老師將微課的內容進行了分段,在講解的過程中也采用了分段講解。學生可以邊觀察、邊分析人體的多種優美動作。這給學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間,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了本課的重點;為了更好地解決用鐵絲制作人物的方法。劉老師在內容上將靜態展示與動態制作同屏,很好地解決了本課的難點。本節課還采用學生喜愛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愉快中學到知識,愉快地當學習的主人。在教師輔導和作品展示環節,針對學生作品自身特點及表現不同,靈活運用鼓勵性評價用語對學生的作品予以肯定和贊賞。此類微課內容適用于邊講邊思考的課堂。給課堂互動留下了足夠的空間。這類課堂更加靈活,能夠提升課堂氛圍。
后來,我又學習了課題組成員王春玲老師《多姿多彩的靠墊》一課。發現王老師在課前就給學生發放了微課和課前學習單。學生通過課前微課內容的學習,了解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軸對稱、中心對稱等內容。并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究,嘗試填寫了課前學習單。將微課內容前置,使學生提前進入了課堂,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為課堂中知識的深入探討和應用留下了足夠的時間,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嘗試。
三、結語
在微課的制作中,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微課制作的技術,提升微課內容的質量。通過我們的努力,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使他們在學習體驗中提升愉悅感和成就感。
參考文獻:
[1]張玲瓏.信息技術支持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中小學美術 北京,2021(08).
[2]呂莉.“微課程”模式的啟示[N].中華讀書報,2013-06-26.
[3]胡小勇.設計好微課[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