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藝霖
摘要:對于現代初中生而言,作業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時,有必要布置作業,尤其是要布置內容新穎、形式新穎的作業,這樣才能使得學習壓力偏大的初中生對語文學科產生興趣,防止其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出現厭煩情緒。為了能使得初中語文作業走出“深閨”,本文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經驗,提出了幾點有效設計初中語文作業的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業;設計策略;方法
素質教育背景下,倡導要幫助學生減壓。為了能切實實現這一目標,初中語文教育人員則需要重視優化作業,通過創新作業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只有突破傳統作業枯燥之感,才能提高素質教育效果,使得學生在內化語文知識時,不會出現負擔感,提升素質教育水平。
一、設計開放性作業,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注重以開放性為基本原則,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靈活完成作業。不同地域的特點、資源都是有一定差別性,教師要充分挖掘具有當地特色的優勢資源,并將其整合到作業設計之中,不僅可以提高作業設計的靈活性,也可以讓學生更多的關注和認識自己的故鄉。在學習《昆明的雨》一文時,作者要求學生注意當地雨季情形和雨季里常見食物,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觀察力,又可以加深其對文本的認識。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一項重要課程,但僅限于課堂上的閱讀遠遠不夠。教師也可以引導每個人都會根據自身閱讀習慣,寫下學習筆記,讓自身學習觀點更加清晰,更加容易理解語文內容。比如,在學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之后,指導學生在周末時,嘗試閱讀《朝花夕拾》中的趣味作品,寫成一篇讀書筆記,與同伴互相交流,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又能增長見識,提高寫作水平。
二、布置趣味性作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興趣是學生學習時永無止境的動力,而學生之所以對作業產生恐懼,是因為老師沒有考慮到學生興趣,所以其作業通常大同小異。在布置作業時,要以興趣為起點,使作業更具有趣味性,使其樂于主動地完成作業內容,從而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蘇州園林》后,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探究中國北方和南方的不同,從而初步體會到中國園林獨特魅力,采取探究式教學活動趣味十足,可以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設置分層作業,減少學生作業數量
不同學生在不同情況下,對不同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會大有不同。因此,初中語文老師要面對學生的差異,把學生分為 A、 B、 C三種不同水平。在設計作業時,要針對不同水平學生設計不同作業,而在教學中, A、 C兩個層級學生比例相對較低, B層學生比例較高。因此,教師要盡量設計符合 B級學生的教學任務,以使其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在完成作業時都有一種自豪感。另外,對于那些知識掌握得比較快的同學,可以適當地加大學習任務難度,這樣更易于激活學生的語文學習潛力,即使用少量作業,也能達到理想化教學效果,保障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真正加強自身語文學習水平。對于學習成績差、不愿意主動完成家庭作業的同學,可以適當降低家庭作業數量,從而使各個水平的同學都能從中有所學、有所獲。
四、組織表演作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眾所周知,語文這一門學科屬于綜合學科,涉及眾多能力。如何使得學生充分地內化語文知識,已經成為語文教師設計語文作業時研究的重點。為了減輕學生課后作業負擔以及實現“無紙化”作業目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戲劇表演,通過表演形式完成作業內容。比如,通過一個假期的時間閱讀《紅樓夢》,針對“劉姥姥進大觀園中”的情節,由學生自愿組成小組,花費一周時間排練,最終在班會中展開舞臺演出。這一類作業超越了語文學科的作業要求及形式,為了能夠保障表演效果,學生費盡腦力和心思,針對其中情節和人物語言加以創新。在反復排練后,發現劇本中角色相對混亂,每一名學生都需要身兼“數職”。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針對劇本加以創新,改編成簡短舞臺劇本,準備相關道具進行表演。學生在改編劇本后,重新設計了道具,使得學生的代入感更加強烈。在小組長帶領下,各小組成員均完成了精彩的表演,凸顯了學生完成作業時的認真態度。設計此類作業,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意識和創新能力,還能使得學生減輕學習負擔,令其在完成作業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科的學習樂趣,從而更自覺地完成課后作業,希望在作業過程中收獲更多內容。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大膽地廢除那些低效、重復的作業,設計能使學生產生興趣、樂于做且能做好、有意義的作業,這樣才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希望通過本次對初中語文課外作業的討論,可以為中學語文教師提供一些有益借鑒。
參考文獻:
[1]段春燕.初中語文作業分層次布置的思考和嘗試[J].新課程,2021(25):203.
[2]黃勇軍.關于農村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業評價[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0(Z2):90-91.
[3]張浩.初中語文優化復習指導效率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4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