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皓澤
(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西安 710077)
養老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將現階段中老人身體狀況作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對居住建筑進行設計和優化,由此降低老年人危險事故的發生概率。當前,隨著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老齡化也隨之增加,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多考慮適老化的概念,多多體現人性化的特點[1]。比如,在老人經常運動的空間內,在設計的時候應結合老人的日常起居的特點,為老人打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最終使老年人身心方面的需求得到滿足。
適老化設計的過程中,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所具備的設施相對不夠完善的。一般情況下適老化建筑設計的定位是居家設計,但在設計中卻沒有設計配套的設置,老人在居住的過程中不能滿足日常的鍛煉和社交的需求,對老人的健康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此外,老人的居住環境一般分為兩種,其中是養老機構與社區機構。由于建筑面積的局限性,導致建筑在實際的規劃中難以滿足需求[2]。加之,老齡化人數的不斷增加,養老院居住量也不斷地增加,很難滿足現在老人的居住需求。除此之外,絕大部分養老院在設計的過程中,只注重了其安全性,將其設計為獨立的公寓,這就直接導致老人缺少了社交空間,大大加深了老人的孤獨感,對老人的健康發展及其不利。大部分的養老院基礎設施不完善,且環境相對較差,老人長久的再此環境中生活就會產生厭惡感,不愿再這種環境中生活。另外,由于適老化建筑的資金投入低,開發程度不高,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沒有全面的考慮老人的日常需求,就進行規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設計的有效性,難以提高建筑設計的質量[3]。
老年人因為自身身體的原因,存在著諸多的不便,很多老年人需要輪椅和拐杖來維持基本的行動。在這種情況下,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應注重對無障礙通道的設計,減少無障礙建筑的數量。不僅如此,還要在綠化通道和日常的健身器材的設計上,也要融入相應的設計理念。無障礙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無障礙設計
如今,不僅年輕人喜歡運動和社交,老年人也同樣有這樣的需求。對于老人而言,空閑的時間是比較多的,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老人的休閑娛樂空間的設計。設計人員在對適老化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專門選擇一個空間作為老人的公共服務平臺,以此來滿足老人的娛樂和社交的需求[4]。公共服務功能設計如圖2所示。

圖2 公共服務功能設計
由于老人自身身體機能的減退,很多方面沒有辦法做到自理。因此,適老化建筑對于護理應該具有很大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融合老人護理需求,設計里的老人活動空間,以此來確保老年人在自主護理的時候不會出現危險,進一步保障老人安全。
由于老年人的身體、心理的健康情況在逐漸下降,進而在對居住環境進行設計時,需要按照老年人的年齡發展規律進行設計,并且當人到70歲以上時,會特別在意自己的健康狀態,并且這一行為會成為生活中的重點,進而在對居住建筑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合理設計室內結構,避免老年人出現滑倒、絆倒等情況,保障老年人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健康生長。由于老年人在生活中極易出現生病的情況,進而在這一階段的老人在心理上需要其他人的幫助,進而在進行房屋建筑設計時,需要避免房屋過于獨立,保障老年人之間能夠正常交往[5]。
老年人因為身體機能的原因,反應能力會逐漸的下降,行動也會非常的不方便。因此,為了讓老年人安全的在適老化建筑空間內安全生活,就要全方位的來設計老年活動的空間,例如,為了防止地面滑導致老年人摔跤,就可以鋪設防滑墊來預防;在臺階處要安裝扶手;在衛生間及一些不易發現的角落安裝緊急呼叫的設備等,這些措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老人危險的指數,以此來提升建筑的安全性。
當前大部分的老人在居住時對建筑的功能也有一定的需求,因為老人的腿腳不便的原因,一般情況下,出行全都靠輪椅。因此,為了提高老人生活空間出行的便利性,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應該避免出現高度差,保障老人的出行安全。例如,在對公共走廊進行設計時間,走廊的凈寬應設計在1.2m以上,以供輪椅的通行;公共走廊在安裝連續式的扶手時應將扶手的高度設置在800~850mm,并且應將扶手的頂端位置進行內彎處理;門口應做小坡道來方便輪椅的通行,如圖3所示。

圖3 適老化空間設計
在對老年人居住建筑進行設計時,通常都是以經濟適用性為建筑設計為準則的。因為,經濟實用性不僅能滿足老人的居住生活需求,還可以降低子女的經濟壓力,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應全方面考慮居住的多元性,提高建筑設計的有效性。此外,為了秉持經濟使用性的原則,在設計的過程中,應注意人群的差異性,考慮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以此來提升建筑的實用性。
在對適老化建筑進行設計時,要時刻將滿足老人居住需求作為基本原則,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需求、喜好等方面進行合理的規劃,比如,在構建建筑時,如果老人身體狀況良好,可以把地址選在交通便利,且環境好的地方進行構建。如果,老年人身體狀況欠佳,時常需要看病,就需要建在醫療便利的地方,以此來達到老人的基本需求。除此之外,環境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居住人的心情,所以,為了進行合理的選址,降低建筑資金投入量,就需要選擇與周圍景物想融洽的環境,以提升設計的科學性,保障建筑的穩定運行。
為了保障老人居住的舒適性,就要按照老人的年齡、心理等方面進行設計,由此保障建筑設計的有效性。此外,老人在活動的過程中,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為了有效的避免這種情況,就需要對建筑的周圍進行安全分析,當建筑中存在障礙物時,要及時進行清除,以此來保證建筑的安全性。不僅如此,一般情況下,老人的睡眠質量非常容易收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就需要合理的選擇建筑位置,避免建筑環境過于吵鬧而影響到老人的睡眠質量。
老年人日常活動范圍基本都是在自己的臥室內或者是在室外活動的場所,因此,設計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適老化建筑設計不同于空間設計,適老化空間設計更加詳細的分析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材料的選擇以及色彩搭配方面等。例如,隨著老人的行動能力的減弱,老人日常睡覺的臥室的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對臥室進行設計時,首先要將臥室的面寬控制在3.9m以上,臥室中床的擺放應與電視柜之間的距離相隔1m以上,以此來方便一些需要輪椅的老人通行,此外,為了方便對老人的照顧,可以將床換為1.5m的床,并且床的高度應與老人的輪椅高度一樣,這樣方便老人的轉移。其次,可在衛生間、臥室床頭等位置安裝安全扶手,以此來預防老人因為身體不協調的原因而產生危險,最后,應在走廊里設置感應燈,防止老人在起夜時因為燈光問題摔倒。圖4為臥室空間設計。

圖4 臥室空間設計
由于戶外是老年人活動主要區域之一,老年人能夠在這一區域交談,避免出現抑郁問題的發生,為了提高戶外環境設計的科學性,需要對面對群體、規劃情況等方面進行分析,如當建筑規劃面積較大時,需要構建大型設施,如保健站、健身器材、休閑區域等,保障老人能夠正常交往,達到心情愉悅的目的。當建筑規劃區域面積較小或資金不充足時,需要在戶外為老人構建小型的娛樂場所,豐富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了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精神服務,需要將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為設計出發點,如在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先分析建筑區域的生態環境情況,使設計能夠利用生態環境,為老年人構建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感[7]。
總而言之,適老化建筑設計理念是現在老齡建筑設計的必要選擇,在適老化建筑設計時。應及時調查和分析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的變化,從實際情況出發建造一個多樣化需求的適老建筑。除此在外,針對適老化建筑中的空間設計,應時刻注重走廊、衛生間、空間、臥室、公共區域等地方的設計,在設計規劃時,對于老人生活空間等區域要按照老人實際的身體狀況為基礎進行設計規劃,必須時刻以貼合老年生活習慣、活動、出行等方面來設計,爭取可以全方位的根據老人自身情況進行設計,做到真正符合老人特點的適老化建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