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梅紅
世衛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增患者達226萬,約占新發癌癥病例的11.7%。我國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乳腺癌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首位。
導致乳腺癌的危險因素很多,除家族遺傳外,精神緊張、心情抑郁也與此病密切相關。未生育、生育過晚、生育后不哺乳、長時間佩戴文胸等行為也會傷害乳腺。此外,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飲食也是誘發乳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高脂肪攝入量與乳腺癌密切相關。一項針對歐洲10個國家開展癌癥與營養之間關系的調查研究,該研究的受訪者為34萬名女性,她們其中的1萬人,在平均11.5年的跟蹤研究中,罹患乳腺癌。分析研究數據可見:高脂肪飲食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生風險,高飽和脂肪的攝入與乳腺癌的發生有關。與飽和脂肪攝入量最少(每天約15.4克)的女性相比,飽和脂肪攝入量最高(每天約47.5克)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高達28%。
另一項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乳腺癌的死亡率與該地區人均年脂肪消耗量呈正相關。以高脂肪食物為主的國家的乳腺癌發病率,比低脂肪食物為主的國家高5~12 倍。經常吃紅肉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是那些常吃魚肉、禽肉的2倍。乳腺癌發病率低的地區,人們的飲食往往以淀粉類和素食為主。
當脂肪攝入過多時,多余的熱量會變成脂肪存儲在人體內,而脂肪可增加雌激素對乳腺上皮細胞的刺激,誘發乳腺組織細胞癌變。脂肪攝入過多也易使體重超標,乳腺癌的發生率會隨著體重的增加而提高。此外,肥胖還會導致身體免疫機能降低,給癌細胞以可乘之機。
精制糖的攝取量也與乳腺癌的發生率呈正相關。早期乳腺癌細胞的生長需要大量的胰島素。精制糖的過多攝入可以明顯提高體內胰島素的水平。精制糖除了提供熱量外,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多隱藏在飲料、甜品、休閑零食中。它們香甜美味,稍不留意就會讓人攝入過量。
一項針對20萬婦女開展的調查結果顯示:乳腺密度是乳腺癌風險的主要指標。加拿大曾有學者針對1555名女性,開展飲用加糖果汁和充氣飲料頻率的問卷調查,并對全部受訪者進行乳腺X線檢查。結果發現,每周喝3杯以上(1杯355毫升)含糖飲料的女性,其乳房平均密度為29.6%;不喝飲料的女性,其乳房平均密度為26.2%。精制糖能促進細胞生長,從而增加乳房組織的密度,因此可能提高乳腺癌的患病風險。
酒精的攝入量與乳腺癌的發生發展有相關性。酒精可提高絕經前婦女性甾體激素水平,刺激腦垂體前葉分泌催乳素,誘發乳腺癌。研究顯示:有飲酒史的女性,乳腺癌的患病風險比從未飲酒的女性高1.2倍,飲用酒精飲料會使乳腺癌的死亡率增加15%。
經常食用大豆能大幅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風險。豆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這是一種類似人體雌性激素的化合物。在內源性雌激素水平較低時,大豆異黃酮表現為較弱的雌激素促效劑;當體內雌激素水平較高時,它則表現出抗雌激素作用。大豆異黃酮通過維持體內雌激素的穩定,降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此外,大豆中還含有可抑制癌細胞增殖的蛋白酶抑制劑、膳食纖維等多種成分。多項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女性中,大豆制品的攝入量和乳腺癌的發生風險呈負相關。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天吃30~50克黃豆,這個量相當于100~200克的鹵水豆腐。
新鮮的蔬菜水果是維生素C的最好來源,而維生素C是強抗氧化劑,能在人體內阻斷致癌物的合成,提高身體免疫力。卷心菜、花椰菜、抱子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吲哚化學成分,能促使雌激素在體內被代謝與清除,有助預防乳腺癌。綠色和橙色蔬菜水果富含胡蘿卜素,具有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作用。加拿大國家癌癥研究會綜合12項研究資料認為,新鮮的蔬菜水果對不同年齡的婦女都有抗乳腺癌作用。
研究人員對乳腺癌低發地區人群的飲食結構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魚蝦等海產品的充分攝入,對乳腺有保護作用。三文魚、鯖魚、鰻魚、金槍魚、青魚、鱈魚等冷水海魚富含ω-3脂肪酸,可抑制癌細胞增長。魚油和魚肝油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可增加機體免疫力。魚脂能阻礙癌細胞在非原發部位的附著,從而抑制癌細胞轉移。
一項針對絕經前婦女所做的研究發現:小麥麩皮具有降低血液中誘發乳腺癌的某些因子含量的作用,對預防乳腺癌大有益處。血液中雌二醇水平的升高與乳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含有麥胚、麥麩及糠的全麥食品則能降低食用者體內雌二醇的水平。哈佛大學專家對9萬多名女性跟蹤研究22年后發現:每周多吃2份(約56克)糙米等全谷物食物,能使患癌風險降低6%。
有研究顯示,經常攝取單不飽和脂肪酸能減少乳腺癌的患病危險。橄欖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亞麻籽油和大豆油中均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此外,橄欖油所含的鯊烯,能抑制乳腺上皮細胞異常增生。研究發現,每天食用1次以上橄欖油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比其他婦女低1/4。亞麻籽油中富含的木酚素,也可以幫助預防乳腺癌。一項面向3000多名女性開展的研究顯示:經常食用富含木酚素食品的女性,比其他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低33%。
銀耳、黑木耳、香菇等食物是天然的生物反應調節劑,能增強免疫力,有較強的防癌作用。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菌菇類食物有助于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即使每天只吃10克也非常有益。
部分針對女性消費者的保健品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雌激素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延長女性的“青春期”,也能導致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增生,甚至誘發癌變。除了保健品,某些含雌激素的藥物、口服避孕藥等,女性朋友也應斟酌服用。
目前,乳腺癌的發病已呈現出低齡化趨勢,我國武漢某醫院收治的最小的乳腺癌患者只有13歲。家族史是乳腺癌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母親在30歲之前或絕經前罹患乳腺癌,其女兒未來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較高。正確預防乳腺癌,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初潮來臨,說明孩子開始性發育,雌激素開始作用于乳腺組織。然而,部分中學生會使用避孕藥“治療”青春痘,用避孕藥“校正”經期以避開考試日。長期如此,會導致女孩體內的雌激素分泌紊亂。
高脂肪、高熱量飲食是造成乳腺癌發病率增長的高危因素。提醒家長,要多留意青春期女孩的飲食習慣,應引導孩子多吃蔬果、豆制品、奶制品,少攝入油炸、高糖食物。
吸煙也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我國3億青少年兒童中,有1.8億在遭受二手煙的危害,而二手煙的危害并不亞于一手煙。家長應讓孩子明白吸煙的危害,并為孩子創造一個無煙的家庭環境。
有乳腺癌家族遺傳史的家庭,一定要注重孩子和本人的乳腺健康,定期到醫院進行專業檢查。如發現異常,應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