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甲狀腺位于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雖然其體積較小,但在人體中發揮的作用卻不小。甲狀腺這間“工廠”生產、制造的產品為甲狀腺激素,上級領導為腦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廣泛,沒有特定的靶細胞,對機體的大多數器官都有一定影響。甲狀腺激素可參與下丘腦-垂體-卵巢軸(1)神經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轉,不僅能調節女性的月經周期,調節卵泡的發育和排卵,也能影響女性子宮內膜的健康狀況,從而影響妊娠。
甲狀腺疾病以女性多發,女性和男性的患病比例大約為5~6∶1。女性患者多表現為月經不調、不孕、流產,男性患者多表現為乳房發育、勃起功能障礙、不育等。甲狀腺疾病一般發展比較緩慢,疾病早期不具備典型的特異性表現(某種疾病特有的臨床表現),所以患者不容易發覺,臨床醫生也很容易誤判。如果女性想要懷孕,為了順利懷孕、自身和胎兒的健康,建議檢測甲狀腺功能,及時了解自己是否存在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橋本氏甲狀腺炎等疾病。
孕期發生甲狀腺疾病,孕婦的心率將受到一定影響,有礙胎兒的正常發育。在懷孕的前3個月,胎兒發育所需的甲狀腺激素由母體來供應。如果孕婦患有甲減,將無法為胎兒大腦發育供應足夠的甲狀腺激素,可能影響其大腦發育,甚至給胎兒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此外,不孕也可能與甲狀腺功能異常相關。
原發性不孕通常是指在有正常性生活且沒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況下, 同居1年以上而未成功受孕者。據估計,全球8%~12%的人口患有不孕癥。
甲狀腺功能亢進是指由于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造成機體代謝亢進和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悸、出汗、進食和排便增多、體重減少的病癥。
患者在患病初期階段,分泌和合成的卵巢激素將有所升高,導致子宮內膜生長過快,女性的月經量會明顯增多,月經周期也會發生紊亂,還可能會出現經期緊張癥、痛經等問題。疾病若進一步發展,患者的排卵功能可發生障礙,性激素分泌出現紊亂,可使卵泡停止生長,甚至可能停止排卵。這時女性的月經量將明顯減少,還可能閉經,造成不孕。患有甲亢疾病的女性即便懷孕,胎兒也可能出現發育緩慢或早產、流產、死胎等情況。
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減少,或其生理效應不足,導致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患者若無甲減癥狀或有輕微癥狀,僅由實驗室檢查結果診斷為甲狀腺疾病時,稱為亞臨床甲減。
《不孕女性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診治的中國專家共識》指出:甲減可能導致月經異常、不孕、自然流產、多種母嬰并發癥等不良結局,增加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異常風險。甲減患者月經紊亂的發生率為健康人群的3倍。甲減女性患者的性欲減退、對性生活不滿意等,也是間接引起不孕的原因。
亞臨床甲減常因癥狀不明顯而容易被忽視。亞臨床甲減與不孕相關的證據并不充分,但2012 年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發表的《妊娠和產后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2014年歐洲甲狀腺協會公布的《妊娠期和兒童 亞臨床甲減管理的指南》中均明確指出:妊娠期亞臨床甲減會增加自然流產和早產的風險。
育齡期女性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發病率約為 5%~20%,且發病率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提高,主要表現為甲狀腺功能正常,但甲狀腺抗體濃度高于正常參考值范圍。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影響育齡期婦女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的病因。發病原因可能與T細胞異常、自然殺傷細胞活躍、多克隆B細胞活化、維生素D缺乏癥、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有關。
甲狀腺抗體濃度高于正常參考值范圍的患者即便順利懷孕,由于胎兒的免疫細胞會通過胎盤向母體的甲狀腺轉移,將極大地增加甲狀腺抗體對胎盤的影響,甚至可能造成流產或死胎。
★提醒女性朋友們,無論是在備孕時還是在懷孕后,都需要完善甲狀腺功能的相關檢查,爭取對疾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多數患有甲狀腺疾病的孕婦存在用藥顧慮,怕藥物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需要提醒您的是:如果不接受治療,胎兒一定會出現問題。及時診斷,遵醫囑治療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注1.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是一個完整而協調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它的每個環節均有其獨特的神經內分泌功能,并且互相調節、互相影響,可控制性腺發育和性激素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