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修訂的成人版和兒童版《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22年,修訂版)》發布。
江蘇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程雷教授指出,成人版新指南在《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年,天津)》的基礎上,增加了大量近5年發表在國內外權威學術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變應性鼻炎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方面均更新了較多內容,添加了環境控制、抗IgE治療、藥物聯合治療策略,詳細擴充了免疫治療的相關內容,與當前變應性鼻炎研究熱點和臨床重點難點問題緊密結合。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教授表示,兒童版新指南在《兒童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0年,重慶)》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修訂,新增了流行病學、發病機制、鑒別診斷等內容,在治療方面為臨床醫生提供了更多高質量的循證醫學證據,旨在促進兒童變應性鼻炎的規范化診斷和治療。
專家一致認為,兩部新指南均進一步綜合闡述了變應性鼻炎的診斷和治療,制訂了最優化的防治措施和疾病管理方案,強調了對疾病本質的認識,以及對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可以更好地規范臨床診療行為,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33歲的史女士2年前因右踝扭傷后出現右踝疼痛,期間曾輾轉多家醫院就診,嘗試過關節腔注射、藥物內服外用等諸多治療手段,可疼痛仍然沒有得到緩解,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令她苦惱不已。幾經輾轉后,不堪疼痛困擾的史女士找到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本部骨傷科一病區主任魏利成就診。
魏利成詳細詢問病情,結合體格檢查及影像學資料,判斷史女士患的是“右踝距骨軟骨損傷”,由于損傷范圍過大,且損傷區域位置偏后,被脛骨遠端遮擋,關節鏡下難以修復,于是決定為她進行取自體軟骨移植修復損傷軟骨。經過充分準備,手術中通過內踝截骨后輕松顯露距骨軟骨剝脫區域,證實術前判斷準確,行損傷軟骨修整后,取其右膝外側髁非負重區軟骨進行移植,移植后軟骨匹配度高、固定穩妥,手術順利。
魏利成介紹,距骨軟骨損傷是臨床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好發于20~40歲的運動愛好者。距骨軟骨損傷區域常常位于距骨頂負重區域,且軟骨再生能力有限,傷后不易修復,因而導致踝關節長期疼痛、活動受限,非手術治療效果不理想,大多數需手術干預。早期可采用關節鏡下鉆孔微骨折加PRP(富血小板血漿)技術治療。損傷區域大者(直徑超過15mm或面積超過150mm2)及位置偏后者關節鏡下無法操作,可行內踝截骨后取自體非負重區域軟骨進行移植,好比“移花接木”之法,既不損傷供區功能,又能修復損傷區域,是修復軟骨損傷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