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釗赫
(內蒙古師范大學)
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手辦作為一種藝術的新形式,也迎來它的發展。它與時代背景、文化特征息息相關,在網絡技術發展、公眾消費觀念轉變等多方面利好的今天,手辦也逐漸成為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的新勢力。通過對日本和美國手辦的發展脈絡和風格類型進行分析,從中取長補短,進而推動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讓中國手辦收藏市場得到世界的喜愛。
日本和美國,兩個國家的手辦藝術家在行業中也如同風向標一般指引著世界手辦藝術風格的發展。[1]作為動漫大國的日本,動漫產業已形成一套完備的產業鏈。漫畫的種類繁多,年齡層段廣的特點使得漫畫雜志與單行本的銷售量高,讀者數量多,達到了人群的全覆蓋。
在日本手辦中風格類型較多,大體可分為四類,分別是:Q版、萌系風格;科幻風格;日本怪物風格;日本寫實風格。不同風格的手辦,在制作方法、受眾、影響上也有所不同。其中,科幻風格手辦,引入日本戰國時代武士鎧甲及冷兵器元素;日本怪物風格手辦,將日本傳統文化中的鬼怪文化引入其中,以妖怪為原型,為作品增添東方特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即拓寬手辦的樣式和類型,又是日本手辦中獨有的風格。
不同于日漫手辦追求華麗和唯美,強悍威風是美系手辦的突出特征。因此日漫手辦更多體現浪漫主義風格,美系手辦更多體現寫實主義風格。
1931年美國漫畫英雄的出現,成為用于在軍營中傳播追捧,鼓舞軍隊士氣的宣傳手段,促進手辦的發展。戰爭結束后,輿論導向和漫畫審查制度的原因,使漫畫變得低幼化。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審查的放寬和“冷戰”的影響,英雄漫畫內容和形象較以前有所出入,影響了手辦的風格。在今天,手辦已變成娛樂大眾為主要目的,漫畫英雄的形象更能提起人們興趣,制作上也更精細。
在美國手辦中風格類型大體可分為四類,分別是:美國漫畫英雄風格;寫實風格;怪物風格;科幻風格。其中,美國漫畫英雄風格手辦,以美國漫畫英雄人物形象為原型制作的立體造型物。強調夸張人物的肌肉,身形挺拔健碩。并忠于遵循原作的人物性格特點進行展現,此類手辦也是深受個人英雄主義影響;美國寫實風格手辦造型寫實,服裝實現穿戴,可玩性高。但工藝繁瑣,制作周期長,成本高,價格昂貴,多作為收藏品;美國怪物風格手辦是以藝術作品中存在的怪物為原型,或是原型師設計制作的怪物。深受特立獨行,追求個性的年輕人追捧。
作為動漫產業的衍生品之一的手辦,動漫產業的不斷發展影響手辦行業的發展。
中國第一部長篇動畫《鐵扇公主》于1941年上映,有著足輕重的地位。二十世紀中后期,中國動畫迎來屬于它的第一個高峰。除萬氏兄弟投入新中國的動畫制作,還有大批技術和藝術方面人才也在該時期涌現出來。[2]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隨著影視設備的普及而得以推廣,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外已形成完整的動畫體系,它沖擊了我國做工精細的動畫產業。中外合資的動畫公司走進中國市場,并帶走了大批中國在動畫上有所成就的人才。
時間的推移,觀眾群體的發展,使動畫不再是專屬于青少年兒童的產品,反之成為一種全民文化娛樂的產品。我國政府也把動漫產業列為重點扶持的文化產業,作為動漫衍生產品之一的“手辦”,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迅速發展起來的。手辦得到中國玩家熱愛。國內二次元粉絲基數大,受眾規模大,手辦市場也可以說是前景可期的。
隨著近幾年我國手辦市場的火爆,市場上潮玩產品也隨著水漲船高。在潮玩圈有這樣的說法:“手辦是娛樂周邊,而潮玩卻是藝術品。手辦的價值是編劇導演賦予的,但設計師不是編劇導演,潮玩沒有價值觀,本質是一種潮流文化。”手辦與潮玩,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同的,但本質上是相同,它們類似于當代藝術的一類雕塑制品,都是需要造型師細心制作的藝術品。手辦產品展示出的強大消費力,其中各種涵蓋不同類型的流行文化元素特點的潮玩手辦展覽,更是吸引著全球的潮人和手辦愛好者的眼睛。
國產手辦得到良好的發展,一方面得益于國產動漫行業的快速發展,奠定足夠的內容基礎。另一方面,大量資本的投入,推動手辦行業的快速增長。但當前我國的手辦行業處于爬坡期,與成熟的日本和美國市場相比,還存在差距。
動漫產業之所以能夠在發達國家發展壯大甚至成為本國的支柱產業,多是因為動漫作品定位的人群較廣,既能符合兒童的需求,又滿足成人的需要,這是使得衍生品開發較為有利的必要條件。反觀我國,我國動漫有著明顯的低齡化。此外,在國外動漫市場產業鏈中,不僅能把“內容、渠道、衍生品”融合的商業模式發展成熟,還有著完善的動漫產業人才培養建設。在我國動漫衍生品企業,多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開發能力有一定限制,外加我國在動漫衍生品產業上,有著版權監管不嚴、研發運營環節不完善、專業人才培養缺失等問題。這是需要我國法律對文化產業、知識產權等方面進行法律的完善與維護。
從日本與美國的手辦發展過程來看,可以發現他們都形成自己的手辦風格。對于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國,這是我們需要思考與分析,如何結合我國文化產業形勢更好的發展手辦,利用手辦使得我國的文化產業“更上一層樓”。
修訂更為嚴謹的法律條文,維護正版手辦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應該從手辦本身出發,更好的創意,更好的IP,更精湛的造型師。才會使中國手辦高效發展,在學習日本與美國手辦的同時,我們也不能摒棄中國傳統文化,要在發展中讓二者結合達到更好的發展。
泥塑作為我國一項古老又常見的藝術,它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僅具備強烈的藝術價值,還與各種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的聯系,有一定的實用功能。受著時間和歷史的變化,泥塑在工藝上不斷地進行著發展,使得它不但是能夠陪伴孩童的玩具,還漸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是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最著名的就是無錫的惠山泥人和天津得“泥人張”彩塑,兩者都已經成為國際矚目的高端藝術品[2]。
將傳統特色的民族文化與動漫衍生產品相結合,可以成為動漫藝術發展的重要方向。泥塑工藝發展到現代,“手辦”的興起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我國的泥塑作品在塑造的對象、功能、技術上都和“手辦”有異曲同工之處。將泥塑作為基礎,融合“手辦”的創作,是民族泥塑在當今傳承的方法。
通過對泥塑工藝歷史發展的研究過程中發現,當泥塑工藝發展到明清時期時,全國各地的泥塑作品中都開始出現以特定的人物為原型制作的泥塑造型,例如北京的“兔兒爺”(圖3-1-1)、無錫惠山的“手捏戲文”、天津的“泥人張”(圖3-1-2)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來自民間傳說故事的泥人塑像。而“手辦”的造型對象也是源自影視或游戲中的,這體現了民間泥塑與現代“手辦”在造型對象來源上的相同。在制作的技術上來看,同為雕塑作品,傳統泥塑工藝起源早,其工藝流程、捏制原則、技法、設色以及泥塑制模等工藝很適合制作現代“手辦”作品,早期“手辦”的制作也是借鑒泥塑工藝技法而發展起來的。因此,將我國傳統的泥塑同“手辦”融會貫通,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手辦是值得探索和發展風格與方向。

(圖3-1-2)
博物館文創產品也可以看為博物館衍生品。是以館藏品、建筑、文獻等系列資源為原型,提取獨具文化歷史意涵的元素,運用重組、變型等創意設計出新產品,并通過博物館設置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的商品,能夠做到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延伸和傳播文化知識的作用,也具有藝術性、識別性、紀念性的特征。

(圖3-2-1)
故宮博物院通過賣萌的網絡形象出現在公眾視野,同批還誕生了御前侍衛改成的表情包,動漫語言、動漫元素出現在故宮衍生品中,走入大眾的視野。通過對文物上的素材提煉制作成相對應的手辦,將多元素融合,設計制作全新的藝術形象(圖3-2-1)。例如,通過花翎管帽和龍椅元素的元素,設計出的故宮貓咪手辦。既是對我國悠久文化的延續,也為我國手辦風格尋找新的方向。既具有藝術性與文化性,又不乏趣味性,創新性和互動性。在宣傳中國文化的同時,也能夠向外講述中國歷史文化。
回歸手辦的本身,手辦也要做好自身的發展,在尋求方向的同時,也要提升制作水平。在日本和美國的手辦雖各有風格,但都保持著高質量發展。手辦的設計與制作,要求制作人員需要有爐火純青的雕刻技術,才能夠制作出一件細節精美,令人稱贊的手辦作品。所以通過制作要求可以想象,能夠做到的技術人員不多,就算一個優秀的雕塑家也是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完成。在制作期間遇到不滿意的地方,就要進行細節的調整修改,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在既要保證手辦的質量,又要保證手辦的產業化發展的條件下,我們應該尋找新的方法改善傳統的手辦設計與制作中存在的不足,便于迎合市場的需求。[3]3D打印技術是能夠與手辦制作兩者相結合,與傳統手辦制作方式相比,3D 打印技術利用它數字化建模技術的特點進行各種軟件的建模后,在3D打印機中使用可黏合材料打印成模型能大幅度的提升制作效率。不僅提高手辦精準度,使得手辦精品化的方法,也降低成本、靈活修改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迎合了市場發展的需要。有利于制造行業的發展,增加我國手辦的市場競爭力。
當前我國的手辦雖得到一定的發展,但這種發展緩慢且缺乏新意。沒有將動漫和手辦兩者相結合,多以潮玩、盲盒的形態發展。所以需要我國手辦設計者們用開放的眼光,通過不同的視角推動手辦的發展。用中國獨有的手辦風格和制作工藝,得到世界各國手辦愛好者的認可與喜愛,讓中國手辦走上世界舞臺。